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华
推荐语:
2005年,商界传媒开始倡导“商业模式”的概念,从“正本与探索”到“变数与洗牌”,再到“变化与进化”……十年之变,我们见证了柯达、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庞然大物的土崩瓦解;感受苹果、谷歌、阿里巴巴等新一代王者把世界变成了平的;也迎来了Facebook、微信、小米等新玩家推着商业史向前奔跑。总结过去十年的商业模式,我们觉得世界多变,商业苦长,但探索不止。
时光如梭,《商界评论》杂志创刊整整十周年了。
我们用“特刊”的形式,打破以往杂志栏目的设置,重新编排内容,将我们创刊十周年的故事进行了梳理。希望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回顾和审视,中国商业模式十年来所发生的变化和新生。
它,既是一个阶段性小结,更是一段全新的启程。
“只有创新,中国才有可能出现像戴尔这样的企业。” 2007年,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先生当选最佳商业模式中国峰会轮值主席,在当年的第三届峰会上,他提出了这样的期许。八年过去,创新依然是不变的话题,只是榜样已经变了。联想早已经超过戴尔,跃居世界第一PC企业,偶像级的企业也已经从戴尔、雅虎,变成了苹果、Facebook。
从2005年到2015年,过去十年,恰好是中国商业模式实践丰富多彩、商业模式理念逐渐深化并被接受的十年,也是商业哲学和商道经营发生转变最大的十年。在这十年里,中国拥有了不少世界领先甚至世界第一的企业:联想收购了IT行业鼻祖IBM的PC业务,马云让全世界记住了新的IPO融资纪录,小米的销售奇迹还在不断刷新商业榜单……
十年来,《商界评论》一直致力于寻找商业模式的内涵与外延,始终以“商业模式观察家”的角度,去审视和解读新事物。所有企业存在的逻辑,都可以用商业模式的方法体系进行探寻。而企业的成败,也正是企业商业模式接受市场检验、根据市场自我调整的结果。
能够参与、见证这个大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到幸运。
2005年,我们开启了商业模式中国峰会。彼时,国内还鲜有人知道商业模式。没有人去谈它,没有人去定义它。离它最近的探讨是企业如何盈利,但谈及盈利又不可避免要谈到成本结构、内外资源的配置。
2006年,万达入选年度最佳商业模式,其模式逻辑是商业地产规模复制。今天大体量的万达开始拥抱互联网思维,转型体验商业,它是如何像蝴蝶般扇动翅膀,急停、急转、疾飞?
同一年,组委会评选了创业三年的淘宝入选年度新锐商业模式。今天,淘宝已是最大的C2C商业平台。马云和王健林,两个聪明人的对赌,没有输家。
2007年,我们还在寻找新蓝海,不断地发现,积极地尝试,想去突破产业窠臼,突破自己的瓶颈。而资本却变得虚热,A股直奔6 000点而去,这造成了实业空心化,全球金融海啸加速了国内经济趋冷。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的事实再也遮掩不住,增量竞争时期的人口红利、卖方红利渐渐消耗殆尽。
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之前,商业模式更多是被当作一个工具。2008年金融危机,国内的企业开始有意识地用商业模式的思维,去设计自己的经营,去重塑自己的竞争力。
十年来,我们通过商业模式峰会所评选出的优秀企业,如今,基本都成为了行业的领导者。阿里巴巴、联想、中国平安、腾讯科技、苏宁云商、京东商城、华谊兄弟、万达、小米科技……它们见证并推动了商业模式在中国的落地、生根与发展。
2008年和2013年是商业模式概念进化的两个节点。金融海啸和新技术是商业模式进化的推手。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工业4.0、新生命科学……新技术催生了新模式、新生态,却不是所有商业模式重启的充分条件。
未来,商业模式新进化应来自于对人的重启,充分释放人的价值,人的作用正在发生变化。任何人和任何人都可以发生连接,人的能动性在重启中不断被释放出来。
十年前,商业模式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企业内部课题,只强调单个企业创新,然后创造价值。后来,商业模式的内涵和外延不再限于企业内部,而是囊括了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竞争对手,以及社会环境,共同形成一个商业生态圈。
如果说,商业模式是一条载着企业开往未来的航船,那乘客将不再只是某个个人、某个企业,而是满载着重构商业世界的所有生命和所有要素。它的形态和承载能力将会随着时代不断进化出新的模样。
商业模式十年主题
2005年
启蒙
正本与探索
找出商业模式的内涵与外延,是发现企业兴衰成败的新规律。所有企业存在的逻辑,都可以用商业模式的方法体系进行探寻。而企业的成败,也正是企业商业模式接受市场检验、根据市场自我调整的结果。
2006年
体系
新发现,新崛起
企业就像一个黑匣子,一端输入资源,另一端输出产品,而价值在企业内部的流动方式可以不断创新。基于商业模式,不同体量的不同企业,在各自领域各自精彩。
2007年
普及
蓝海与突破
当商业模式的理念开始浸泡中国商界,许多企业开启了征服新天地的进程,积极尝试,持续优化。这一年,中国企业都在用商业模式,去突破产业的窠臼,打破自己的瓶颈。
2008年
韧性
变数与洗牌
这一年,金融海啸,全球经济寒冬,我们更关注那些在危急时刻体现韧性的商业模式,寒冬往往会成就新的胜利者。对商业模式的坚守和创新,都让这个冬天成为一个提升自我的机遇。
2009年
复苏
危机下的商业模式重塑
一旦景气转暖,那些完成了商业模式重塑,在寒冬中锤炼筋骨的企业必将领导未来的商业,在暴风雪中捕捉机会,快速成长。这一年,我们找到了那些能给这个时代承上启下的模式创新。
2010年
两岸对标
ECFA下的商业模式竞逐
ECFA协议的签署,正式开启两岸双向互通、经济融合的新纪元。通过与台湾地区优秀企业、品牌的对标交流,这一年,我们寻找到了那些能给企业商业模式升级带来标杆意义的优秀企业。
2011年
新引擎
商业模式重塑
做制造的转向做服务,做实业的开始轻资产,做传统行业的挺进新经济,做内销的闯荡国际,做外贸的精耕国内,专业化的尝试全产业链……在即将进入淘汰赛的起跑线上,每一家企业都在追求第二次飞跃。
2012年
善的商业模式
从毒奶粉到皮鞋胶囊,从传销到诈骗,“恶”以放大人性之恶来盈利,过度重视利润的诉求;而“善”摒弃浮躁和急功近利,扎实做好内涵式增长。这一年,我们以“善”为根本,寻找到那些与人为善,与产业链为善,与地球为善的共赢商业。
2013年
拥抱未来
新技术、新生态、新模式
这一年,互联网金融强势来袭,传统商业岌岌可危,云计算改写IT……没有人能看清未来。传统企业是顺势而为还是逆风求生,新兴企业是坚持潮流还是拥抱传统,一批拥抱新趋势的优质企业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2014年
进化与变化
从认识到构建,一步步创新、优化、升级,商业模式的每一次革新都在助推公司迈上新的竞争台阶。现在,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颠覆传统生态的商业模式进入了进化期,它不再只是基于公司内外部战略的小修小补,而是从基因上开始的蝶变之路。
[ 编辑 陈俊伶 E-mail:cjl@chinacb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