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悼》:一曲迟到的挽歌

2016-01-20 11:34灵霄
读者欣赏 2016年1期
关键词:父子父爱亲情

灵霄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者非道也。

这是我备好厚厚纸巾去看的一部电影,然而虽有流泪,却并未如预想中那样痛哭流涕。这一句,并不是中差评,而是大大的好评,比起情感的宣泄,好电影能带给人更多的是思考和回味。

在我看来,剥开亲情的外衣,这个故事讲的就是:英祖很早就不愿意世子继承其位,从政治生命和个人喜好上,世子的存在都不合他意。逼死世子是他长久以来一直有意无意在做的事。直到成功地把一个正常人逼成了疯子,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政治布局。

所以最后感动了很多人的父子对话和英祖的流泪,竟没戳中我泪点。只觉世子可怜可悲,并对此时流露的所谓父爱无感。在政治家眼里,权位永远是第一位的,抚脸痛哭不代表他的父爱苏醒了。并非英祖哭得不够动情,而是觉得编导就是这么拍的。从英祖对世子训诫“要做仇人”,到他说“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忤逆”,都说明了在他而言,王位比亲情重要得多。他并非情不得已,而是有意为之。既如此,最后的眼泪,最多只算是对牺牲品的怜悯了。

我觉得特别出彩的一幕是:世子死后,英祖坐大轿离开。路过世子曾长跪认罪的桥,世子认罪的身影出现在桥上,卑微地低俯着,父亲的大轿从他虚幻的身体上碾压过去。这画面正是这对父子一生的真实写照。

王权是如此大过了亲情。然而,这电影在我看来不是在讲国事,而是在讲家事,重点就是父子关系。

父子之间的相爱相杀,寻常人中也屡见不鲜。身为王和世子只是把平常人的故事放大了来讲。即使不是帝王家,这对父子也逃不脱做冤家。在如何把一个正常儿子搞成废品这一课题上,英祖为天下父亲作了一个标准示范,总结其育儿要点也非常简单:否定他,否定他,永远地否定他。

世子一开始对父亲是敬畏,刻意取悦,努力理解,但这种姿态在父亲的花式精神虐待下,逐渐转变成了自我放弃式的对抗和疯狂。所谓叛逆,那并不是世子一开始的面貌,而是在逐渐意识到即使顺从也毫无意义这个残酷事实后,才做出的绝地反击。

电影里,父亲做过最令我瞠目的事,是儿子写了一篇文章,表达自己读书时感到的喜悦,并且此文被某地人民所赞颂传播。这本是美事一桩,而做父亲的却把他叫过来劈头盖脸地质问:“你怎么能(配)说自己喜欢读书?”并斥责他欺骗世人,以致百姓受灾,最后冷冷丢下一句话:“我哪怕有另一个儿子……”扔下木然呆立的世子,扬长而去。看不见真实的儿子,只带着成见去否定,再套上罪名给予其挥之不去的挫败与罪恶感,最后彻底否定其价值,一连串逐渐升级的打击套路。第一次看到这里觉得世子是不是太平静了些?然而,再次体会他的心情,那个时候,真真是心如死灰,连愤怒都没有力气了。

自从太妃娘娘自绝且罪名又一次毫无例外地被扣在自己头上时开始,世子一直穿孝衣,并开始待在棺材里,据说史书记载世子确有这样的行为。不得不说,这创意与他爹用米柜关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世子真是有才之人,这样来对抗其父将其当活死人,简直堪称行为艺术家。可叹这样一个原本鲜活的灵魂,有这样的父亲,偏偏还是至高无上的王,他只能生生地枯萎了。

电影中绝大多数演员都很给力。英祖的复杂多变,宋康昊完全演出来了,这个人物可能不同的人看会有不同的解读。这比起准确地传达一种确定信息,是更复杂的塑造和演绎。

小世孙非常好,一半的眼泪为他而流。苏志燮忧郁空灵,玉树临风,短短的出演也是可圈可点,内外兼修。世子生母不知是谁,但也令我印象深刻。

而刘亚仁,好吧,我承认是冲着他才破例看起了韩国历史剧的。从电视剧《密会》开始,喜欢他充满张力而又足够细腻内敛的演绎。他这次的演出也一样耐人寻味。世子这个角色难度相当大,在我看过他出演的角色中可算最难演的一个。完成到这个程度,我只能说,在看剧之前,世子只意味着一个可怜悲惨的倒霉鬼,但看完剧之后,他在我心中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有魅力的人,没有想到一个被关在米柜里饿死的角色会有这样的感染力。

在“中殿驾到,给我退下”这场戏中,世孙虽幼,也能从痛苦癫狂中看到父亲可贵的真心。而英祖,却一次也没去想看过世子的心。世子和世子的生母,都是一样被忽略被否定的存在,母亲尚有世子来操办一场迟到的寿宴,可怜的世子呢?

回想起来,难怪片名叫《思悼》,对这段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编导显然是站在同情怜悯甚至肯定世子的立场上,而这部电影就好像最后正祖的扇子舞一样,算是对一个被迫害的灵魂,补上一曲迟到的挽歌。

猜你喜欢
父子父爱亲情
亲情的滋味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父爱如山
父爱在哪里?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沉默的父爱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