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动态视角的二语动机研究

2016-01-21 05:04李绍鹏杨连瑞
山东外语教学 2015年1期

李绍鹏, 杨连瑞

(1.上海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上海 200083; 2.中国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社会动态视角的二语动机研究

李绍鹏1, 杨连瑞2

(1.上海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上海200083; 2.中国海洋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266100)

杨连瑞(1936-),男,汉族,山东费县人,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和二语习得。

[摘要]动机的复杂性表明传统研究线性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以社会文化理论和动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的社会动态视角的二语动机研究充分考虑了动机和认知、情感、时间、情境等变量的动态交互关系,体现了动机和认知、情感的交互性,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流动性,以及因情境不同而呈现的变异性。社会动态视角的二语动机研究弥补了传统研究模式的不足,能够全面揭示动机在个体和情境的复杂交互中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为动机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社会动态视角;动态系统理论;动机研究

1.0 引言

动机是影响二语或外语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赵娜、王俊菊,2010:47)。二语动机理论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50 年代的欧美,相继经历了“社会心理阶段”、“认知-情境取向阶段”和“过程取向阶段”的发展变化。传统的动机研究采用简化理论的观点,注重探寻变量之间的线性因果关系,使得本来复杂的研究简单化。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二语学习动机研究逐渐进入一个多元化时代,动机研究不再局限于从社会环境角度着手,国内外学者从社会心理学、生理学、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视角,对二语学习动机这一重要因素进行了多元化探讨(李绍鹏、杨连瑞,2012:43),构建了一系列动机研究的线性模式。但是它们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对动机和相关因素的交互性考虑不足。动机的复杂性决定了传统动机研究模式的不足。未来的动机研究应该充分体现动机的社会性、动态性和复杂性,充分考虑动机和认知、情感、时间和情境等因素的复杂交互关系。本研究基于现有的动机研究成果,从动机的复杂性出发,并依据社会文化理论和动态系统理论,论述了动机研究的关联视角和动态系统视角,以动机和认知、情感、时间、情境等变量的动态交互为核心来阐释从社会动态视角进行动机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0 动机的复杂性

动机并非独立存在于个体意识中,动机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时间、情境因素的复杂系统。早期的动机理论受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专注于深层的潜意识驱动力、情感和本能对人类行为的影响,20世纪后半期逐渐转向了认知过程对行为的影响研究,比如目标和期望理论、自我效能信念理论等。虽然在有些研究中我们要区别对待认知和情感,但认知和情感从来都不是两个独立的系统(Lewis,2005)。认知、情感和动机作为人类心智的三个子系统具有动态的互动关系,对任何一个子系统的研究都不能抛开其它两个子系统而独立进行。

传统的动机研究采用简化理论的观点,认为“最有价值的解释采取的是因果关系联接的形式 ”(Larsen-Freeman,1997),即原因X产生结果Y。研究者寻找一个决定因素,“它从因果链中的移除会改变结果”(Gaddis,2002:54),将动机看作原因或结果,即行为导致动机或动机导致行为,动机和行为之间是线性关系,因而产生了动机和行为关系的正循环和负循环模式:强动机→高成就→强动机;弱动机→低成就→弱动机。但是现实中的动机和行为关系要比这种单纯的线性因果模式复杂得多。某种行为的动机往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比如计划、目标设定、意向形成、任务生成、行动执行、行动控制和结果评论等。这些动机过程的不同阶段均和不同类型的动机相关,因此,动机研究不能忽视时间因素。当我们研究一些持续时间较长的行为活动比如外语学习时,动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可能在一年之内、一个月之内甚至一节课之内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动机会因受到不同类型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以复杂的方式流动,即衰减或增强。但长期以来,包含时间因素的动机发展研究并没有受到重视。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外部学习环境如奖励和惩罚等对学习者的动机产生重要影响。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人们似乎越来越关注人脑内部的认知机制对行为的影响,而忽略了环境因素的重要性。但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活动无法脱离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环境,环境会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近年来,社会文化环境和个体之间的动态互动研究正在受到重视,这也被称为心理理论的第二次认知革命(Harré & Gillett,1994:18-36)。认知或动机并非独立存在于人的个体意识中,而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动态交互中构建起来的。人类活动总是离不开特定的物理和心理环境,动机研究也开始关注环境维度,并认为所有的环境因素均会对个体的认知、动机和成就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最新的动机模式和心理模式(如自我效能)将环境因素作为独立的变量加入到了研究模式中去(Salili et al.,2001;McInerney,2008)。但是,这种变化并非单纯地将环境因素概念化为影响个体动机的孤立变量,而是将环境中的动机看作个体和社会现象的统一体,将动机和环境进行了动态的整合。

3.0 传统动机模式的不足

二语动机研究起源于确定语言学习中能力之外对学习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如Gardner(1985)的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同样条件下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成功习得第二语言而其他人却不行。Dörnyei(2005)将动机研究分成了几个阶段,即:“社会心理阶段”、“认知-情境取向阶段”和“过程取向阶段”等,并认为目前正在从过程取向阶段向一个新的阶段过渡,即“社会动态阶段”。传统的动机理论为线性模式,即便更具动态特征的“过程倾向模式”也是如此,均认为动机和二语习得效果之间是单纯的线性因果关系,通过动机理论线性模型的建立即可预测什么样的动机可以导致什么样的学习行为,进而可以确定教学活动应该如何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改变不适合的动机模式以提高学习效果。这种线性模式在一定范围内对二语习得动机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学者们都遵循了传统科学的简化思路,即“通过分解并考察它的部分,可以最好地了解一个物体”(Larsen-Freeman & Cameron,2008),忽视了包括学习者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复杂多样性因素可能对个体动机造成的影响,因而对现实中的动机问题缺乏足够的解释力。例如,Dörnyei认为“过程倾向模式”存在以下两点不足:首先是行为过程的确定问题。在现实课堂中很难准确地确定学习活动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或几个学习过程是否同时进行,相互重合,相互作用;其次,过程模式认为行为过程相对独立,不会受到其它同时进行的行为过程的影响,行为过程内部各要素也相互独立,而实际上行为过程之间和内部各要素都是互相联系的,而非相互独立。Dörnyei(2009)进一步指出,二语动机过程模式虽然体现了学习者个体内部动机的动态性,但是它仍旧是一种以因果关系为特征的线性模式。由于动机的复杂性,这种模式无法解决所有的动机问题,全面描述其动态发展特征,因此“动机理论模型的重构势在必行”(Dörnyei,2009:197)。该理论重构的结果就是将社会文化理论和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引入动机研究。

4.0 社会动态视角的二语动机研究

主流动机心理学用情境化视角将自我(self)和情境整合为一个动态的整体,揭示动机如何在自我和情境的复杂交互中产生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的社会文化学派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取向,关注学习者在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或回避情境以达到各自的目的。学习者与社会情境的相互“建构”过程成为关注的焦点(Johnson,2006)。Norton(1995)对心理学派的“动机”概念提出质疑,指出这一概念将视点集中于稳定不变的个人心理特质,忽略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她用“投资”(investment)来描述考察人们对语言学习的投入,以扩展和取代“动机”概念。Norton(1995)对于动机和语言的社会情境过程观和二语习得领域的社会转向说(social turn)是一致的。Block(2003)将社会环境对语言学习的冲击称为“社会转向”。根据“社会转向说”,我们应该将语言学习看作一个社会文化和社会历史过程,而不是单纯的认知心理过程(Lafford,2007)。这也为我们处理动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预示着传统线性模式向社会动态视角的转变。这种转变也和整个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更倾向于从社会动态视角研究二语发展过程的趋势是一致的(Larsen-Freeman & Cameron,2008)。

4.1 关联视角二语动机研究

为了弥补传统动机模式的不足,Ushioda (2009)提出了动机研究的关联视角(a relational perspective),来研究动机、学习者自我和情境的组织性、发展性交互过程。她的这一视角被称作“情境中人的关联视角”(Person-in-context relational view of motivation)。关联视角和线性模式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关联视角并非通过确认“变量”来确定原因和结果之间的线性关系,而是关注相关特征、现象和过程之间关系的动态系统。这些关联是复杂的、不可预测的、非线性的,也是唯一的,因为个体和情境都具有唯一性。关联视角下,动机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变量或者个体差异特征,而是从人的意向性和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浮现出来的(Sealey & Carter,2004),这和浮现主义(emergenism)的观点是一致的。

与传统研究模式将学习者看做概念化的抽象的人不同,关联视角研究现实世界中复杂的真实的个体。正如Ushioda(2009)所说,对于任何学习语言的人来说“语言学习者”只是其社会身份的一个方面,学习者的其它身份比如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位母亲、一位医生、一个球迷、一位旅行者等均会对其动机过程和语言学习经历产生影响。Ushioda(2009)认为,要研究二语动机我们应当把二语学习者看做处于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真实的人(person-in-context),人和环境无法彼此独立存在,他们的动机和身份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其关系是双向的、动态的、复杂的。

新的考察角度需要新的研究方法。关联视角的动机研究在方法论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研究对象已经超越了学习者个体范畴,而是涵盖了个体和动态环境之间的复杂交互。作为动态系统的动机过程不考察单个变量,而是研究包括自组织和浮现在内的系统变化模式(Larsen-Freeman & Cameron,2008),几个因素之间不是简单的X原因导致Y结果,而是X和Y以多种方式相互影响,相互适应(李兰霞,2011)。比如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就是一种相互适应关系,而不仅是教师主导或学生主导的关系。Ushioda(2009)建议使用微分析(micro-analysis)的方法来研究复杂的动机系统,比如通过分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来考察学生的学习动机随着师生之间话语的交互而不断变化发展的轨迹。

4.2 动态系统视角的二语动机研究

作为复杂理论(complexity theory)的一个重要分支,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 theory)被用来描述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变化过程。动态系统具有自组织、自适应性,系统内部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均可能引起系统重组或非线性的系统变化的浮现。传统观点将动机看做学习者个体差异之一,认为动机是学习者个体特质(attribute)的一个方面,具有稳定性。但Dörnyei(2009)认为这是对动机一种理想化的描述,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从情境和过程取向视角来看待二语习得,我们不难发现学习者个体特质也会因时间和情境的不同体现一定程度的变异性。一方面,学习者个体特征不能独立于环境而存在,个体差异特征和环境因素有交互作用;另一方面,个体特征内部包含不同要素,各要素之间也相互作用。如前文所述,情境和过程倾向的动机模式包含了情感、认知、时间和情境等因素,因而动机也是一个包含学习者、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等子系统的复杂系统。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个体学习者这一动态系统包含很多子系统,如认知、情感、动机等。在这一动态系统内,动机和认知、情感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语言的动态变化和学习者的二语动态发展Dörnyei(2009)。根据Plato的观点将心智的三维(认知、情感、动机)作为三个子系统来对待,并且认为这三个子系统之间处于一种动态的互动,彼此难以割裂开来。他还主张,学习者特征研究应该尝试采取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来找出认知、情感和动机的更高层次的组合,作为一个整体来发挥作用(戴运财、王同顺,2012)。Dörnyei(2011)从动态系统理论出发提出了包含认知和情感因素在内的动机组合体(motivational conglomerates)这一概念。动机组合体包括兴趣(interest)、动机流(motivational flow)、动机任务处理(motivational task process)和未来自我导向(future self-guides)四个方面。

4.2.1 兴趣(interest)

在Gardner(1985)的动机理论中,兴趣是外语学习"融合性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 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并带有情绪色彩的认知倾向。因此从动态系统的视角看,兴趣是动机组合体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兴趣具有鲜明的动机内涵;另一方面,兴趣还包含明显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正如Hidi & Renninger(2006:112)所说,“兴趣包括情感和认知两个相互作用的不同成分”。他们认为,兴趣的情感成分描述了个体参与活动的情绪满足感,而认知成分是指和参与活动有关的感知(perceptual)和表征(representational)活动。兴趣的动态特征在其发展过程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兴趣是在个体和特定内容(知识和活动)的交互中产生的,兴趣存在于个体内部,但内容和环境决定兴趣的方向和促进兴趣的发展。因此,其它个体、环境组织和个体自己的努力比如自我监控都会促进兴趣的发展。

4.2.2 动机流(motivational flow)

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1990)将心流(flow)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Csikszentmihalyi(1990)认为,使心流发生的活动有以下特征:1)我们倾向去从事的活动;2)我们会专注一致的活动;3)有清楚目标的活动;4)有立即回馈的活动;5)我们对这项活动有主控感;6)在从事活动时我们的忧虑感消失;7)主观的时间感改变,例如可以从事很长的时间而不感觉时间的消逝。心流并不是一种被动的心理体验,而是个体在主动参与活动的创造性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因此,心流伴随强动机的任务处理,是一种理想的任务过程。

关于心流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Egbert(2003)发现心流体验的产生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任务挑战和任务参与者技巧间的平衡;2)任务具有被聚焦的可能性,参与者专注于明晰的任务目标;3)参与者发现活动本身具有趣味性或真实性;4)参与者对任务过程及结果具有掌控的感觉。这些条件体现了动机、认知和情感因素之间的平衡(Guastello et al.,1999)。心流常被作为一种特殊的内部动机,Dörnyei(2011)将其称之为动机流(motivational flow)。动机流产生的部分条件是由认知心理过程决定的,比如对活动本身挑战性的评估、对任务所需的个人技能水平的自我评价、具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对完成任务的掌控和全神贯注的投入等。当这些任务条件都满足时,动机流体验便会产生,这也证明了参与者的认知能力与情感动机的相互合作促进了任务的完成,也体现了动机、认知和情感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

4.2.3 动机任务处理(motivation task processing)

二语动机的动态性取决于学习者如何处理各种动机刺激以及如何激活相关特定的动机策略(Dörnyei,2010:255)。Dörnyei(2003)提出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描绘二语学习者不断监测评价自己在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并做出回应,在出错的地方做出可能性的修改这一动态过程。这个任务处理系统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成分,即任务执行(task execution)、评估(appraisal)和行为控制(action control)(图1)。

图1 动机任务处理系统模型(Dörnyei,2003)

任务执行是指学习者根据目标要求参与学习任务并完成学习任务。任务评估是指对来源于环境的大量刺激的连续处理,通过将实际表现和预设的或希望的或不同行为序列可能引发的行为进行对比以保证向着行为结果方向前进。行为控制指的是自我调控机制,用来提高、支撑和保护具体的学习行为。当监控表明学习过程变慢、停止或倒退时,自我调节机制就会发生作用。Dörnyei & Tseng(2009)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动机任务处理系统,并证实了该系统三个机制之间的循环关系:对任务执行的评估信号激活相应行为控制策略,行为控制策略进一步促进任务执行过程。因此,动机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认知评估,评估会引发个体的情感反应,该系统也体现动机、认知和情感的动态、复杂交互。

4.2.4 未来自我导向(future self-guides)

作为二语动机的一个新构想,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符合目前多变的语言学习环境(Dörnyei,2005)。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以“自我导向”理论为基础,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理想二语自我(ideal L2 self)、应该二语自我(ought to L2 self)和二语学习经历(L2 learning experience)。理想自我代表我们希望拥有的理想特征,即重要他人为我们设定的或我们为自己设定的特征,与正面的结果和情感有关;应该自我指我们感到我们应该达到的特征,即他人为我们设定的或我们为自己设定的责任、职责和义务,与负面的结果和情感有关。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是两种未来自我导向,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动力和方向。

自我差异(self-discrepancy)理论认为,自我导向代表要达到的标准,是影响个体信息加工的认知结构。有两种重要的自我导向对个体特别重要: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Higgins(1987)认为,我们被驱使去减少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不一致,以及现实自我和应该自我的不一致。自我差异就是个体把现实自我与应该或渴望达到的内化标准进行比较之后所形成的矛盾,也就是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现实自我与应该自我之间的差异。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是引导现实自我的标准,当现实自我与这些标准有差异时,就会产生要减少这种差异的动机,这种动机推动着人们以达到现实自我与相关的自我标准相匹配的状况。未来自我导向的实现一方面离不开认知因素比如学习者对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估和个体所处环境的评价,另一方面还需要能被理想二语自我所激活的任务策略。因此,有效的未来自我导向是“程序包”的一部分,包括能够激活适度情感的愿望、合理的计划和自我调节策略(Dörnyei,2009),这种动机—认知—情感混合体可以被看做最终的动机组合体。

5.0 结语

当前的二语动机研究正在从“过程取向阶段”向“社会动态阶段”过渡,社会动态视角的动机研究摒弃了传统动机研究的线性模式,为二语动机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因此,今后的二语动机研究应该充分考虑动机和认知、情感、时间、情境等变量的动态交互关系,采用多维度、多层次、交互性、非线性的观点来考察特定情境下动机的动态发展过程。但是社会动态视角的动机研究目前主要处于理论探讨的阶段,还需方法论研究的支撑,相关的实证研究也不多见,这也是二语动机研究未来应该努力的方向。

由衷感谢上海外国语大学戴炜栋教授对本文初稿提出的宝贵意见,文中所遗差错盖由笔者负责。

参考文献

[1] Block, D.TheSocialTurn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3.

[2] Csikszentmihalyi, M.Flow:ThePsychologyofOptimalExperience[M]. New York: Harper & Row, 1990.

[3] Dörnyei, Z. (ed.).Attitudes,Orientations,andMotivationsinLanguageLearning[C]. A Supplement to Language Learning 53. Oxford: Blackwell, 2003.

[4] Dörnyei, Z.ThePsychologyoftheLanguageLearner:IndividualDifferenc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2005.

[5] Dörnyei, Z.ThePsycholog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6] Dörnyei, Z. & W. T. Tseng. Motivational processing in interactional tasks[A]. In A. Mackey & C. Polio (eds.).MultiplePerspectivesonInteraction:SecondLanguageResearchinHonorofSusanM.Gass[C].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2009.118-120.

[7] Dörnyei, Z.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ptitude and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from a dynamic systems perspective[A]. In E. Macaro (ed.).ContinuumCompanionto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C]. London: Continuum, 2010.135-140.

[8] Dörnyei, Z.TeachingandResearchingMotivation(2ndedition)[M]. London: Pearson, 2011.

[9] Egbert, J. A study of flow theory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J].ModernLanguageJournal, 2003,87:499-518.

[10] Gaddis, J.TheLandscapeofHistor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11] Gardner, R. C.SocialPsychologyandSecondLanguageLearning:TheRoleofAttitudesandMotivation[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

[12] Guastello, S. J., E. A. Johnson & M. L. Rieke. Nonlinear dynamics of motivational flow[J].NonlinearDynamics,Psychology,andLifeSciences, 1999,3:259-273.

[13] Harré, R. & G. Gillett.TheDiscursiveMind[M]. Thousand Oaks: Sage, 1994.

[14] Hidi, S. & K. A. Renninger. The four-phase model of interest development[J].EducationalPsychologist, 2006,41:111-127.

[15] Higgins, E. T. Self-discrepancy: A theory relating self and affect[J].PsychologicalReview, 1987,94:319-340.

[16] Johnson, K. The Socio-cultural turn and its challenges for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J].TESOLQuarterly, 2006,40:18-2.

[17] Lafford, B. A.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conceptualized: The impact of Firth and Wagner (1997)[J].ModernLanguageJournal, 2007,91:130-138.

[18] Larsen-Freeman, D. Chaos/Complexity scienc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AppliedLinguistics, 1997,18:141-165.

[19] Larsen-Freeman, D. & L. Cameron.ComplexSystemsandAppliedLinguistic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20] Lewis, M. D. Bridging emotion theory and neurobiology through dynamic systems modeling[J].BehavioralandBrainScience, 2005,28:169-245.

[21] McInerney, D. M. The motivational rol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A]. In D. H. Schunk & B. J. Zimmerman (eds).MotivationandSelf-RegulatedLearning:Theory,ResearchandApplications[C]. New York: Lawrence Erlbaum, 2008.173-189.

[22] Norton, P. B. Social identity, investment, and language learning[J].TESOLQuarterly, 1995,31:409-429.

[23] Salili, F., C. Y. Chiu & Y. Y. Hong (eds.).StudentMotivation:TheCultureandContextofLearning[M].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 2001.

[24] Sealey, A. & B. Carter.AppliedLinguisticsasSocialScience[M]. London: Continuum, 2004.

[25] Ushioda, E. A person-in-context relational view of emergent motivation, self and identity[A]. In Z. Dörnyei & E. Ushioda. (eds.).Motivation,LanguageIdentityandtheL2Self[C]. 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9. 202-251.

[26] 戴运财, 王同顺. 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二语习得模式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 2012, (5): 36-42.

[27] 李兰霞. 动态系统理论与第二语言发展[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3):409-421.

[28] 李绍鹏, 杨连瑞. 二语习得动机理论研究新进展[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 (5):43-47.

[29] 赵娜, 王俊菊. 中学英语教师课堂动机策略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0, (1): 47-54.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暨学术研讨会举行

2015年1月15日上午,山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暨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隆重召开。山东省社科规划办和山东师范大学领导共同为中心揭牌。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多位专家学者到会祝贺。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院的师生150余人参加了大会。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外国文学研究》主编、华中师范大学聂珍钊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刘建军教授、山东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山东大学郭继德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尚必武教授、《山东外语教学》主编张彩霞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化学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杨敏教授等均针对中心发展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旨在打破固有的学科壁垒,有效整合文学研究、文化研究、国别研究、多语种研究,将其纳入整体研究框架之中,以便对接国际、国内学术阵地,开展学术交流,配合外国语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博士点申报,以及提高高校的文化服务功能,为济南、山东的文化建设服务。中心以英语诗歌和诗学、美国族裔文学、英美戏剧等为主要研究方向,以高水平项目孵化、优秀学术团队培育、国际学术会议主办、承办、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交流等为重要举措。

The L2 Motivation Study from Social-dynamic Perspectives

LI Shao-peng1, YANG Lian-rui2

(1.College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3, China;

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Abstract:The complexity of motivation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some shortcomings with the traditional linear models of motivation study. Based on the social-cultural theory and dynamic system theory, the L2 motivation study from the social-dynamic perspectives consider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otivation and the variables of cognition, affect, time, and context, demonstrating the interactiveness between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and affect, the flowability and variability of motivation depending on different time and contexts. The L2 motivation study from the social-dynamic perspectives can reveal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otivation in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contexts,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models and open up new directions of motivation study.

Key words:social-dynamic perspectives; dynamic system theory; motivation study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2-2643(2015)01-0050-07

作者简介:李绍鹏(1979-),男,汉族,山东金乡人,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二语习得及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2BWXJ06)的部分成果。

收稿日期:2013-10-30

DOI:10.16482/j.sdwy37-1026.2015-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