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即将到来的毕业季,对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学子们来说,除了对校园的不舍之外,怕是有更多的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好奇、热情和迷惘。曾经我们以及我们的父辈甚至爷爷们,毕业就立刻工作,是没有选择的。而今,大批的天之骄子在众多的选择中,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一面是整个青少年时代的寒窗苦读,一面是用人单位求贤若渴,但却怎么也难以搭上线,产生火花。笔者的一个熟人的女儿,北京某高校法律系硕士,因为家是外地的,毕业就业的首选条件是落户。至于专业是否对口,能否发挥专长等等已经全不在考虑之列。最终,姑娘签约了某国有银行,成了在柜台前每天办理储蓄业务的服务生。即便我觉得可惜,姑娘却说这是她们毕业生中一等一的选择,一可以解决户口,二属于金融单位,工资高。这算是人才浪费吗?既然这样,为何当初不选择读相关的职业学校?至少点钞和按计算器的技能肯定早就练得出神入化了。
说到职业教育,前段时间的一个新闻,又让无数家长揪心。就是关于我国1200所国家普通高等院校,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用来专门培养技能型人才。其实这在职业教育领域专家们的圈中已经是讨论多年。一方面是随着中国制造业向中高端或者更精密的方向上发展,而相关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而这些精密制造业的技术人才往往需要通过长期系统,与实际工作结合地非常好的职业教育才能塑造出来。一个铝箔轧制操作工,需要经年的积累才能在0.00级别的厚度上让铝箔不断裂,不出瑕疵。另外一方面,我国每年普通大学毕业生因为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教育,在找工作时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如果中国想在未来从制造业大国转变成制造业强国,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就必不可少。
教育专家说我国的职业教育是参考了德国体系的,笔者无意讨论这个问题,但是看看德国制造的精细程度,再看看德国在金融危机后的萧条中,保持了非常好的就业率,大概就能了解这种职业教育带来的红利了。
有色金属行业是基础制造业,所需要的蓝领操作工人、高级技能人才数量庞大,但是在年轻人才后续问题上却一直是短板。造成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还是观念。长久以来,蓝领不如白领的观念造成了选择职业技术学校的人越来越少。好在大多数企业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高级技能人才、高级操作工人的薪酬已经达到一定水准,同时也有了合理的晋升通道。前不久,教育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矿业集团等单位还联合职业学校,开展了职业教育走出去,为海外项目培养职业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