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 向文
初冬,我们来到革命老区—龙门县龙江镇六屯村村民陈锦安的新家。同行的村干部告诉我们,陈锦安一家是村里的贫困户,父亲年老体弱多病,两个孩子正在上学,全家的收入仅靠夫妻两人平日务农所得,年收入仅有1.2万元,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去年,在帮扶单位市地税局的精确帮扶下,发展种养每年有6000元的分红,加上夫妻平日到镇上做散工,家庭收入有6万多元。今年初,陈锦安的住房纳入农村贫困户泥砖房改造范围,得到市、县两级财政专项补助,半年后住上了两层半的新房,日子越过越好。
在惠州,今年以来陆续住进新房的贫困户又何止陈锦安一家!
在2015年6月召开的惠州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推进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说:“不要让群众住着危房奔小康。”
前不久,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在市老促会调研时指出,要解决好农村危房改造的“瓶颈”问题。
由此,惠州市拉开了农村危房新一轮改造的大幕。从2015年至2017年,惠州市将用3年时间完成21158户最需要的农村危房改造,同时每年建设整村推进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5个,力争全市农村危房改造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在改造资金的筹措方面,实行以农民自筹为主,同时采取“政府补一点、银行贷一点、社会捐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的办法,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对于符合条件的农村危房改造户,市财政按每户1万元,县区级财政按每户不低于5000元的标准给予专项补助。对于整村推进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市财政给予每个示范村30万元基础设施补助资金,县区财政配套每个示范村不少于30万元的基本设施建设补助资金。
总结经验,以利再战。惠州市认真分析了前段在农村危房改造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一是部分基层干部对农村危房改造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没有摆到应有位置。二是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够细致深入,造成对政策研究不透,把握不准,把关不严。三是队伍建设不够到位,部分县区、镇办未能整合现有机构、人力,导致专门机构不健全,专职人员数量不够,没有开展专项业务培训,等等。
为了确保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进度,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与各县区签订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目标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市委、市政府要求,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要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县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责任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有关部门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制度,全程跟踪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展情况。同时,这项工作纳入县区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和扶贫“双到”工作考核,对工作任务完成得好的,将通报表彰;对工作不力、进度缓慢的,将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以确保2017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