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珊
未来归根结底是属于互联网之子们的。
“离线”是谁?不止是一本MOOK,也不止是一群踏入科技圈的文艺青年,但一定是最具技术乌托邦主义者特质的存在。这一次,它要在“OFF 2015·离线未大会”上探索关于年轻和明天的无数可能,并且认为未来的形状是由年轻人的“热爱与躁动”决定的——
“借助新的技术和新的分享模式,年轻人正在重塑互联网的形态。他们在消费的同时也在创造。他们只关注让自己兴奋的故事,只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甚至显得荒诞不经。”
那么,谁又最了解年轻人的“热爱与躁动”呢?离线请来了百度地图、知乎、锤子科技、出门问问等公司的16位思考者和行动者,分别从“ATOMS·再造现实”、“BITS·比特新生代”、“STORIES·内容的未来”和“SPARKS·极客新势力”四个角度描绘未来的形状,阐述新技术和新文化的生成和趋势。
时间线君发现,离线畅想的未来是属于那些生于互联网、长于互联网的新新人类的。而且,当你理解了如下这几种生活方式,也就理解了未来。
2015年最热的词“共享经济”必须放在第一位。年初,各种打车软件在一夜之间走入了千家万户的手机。“嘀嘀”这个词已经超越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含义,代表一种O2O服务模式。吃饭、出行、购物……我们周遭所有领域都可以由“嘀嘀”一下来完成。
这种线上对线下的模式使原本闲置的劳动力得以产生价值,催生了一个新的群体——O2O手艺人,司机、美甲师、厨师……“蓝领”们不用再苦苦寻求一个好公司,看老板脸色吃饭,只要你的专业技能足够优秀,互联网就会给你一个公道的价格。
果壳网4月推出的“在行”是一个经验咨询版的“嘀嘀”,它重新分配的不是闲置劳动力,而是闲置的知识,各行各业的达人们在网站上兜售自己的经验与时间,认知盈余得以变现。
时间线君就是“在行”的深度用户,经亲测验证,这种“银货两讫”的方式比“刷脸”高效地多。
懒得出门的另一面就是,人们在网络世界里的虚拟化生存,并且催生出了无数网瘾少年和剁手少女。
灵游坊创始人梁其伟的演讲让无数“网瘾少年”看到了希望,他的身份是“独立游戏制作人”。大家都听说过独立电影,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也有独立游戏的存在。
梁其伟在现场介绍了他独立制作《影之刃》《雨血》系列游戏的过程,剧本、建模、编程,全部自己完成。网瘾少年们,要证明自己是一个游戏达人,就试着自己做一个游戏出来吧。
与网瘾少年们对应的是另一大“令人头痛”人群:剁手少女。酷玩社区KnewOne联合创始人沙昕哲的一番演讲却证明,会花钱的人才有未来啊!他的演讲围绕“买买买”展开。
首先,他讲述了自己靠超强的买东西技能拿到苹果公司offer的励志故事,然后抛出了一个全新的消费理念:“消费不仅仅是花钱,是通过买买买来告诉大家‘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时间线君发现,这一观点与知名创业女青年马某某的观点不谋而合:“祖国已经被你爸妈建设完成了,没有人需要你建设祖国。我们这一代人的机会是用互联网改变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的服务升级,这是时代的使命与机会。”
所以,剁手少女们请放心,只要剁出水平,说不定哪天就从败家子一跃成为创业青年。
那么,既不爱玩游戏也不会购物的boring一族怎么办呢?必须要给只会码字的“键盘侠”指出一条明路。
知乎联合创始人黄继新展望了“下一个五年我们如何阅读”。他提到了一个词汇——Reproducer,再生产者。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信息的价值已经趋近于零,同样的信息,如果你能加上独到的解读,这种信息的“再生产”才是更有价值的。
而新媒体观察者魏武挥更是给写作者们打了一剂鸡血,光看演讲题目就很励志——内容创业的黄金时代。
他先是挤兑了一番传统媒体:“虽然媒体的总编辑都说内容为王,但事实上他们在抽调大量的技术和有经验的编辑去做产品经理,抽调大量的资深的内容生产者去离开内容的生产。”
关于谁是真正意义上正在投入做内容的,魏武挥认为是以下三个领域:以小米为代表的电商、热炒IP的娱乐业、已经追求眼球经济的公关行业。的确,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内容从形式到内涵都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三个领域的思维对于内容的态度与角度,是值得当前文字工作者深思的。
互联网究竟会重塑一个怎样的未来呢?看完了网瘾少年、剁手少女和键盘侠们的生活方式,也许你能够嗅出一些风向。
未来属于你,也属于我,但归根结底是属于互联网之子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