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慎防心衰

2016-01-20 19:47金永寿
家庭医药 2016年1期
关键词:心脏病心衰水肿

金永寿

心力衰竭(心衰),是指心脏不能搏出与静脉回流及身体所需相称的血液的一种状态。它可以由各种疾病引起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目前我国有400多万心衰患者,人数还在不断上升,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中国循环杂志》曾刊出的研究发现,我国心衰患者平均年龄66岁,比发达国家提早至少4岁。心衰以老年人居多(65岁以上老人患病率6%~10%),属于高死亡率的疾病。2000年以前的统计数据显示:心衰年死亡率约25%~30%,5年死亡率则高达50%,甚至比许多癌症都可怕。

研究发现,心衰入院率和死亡率在每年的1月和2月最高。在寒冷季节中,老年人一定要认清心衰发作的种种信号,远离各大诱发因素,积极防控心衰的发作和加重。

左、右心衰症状不同

心衰主要有左心衰和右心衰两种,其发作分别有不同的表现。

左心衰表现如下:

1.呼吸困难。是左心衰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轻者仅在较重的体力劳动时发生呼吸困难,休息后很快消失。随病情的进展,轻度体力活动即感呼吸困难,严重者休息时也感呼吸困难,以致被迫采取半卧位或坐位,称为端坐呼吸(迫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的一种表现,患者常在熟睡中憋醒,被迫坐起,咳嗽频繁,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咯大量泡沫状血痰。

2.咳嗽和咯血。是左心衰的常见症状,多与呼吸困难并存,咯血色泡沫样或血样痰。

3.其他。可有疲乏无力、失眠、心悸等。严重时嗜睡、眩晕,意识丧失等。

右心衰的表现则有很大的不同:

1.上腹部胀满。是右心衰较早的症状,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上腹部胀痛,多由于肝、脾及胃肠道充血所引起。

2.颈静脉怒张。是右心衰的一个较明显征象。其出现常较早,如挤压充血的肝脏时,颈静脉怒张更加明显。

3.水肿。在水肿出现前常先有体重的增加。水肿多先见于下肢,卧床患者常有腰、背及骶部等低垂部位明显,呈凹陷性水肿。下肢水肿于傍晚出现或加重,休息一夜后可减轻或消失。常伴有夜间尿量的增加,少数患者可有胸水和腹水。

4.紫绀。最早见于指端、口唇和耳廓。

5.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神经过敏、失眠、嗜睡等症状。重者可发生精神错乱。

此外,还有一种全心衰,可同时存在左、右心衰的临床表现。心衰可根据发生的时间、速度、严重程度可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

认清6大诱发因素

心衰主要是在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包含曾有心肌梗死)、高血压、心房颤动、心瓣膜病和心肌病,以及心脏以外疾病(如急性肾炎、中毒性肺炎、重度贫血等)的基础上,由某些诱因的促发下引起,主要包括下面6大诱发因素:

1. 感染,如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等。

2. 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3. 贫血、妊娠、分娩、过多过快地输液、过多摄入钠盐等。

4. 过度的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

5. 洋地黄中毒或不恰当地停用洋地黄。

6. 其他疾病,如肺栓塞等。

预防心衰加重12策

了解了心衰的诱发因素,防控心衰,预防慢性心衰加重,我们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一般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 避免感染。感染是诱发心衰的常见原因,无论遇到何种感染,均应早期应用足量抗生素。例如:控制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扁桃体炎等感染灶;预防和控制风湿;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性心内膜炎、呼吸道感染及其他部位的感染。

2. 纠正机体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3. 治疗贫血并消除出血原因。

6. 避免输液过多、过快。

7. 迅速纠正心律失常。

8.多休息。除午休外,下午宜增加数小时休息。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患者应卧床休息;心功好转后,应下床进行适当活动,如散步等;当脉搏大于110次/分,应停止活动并休息。

9.健康饮食。饮食原则为低钠(盐)、低热量、清淡而易消化,戒烟戒酒,少食多餐。

10.心态平和。不要自寻烦恼,避免因过于紧张而诱发急性心衰。

11.坚持治疗,要严格按医嘱用药。

12.定期复查。包括心电图、心功能测定、体重与水肿情况,还要注意定期抽血复查有关项目。

科学饮食远离心衰

喝绿茶 绿茶富含多种强抗氧化剂,可降低胆固醇和高血压。

细读食品标签,杜绝饱和脂肪 研究发现,与不读食品标签的人相比,阅读食品标签的人卡路里摄入量可减少一半。应尽量选择含有益健康的单不饱和脂肪食物(橄榄油、坚果、黑巧克力及鳄梨等)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食物(三文鱼、亚麻籽和核桃等)。食物标签上有“氢化”字样的成分,就是反式脂肪来源,甜点、饼干、烘焙食品和其他加工食品中,往往含有此类脂肪。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会导致“坏胆固醇”水平升高。

多吃高纤维食物 多项研究证明,膳食纤维素摄入越多,心脏病的发生风险就越少。多吃包括全麦、麦麸和燕麦在内的全谷物面包,增加豆类食物,每天摄入纤维素至少25~35克。

多吃鱼 肉类中的饱和脂肪可增加动脉栓塞的危险。而三文鱼和凤尾鱼等鱼肉中则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稳定心率。每周吃1次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鱼肉,可将心脏病发作的死亡危险降低52%。

早餐喝点纯果汁 橙汁富含叶酸,可降低与心脏病发作相关的氨基酸高半胱氨酸的水平;葡萄汁含有抗氧化剂黄酮类物质和白藜芦醇,可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动脉血栓形成。选择100%纯果汁能避免过多摄入糖分。

多吃蔬菜 每天摄入蔬菜的量应占食物总量的一半。甘蓝、西兰花和卷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对于心脏病患者特别适合,其富含抗氧化剂和其他有益心脏的物质。

吃点坚果零食 多项研究表明,每周吃5盎司坚果(约合141克)可使心脏病发作危险降低1/3。

吃点大豆 大豆及其制品豆腐等提供的豆类植物蛋白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为了避免摄入过多添加剂,应少吃加工熏制类大豆食品。

做菜加点蒜 研究发现,每天只需摄取300毫克大蒜(大约1个蒜瓣),就能阻止红细胞聚集,避免动脉栓塞,减少动脉损伤,阻止胆固醇堆积,防止动脉硬化。

少吃糖 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每天果糖摄入量超过74克(相当于2~3杯可乐)可导致高血压发生率增加87%。过多果糖可减少能舒张血管的一氧化氮。心脏病患者要少喝甜饮料,少吃烘烤甜食。

猜你喜欢
心脏病心衰水肿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