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时,他第一个预测出唐山大地震;55岁时,他申请专利,研发出坤宇微粒子离子遥感物探仪,实现了我国地质勘查领域的核心突破。他一辈子醉心于地球物理物探,以致壮年时期右眼致残,至今,仍然没有高级职称,没有名号光环。面对与“亿万家产”的失之交臂,他毫不后悔,只为坚守那份情怀。唐山老刘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高手在民间,成功无早晚。
唐山市迁西县的老刘,大名刘文国,1954年出生于当地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文革到改革开放,再到如今,老刘久经风雨,但无论何时何地,他都坚守着“行成于思,毁于随”的人生信条,不盲从,勤思考,善创新,终于在年过半百之时,成功研发出微粒子离子遥感物探仪,取得了我国地质勘查领域的核心突破。假如时光倒流,老刘或许能成为庙堂之上的专家学者,但是民间就少了一个技惊四座的物探先锋。
仔细品读老刘的故事,确实很励志,他用大半生演绎了一个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经典案例,也用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创新”。
老刘这个人一辈子爱钻研,爱琢磨事儿。
在老刘的高中时代,他有幸遇上了一批北大、清华、复旦的高级知识分子。在文革中,这批知名学府毕业的大学生被贬至农村劳动改造,直到1972年落实政策之后,他们暂时进入迁西县高中教书。在那个动荡时期里,这一批精英们顶着“臭老九”的帽子,把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包括老刘在内的饥渴学子。那时,物理老师的一点思想火花,让老刘灵光乍现,他发现自己对地质物理物探有着极大的兴趣。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邢台、海城等地相继发生了大地震。为了做好地震预测工作,毛主席号召全国皆兵,各地高校和中学都成立了地震研究小组,老刘加入了所在高中的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小组。高中毕业之后,源于兴趣,老刘在家里自行鼓捣着一堆土制的设备,独立研究地震预测预报科学。
对于老刘来说,四十年前的往事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沧桑而模糊,反而越发清晰。当我们与老刘座谈时,他对那些年的经历记忆深刻,时间、地点、人物随口报来。
坤宇牌微粒子遥感物探仪
1976年5月19日,老刘作为民间地震工作者,参加了在河北滦县召开的京津唐地区地震预报预测会议。会上,他语惊四座:“在7月底前后三天,位于我处西南方向偏正,很可能发生6.9到9.2级的大地震。”当场,老刘就遭到一些专家的严厉指责,有人说:“你一个农村的业余地震工作者,怎么敢口出狂言?这个责任你负得起吗?”那时,没有人重视这个来自农村青年的预测,更没有人敢把这个会引起社会极度恐慌的消息散布出去。
时隔两个多月,1976年7月28日,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瞬间夺去了二十几万个鲜活的生命,以血淋淋的事实证实了老刘的预测。老刘今天回忆起这桩事,又自豪,又负罪,自豪的是他第一个预测出大地震即将来袭,负罪的是处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他没办法把信息向外界传播。
地震之后,当地政府开始向这个农村小伙子投来异样的目光。震后,1976年8月20日,迁西县委调老刘到县科委地震办公室工作。之后,又调至国家地震局唐山地震工作队。由于地震预测工作没日没夜,极度劳累之下,老刘右眼角膜发炎,加之当时医疗条件差,最终无法治愈,老刘的右眼球被迫于1977年8月份摘除,造成终身残疾。
之后数年,老刘相继从事过计量、无线电、冶金设备安装等工作,在这几十年间,老刘从未放弃过他所热衷的领域,从1996年开始,他抛开一切琐事,专门从事这项让他一辈子魂牵梦绕的地质物探专业。
老刘郑重其事地对记者说:“我人生有两个里程碑,一是成为预测出唐山大地震的第一人,二是成功研发出坤宇微粒子离子遥感物探仪。”
人要想变得越来越省力,就得多动脑筋,动了脑筋,就越来越省力。这是一个最简单不过的逻辑,老刘把这个逻辑理解得超级通透。
在长期的地质物探作业中,老刘发现,传统地质勘查工作非常累,要靠地质人员的双腿在一个区域内反复勘查。无论是电法还是磁法,劳动量非常大。“过去,使用10千瓦的电法勘查,所用的设备要用两台141卡车拉,一二十人操作,效果又不太好,当时我就在想,如何省人、省钱、省时间,如何能用一种新式仪器进行超远程搜索、大深度探测勘查,于是我就在这方面反复构思。”老刘说。
2004年时,老刘开始在多领域搜集相关资料,专职钻研微粒子遥感物探技术。他说,通过多方面研究发现,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存在着微粒子,这是物质的共性,当给某种物质一个特定的振荡波时,这种微粒离子就会产生共振场和共振离子束,这种共振离子束上可传到太空,下可以穿过地球,根据接收共振所产生的电磁场信息,就可以探测出这种物质的存在。
在研发的那些日子里,老刘黑天白夜地钻进小黑屋里试验,拆卸了各种发报机、电台、专用仪器,购买了各种矿石和金属标样,经历了“失败—重新开始—再失败”的循环往复。
2008年,老刘在微粒子遥感物探技术上取得了关键突破,破译了60多种已知物质的粒子“密码”,同时研制成功了微粒子离子遥感物探仪,经过实际的勘查实践,验证了微粒子离子遥感物探技术的可行性、经济性和便捷性。
2012年10月、11月,“坤宇”牌微粒子离子遥感物探仪分别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和商标注册。坤宇,取自乾坤宇宙之意。相比于老刘在迁西县城狭小的工作场地,这个商标显得无比大气磅礴,自此,“坤宇”系列的微粒子离子遥感物探仪横空出世。老刘利用他研究的成果,在蒙古、印尼、朝鲜、柬埔寨、俄罗斯等多个国家以及辽宁、吉林、内蒙古、新疆、云南、四川等地地质勘查中,采用了微粒子离子遥感物探仪进行勘查,效果极佳。
我们在老刘的办公室见到了这台神秘的仪器。1.6公斤,一个盒子,两根天线,背上就走。对于这台小小的匣子,无论是谁,都持置疑态度。老刘说:“别小看这台仪器,这是‘坤宇’四个系列的其中一种,有60种不同物质的探测功能,功率可以细化到10个档,再配以卫星定位,测量完之后,马上就可以制图,而且特别好操作,它不受知识层次的约束,一般人员一两天就能学会。”
据老刘介绍,这台仪器小到可以搜索几克重的物质,大到可以勘查大型矿体构造;近到几十米之内,远到几十公里乃至百公里之外,至于深度井下1000米都可以清晰探测。关于搜索种类,老刘说,仪器可以勘查固体、液体、气体,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岩石、化合物、动植物,甚至人,可以用于地质勘查、能源勘查、边防检查、公安搜索、灾难救援等。
记者问及老刘仪器的价格,老刘神秘地笑了笑,他说:“性能不一样,价格有区别,从六万多到几十万元不等。先不说价格,我问你一个问题,用传统勘查方式要想摸清油田构造,一般需要三五年至几十年的时间,采用这种仪器可以进行半径100~150千米的搜索,几个小时就勘查出来了,省人省钱省力,你说说,这台仪器值多少钱?”
对于记者关心的有色金属勘探业务,老刘自信地说:“铜、铝、铅、锌、镍、稀土、贵金属等等,不管是山地、丘陵还是水下,都可以!很短时间就可以测出矿体的浅层宽度、深层宽度、构造倾角,很快就能做出切面图,递上详细的勘查资料,一点问题都没有。研究一种仪器不在于多么复杂、多么贵重,而是要把复杂化的简单化、大众化、价值化、社会化。”
老刘在野外进行地质勘查
据老刘介绍,公安部某研究所、航天科工集团某所都与他有过洽谈,正准备下一步合作。坤宇公司准备投资建设年产5000台仪器的生产线,目前河北省发改委已经立项。
伟大领袖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老刘的微粒子离子遥感物探仪问世之后,应用效果如何?老刘对自己的产品充满着相当的自信。
2011年,老刘在赤峰成立了宏远地质勘查公司(至今他仍是公司的董事长),对外承揽地勘业务,并取得了国家乙级地勘资质。他运用仪器边勘查、边改进,凭借着“一招鲜”的微粒子探测技术和坤宇物探仪,老刘又成立了坤宇物探科技有限公司,大规模开展了地质物探业务。从那时至今,短短几年,老刘的足迹遍布内蒙古、新疆、云南、吉林、辽宁等地,又走出国门,在印尼、柬埔寨、泰国、朝鲜、蒙古、俄罗斯承揽了金属、非金属、油、气等资源的勘查业务,仅在蒙古国,老刘就走遍了60%以上的国土。
这些年,在研发过程中,老刘前后投入了近一千万元,而他没有一分钱贷款,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体内循环”,搞地勘挣点钱,投入研发,用设备再挣钱,再投入研发。事实证明,这台神奇的仪器集尖端科技之大成,集老刘毕生心血之贯注。
这种仪器的神奇之处还在于,除了地勘物探之外,还可以用于救援、公安、边防等领域。在巴黎恐怖爆炸案中,犯罪分子采用了被称为“撒旦之母”的爆炸物TATP,很多专用的安检仪器无法检测出来,而用老刘这台仪器,在远隔几百米的地方,就能轻而易举地检测出来。老刘还举例说:“当矿难发生时,在井下几百米的工作面上,是否有人存在?边境线上、山区、大漠深处,是否有人携带违禁品(枪支弹药、毒品等)?把一盒速效救心丸放在一排汽车中的某辆车上,在一堆大型集装箱内搜寻一袋毒品……没问题,都能发现!”
老刘的牛皮还真不是吹的。2015年11月份,迁西县发生一起凶杀案,嫌疑人抓住了,但凶器一直没找到,县公安局找到老刘,老刘的大儿子背着仪器去了现场。“因为刀子是铁器嘛,仪器排除了周围有挖掘机正在作业的干扰,经过十几分钟的勘探,仪器确定了两平方米的区域,警察根据仪器指示,在一堆沙子里找到了埋藏的凶器。”老刘的儿子刘飒伟告诉记者。
记者和老刘一起来到迁西县的一处山林中做试验。记者身上有一把铜钥匙,老刘让记者走出二十多米开外,他在仪器上按了几个按钮,把仪器的天线伸出去,记者注意到,无论记者走到什么方位,那两根天线朝着记者所处的方向都会交叉,显示着这把铜钥匙的方位。记者又换了一张100元面额的人民币,让老刘探测人民币上的金属防伪线,仪器依然准确地探测出来。
2015年春节前,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国土资源部的副部长以及某地质大学的教授来到中国特意约见老刘,并在俄大使馆现场试验,为了屏蔽信号,他们把某种合成的物质放在铝制的电饭锅里,老刘在150米以外准确地找到了。“对方今年邀请我们去俄罗斯洽谈合作。”老刘说。
迁西县委、县政府组团来坤宇公司考察调研
与老刘交谈时,他那种去调悠长的唐山口音,颇有喜剧色彩。
老刘对于金钱的看法很复杂,分情况而定。“干事业不能总盯着钱不放,那样就把人限制死了。”帮公安局勘探物证分文不取,他说这是公民应尽的义务;美国一个大学的教授缠住他,愿出2000万美元购买他的发明专利,老刘坚决不同意,因此与“亿万富翁”失之交臂,他说他要打造一个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独有专利技术。
老刘对于头衔和名号很无所谓。至今,他没有高级职称的光环,没有发表过论文,或许会让一些教授学者嗤之以鼻;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创客们风行天下的时代,老刘用微粒子离子遥感物探技术与地质专家的传统方法过招斗法时,他毫不怯阵,胸有成竹;他的核心程序和芯片设计,也让中关村的软件设计师们无计可施、无法破译。
当老刘年满55岁之后,有人问起他多大岁数,他伸出十指,双手举过头顶,做了一个投降的姿势。他说:“我在55岁之前,整天在山上搞物探,年轻人都跑不过我。55岁之后,腿脚就不听指挥了,身体就要投降了,但是精神上绝不投降!”他觉得,年纪大了,含饴弄孙的日子虽然轻松,但也很无聊,他还想干些实事大事。
年岁已长的老刘,至今依然痴迷于物探科技,辛勤不辍。大半辈子的摸爬滚打,造就了一个懂地质、物探、电子、机械、管理、经营的唐山老刘。那么,我们该如何给老刘一个准确头衔?他就是一个有名无分的土专家,正应了那句话——高手在民间。
老刘说:“我这项微粒子遥感离子物探技术,对国家、对社会的价值贡献不可限量,我要把这项技术的福音恩泽给国家和人民。”他希望有一天,当各行各业的人们普遍享受着微粒子离子遥感物探技术带来的高效、安全和便捷时,人们会想起他,说这种仪器是唐山老刘研发制造的,就足以慰藉此生。雁过留声,人过留名,62岁的老刘,人生的追求或许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