周 勇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皮肤性病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体股癣是体癣和股癣的总称,此病是由真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皮肤病。体股癣的主要感染病菌有红色毛癣菌、全小孢子菌等。体股藓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其体股的皮肤上出现丘疹、红斑及水疱等。此病具有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愈的特性,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均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1]。目前,临床上对体股癣患者主要是进行局部用药治疗。联苯苄唑乳膏和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均为临床上治疗体股癣的常用药物。为了进一步探讨对体股藓患者进行治疗的最佳方法,我院对2014年9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108例体股癣患者分别使用联苯苄唑乳膏和萘替芬酮康唑进行治疗,其中使用萘替芬酮康唑治疗的54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此情况报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9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8例体股癣患者。这108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以下情况:①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体股癣的诊断标准[2],并被确诊。②患者进行真菌镜检的结果为阳性。③患者未患有其他皮肤病。④患者未合并有严重的躯体性疾病。⑤在参加本次研究的3个月前,患者未使用过抗真菌类药物。⑥患者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均不过敏。将这108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54例患者。在这108例患者中,有男性62例,女性46例。他们的年龄在19岁~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8±7.6岁。这些患者的病程为1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2.3±0.8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为甲组患者使用联苯苄唑乳膏进行治疗,即先对患者的皮损区进行清洗消毒,再取适量的该乳膏涂抹在其皮损区,涂抹的范围应稍微超过其皮损区的边缘,以确保药物充分渗入到其患处,每天早晚各涂抹一次。为乙组使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进行治疗,即先对患者的皮损区进行清洗消毒,再取适量的该乳膏涂抹在其皮损区,涂抹的范围应稍微超过其皮损区的边缘,以确保药物充分渗入到其患处,每天早晚各涂抹一次。对两组患者均进行4w的治疗。
(1)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①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皮损处的真菌被完全清除,其皮疹彻底消退。②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皮损处的真菌被部分清除,其皮疹有一定程度的消退。③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皮损处的真菌与皮疹均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在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对患者皮损的范围、水疱的数量、瘙痒的程度和疼痛感等症状与体征进行评估。将评估的等级分为0分、1分、2分和3分四个等级。①0分:患者无症状。②1分:患者有轻度症状。③2分:患者有中度症状。④3分:患者有重度症状。满分为12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症状越严重。
我们使用SPSS21.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治疗,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与体征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症状与体征的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其中,乙组患者症状与体征的评分明显低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进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与体征评分的比较(x± s,分)
体股癣患者的皮损区可累及到其腹股沟、肛周、会阴、臀部等部位。萘替芬酮康唑属于一种抗真菌的复方制剂,此药是由含量为1%的盐酸萘替芬与含量为0.25%的酮康唑组成。此药中的盐酸萘替芬可有效地抑制真菌细胞膜的角鲨烯环氧化反应,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生物的合成,最终达到抑制真菌的目的[2]。此药中的酮康唑可有效地抑制羊毛类固醇转换为14-去甲基羊毛类固醇,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生物的合成,进而达到杀灭真菌的功效[4]。此药为乳剂型白色软膏,此药在涂抹到患者的患处后可迅速深入到皮肤的角质层。此药的药物浓度较高,可持久地保持患者的局部药效。
综上所述,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体股藓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其症状与体征,是治疗体股癣较为理想的药物。
[1] 曹学,曹培兰,陆春杏.联苯苄唑乳膏与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的疗效差异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09(21):182-183.
[2] 洪强.对比联苯苄唑乳膏与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0):179-180.
[3] 钟征明.联苯苄唑乳膏与萘替芬酮康唑治疗体股癣的疗效对比[J].广西医学,2011,33(09):1228-1229.
[4] 梁军,黄云,孙有松.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52-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