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星”号沉船事故报道框架研究

2016-01-20 00:25刘洋
今传媒 2016年1期

刘洋

摘  要:在“6·1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倾覆事件”发生之后,《人民日报》在其报纸、微信和微博平台上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它们在报道形式、报道来源、报道主题和报道基调上有着共同之处,也各有特点。总的来说,《人民日报》通过多元主题框架,多角度地来报道此次事件,其中的分配比例不均衡,报道基调是谨慎、客观、中立的。同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东方之星”号沉船事故;多元主题框架;报道基调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1-0091-02

一、研究背景

2015年6月1日21时30分许,从南京开往重庆的载有400多人的旅游客轮“东方之星”,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因突遇龙卷风翻沉。沉船事件发生后,有关各方于第一时间开始救援行动,调集动员大批人员,采取多种方式相配合,在事发地及下游水域开展搜寻。

截至2015年6月13日,经核实确认,“东方之星”号客轮上共有乘客454人,其中成功获救12人,遇难442人,全部遇难者遗体均已找到。船上乘客多为上海一旅行社组织的“夕阳红”老年旅游团成员,年龄在50至80岁不等。

针对这次的重大突发灾难事件,《人民日报》在其报纸、微信和微博三个平台上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跟踪报道,时间从沉船事件开始一直持续到搜救工作结束。它们报道形式多样,内容各有特色,从中可体现出《人民日报》对于这一灾难事件的报道框架。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研究以“6·1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倾覆事件”为典型研究案例,以《人民日报》的报纸、微信和微博对于这一事件的报道为研究样本。经过笔者的仔细筛选,共找到《人民日报》报纸相关报道47篇,微信相关推送18篇,微博相关消息151条。这些相关报道均是开始于沉船事件发生后隔天(6月2日)或6月3日起,持续时间未超过两周,即6月13日搜救工作结束之时。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即以客观系统的视角,以定量研究的方法,对《人民日报》的有关“6·1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倾覆事件”的所有平台上的报道,进行报道形式、报道来源、报道主题和报道基调四个类目方面的分析,进一步推导出《人民日报》对于此次事件的报道框架,并对此进行分析和反思。

三、研究分析

1.报道形式。笔者根据新闻学中对新闻体裁的定义分类,对研究样本进行分类,整理出了三大类:纯新闻、评论和其他。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同时,纯新闻报道中内容各有其特点:报纸以文字消息为主,有的加以一点配图,这样的形式共有35篇,纯粹的图片报道只有6篇;微信则是图文并茂;微博除了“文字+图片”的形式外,还有视频形式的报道。

2.报道来源。媒体的消息来源影响着其报道内容、立场和倾向。经笔者整理分析,《人民日报》的47篇报道均来自于本报记者和新华社记者,消息来源专一。微信和微博消息来源更加多样并且都是来自官方媒体,例如央视新闻、湖北日报等中央、地方媒体和新浪、腾讯、凤凰等门户网站。

3.报道主题。笔者经过对《人民日报》报纸、微信和微博三个平台报道内容的分析整理,得出了表2中的七个报道主题。笔者的分析结果显示,《人民日报》的三个平台分别使用了不同主题来形成报道框架。

4.报道基调。根据新闻学相关知识和我国一直以来的实践来判断,因为“东方之星”号客轮沉没属于负面事件,所以《人民日报》对于此次事件的报道属于负面新闻报道。这次的客轮翻沉事件虽然是因龙卷风而起,可以说是“天灾”,但是事故背后,真的没有“人祸”吗?那么《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和我国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是否承担起作为一个新闻媒体的职责,为探究事故背后的真相、反映社会对此的舆论而发声呢?同样是做负面新闻报道,《人民日报》在不同平台上的报道基调又有着怎样的区别?

总览研究样本,《人民日报》在三个平台上对“东方之星”号沉船事故的报道基调都是严肃客观的。微信平台上叙述更口语化,但在一些推送内容的标题里出现了一些轻佻的表达;在微博平台上同时还兼有较为温和的特点。同时,这三个平台的报道集中于救援,没有对此次沉船事故进行更深度的追问和质疑,批判性都很弱,评论也多集中于救援乘客和记取教训,关于沉船事故背后的真相,只有微博上的“人民微评”写到“期待真相早日水落石出”,仍然是温和的表达。

纵观研究样本,《人民日报》报纸平台在三个平台中基调可谓是最严肃客观的,它的消息多为前一天发来的消息为主,即时性较差的同时也让它在措词等方面更为严谨。除此之外,《人民日报》报纸在报道时角度和叙述都更为宏观,着眼于概括事件进程和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等一些党政官员的重要指示、批示及其他活动,国际社会的慰问也有所涉及。

相比之下,《人民日报》的微信平台和微博平台的基调除了严肃客观外,更多了些生活化的气息,即用更口语化的语句来对沉船事故进行报道。但是微信平台里的推送内容中,有的标题出现了略显轻佻和过于煽情的问题,例如报道救援一线官兵的一篇文章微信题为《救援一线,中国最帅的男人都在这儿啦!》,在沉重的事故面前用这样轻松的语气来赞美英雄,会让读者觉得这不是救援而是选美,起到了不好的影响。同样可见另一篇,同样是有关救援人员的微信题目:《谢谢!4天4夜,他们无数次游过这片悲伤的水域》。题目的煽情程度可见一斑。煽情并不是生活化表达的最好案例,尤其是在这样的负面事件面前,因为有太多的疑问需要解答,并不是煽情的最佳时机。

四、研究结论和结语

1.《人民日报》通过多元主题框架从多角度报道此次事件

从报道主题的分类可看出,《人民日报》对于“东方之星”号沉船事故的报道是综合了多种角度,以多元主体框架来进行事件报道。不同主题框架的关注点不同。具体如表3所示。

《人民日报》从不同角度来报道“东方之星”号沉船事故,可再现新闻事件的不同层面,让受众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了解此次事件。多元主题框架的运用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有着重要的意义。

2.《人民日报》对沉船事故的多元主题框架报道各部分分配比例不均衡

《人民日报》的多元主题框架仍然存在一些缺点。报道形式有很大比重是纯新闻,评论、深度报道缺乏,纯新闻所占比例远远大于评论所占比例,没有深度报道。纯新闻描述事实,并不做更多的解释分析。在传递消息时是一种非常适合的报道形式,简洁精炼、迅速及时。然而,受众在面对“东方之星”号沉船事故这样突发的重大灾难事件时,除了对事件最新进展情况有了解的需要,对于这一事件的具体因果解释以及各方面的责任划分等问题也有着了解的需要,这一类需求很难通过纯新闻得到满足,因而评论、深度报道等报道方式便成了最好的选择。因为这些报道方式包含了大量的解释分析,有许多深入的思考和观点。除了传递信息之外,解释引导也同样是大众媒介的功能。

同时,在纯新闻的报道中,存在几大主题比重不均衡的情况:关于事件进展、党政官员和救援人员的报道占到了较大篇幅,而关于船上乘客及其家属的报道相对较少。这样的情况在三个平台上都出现了。作为严肃的机关报,因为自身定位而在篇幅上对于党政军有所侧重无可厚非,但是船上的乘客们和他们的家属也同样是这次事件报道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考虑把报道篇幅适当提升,更多地关注沉船事件的直接当事人这个细节。

3.报道基调谨慎、客观、中立

《人民日报》在报纸、微信和微博三个平台上的报道都是以谨慎、客观、中立的基调为基准的,只有在微信和微博上会加入一些口语化的叙述和网络词汇。但是报道中有些错误和不恰当的地方。例如在《人民日报》微信平台上6月2日对于此次突发事件的一则推送中,开头一段里已经说是“目前已救起20多人”,然而到了下面又变成“目前救起30多人”,很明显的错误没有得到订正便被推送出来,这就和谨慎的基调不太符合。同样地,在《人民日报》微信平台里有一则推送的内容中写到,一位进行身份验证工作的法医说他是念着“儿子,你不要哭”这首诗,含着泪为遇难者遗体进行身份验证的。这种煽情的写法,也和其报道基调不太相符。

总的说来,《人民日报》在事件突发后第一时间进行了消息的报道,并努力从多个角度来传播讯息,营造多元主题框架,在纸媒和新媒体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呈现出共同的谨慎、客观、中立的基调之外,又各有特色。尽管仍有不足的地方,但是其为了自媒体时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而做出的努力仍然是值得学习的。

参考文献:

[1] 王聪.我国食品安全事件报道框架研究——以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为例[J].青年记者,2012(8).

[2]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 刘其中.诤语良言:与青年记者谈新闻写作[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东方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