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动漫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基于动漫生态系统与生态位的思考*
胡春雷苏锋洪旭
(东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摘要:小微动漫企业是中国动漫产业的主要物种,其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在动漫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由动漫生态系统特性决定,小微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在专业分工上存在绝对和比较优势。在同一生态位上适度的小微种群密度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繁荣;作为创新型企业,小微在动漫生态系统中拥有多样生态位。因此小微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只有立足生态系统,进行系统性的安排、设计和微调,才能有效破解当前小微发展中的各种矛盾。
关键词:中国动漫产业;小微动漫企业;动漫生态系统;最优种群密度;企业生态位 [1] 张贺,陈原等.2014,中国文化产业兼并重组[N].人民日报,2014-12-29(17).
一、引言
2014年是文化产业并购年。[1]对动漫产业而言,同样有必要调整动漫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小微动漫企业是中国动漫产业的主要物种,在动漫产业中占绝对比重,是导致中国动漫产业小而散的重要原因。那么在此背景下,小微动漫企业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该如何认识这一经济主体?如果必要,又该如何发展?
目前,国内对小微企业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小微动漫企业(简称小微)的探讨则较少。本文将以动漫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简称动漫生态系统)为背景,借助生态位这一概念对小微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进行若干探讨。
二、小微动漫企业在动漫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
(一)小微动漫企业的概念
顾名思义,小微动漫企业就是以动漫文化产品为经营对象或内容的小型、微型文化企业。与其他动漫企业(以下简称漫企)一样,小微以动漫文化产品作为其经营对象,不管这种产品是否具有实物形态,其精神价值都能满足人们的某种精神需要。然而如何界定小微却缺乏统一的标准。在我国小微企业认定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小微动漫企业的规定。由于动漫产业涉及面广,不仅涉及影视、广告、游戏、书籍等文化、传媒行业,而且涉及软件业、制造业等产业,因而部分小微既符合其他未列明的小微企业认定标准,又符合软件业、制造业等小微企业认定标准,这就造成小微的认定出现多重标准。同时,国际上不存在小微企业的概念。如美国SEC规定,企业人数1~50人的企业统称小型企业,[2](P8-9)这就使得小微缺乏国际比较口径。不过,问题的关键也许不在于如何认定小微,而在于如何认识小微。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则需要将其放在动漫生态系统的背景下进行考察。
(二)动漫生态系统与生态位
所谓动漫生态系统是指由不同动漫商业物种,或者说由不同漫企、相关企业及其他经济主体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动漫生产系统。这里的“动漫”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小动漫,即动画和漫画的统称。小动漫强调动漫作品的创意性和艺术性,着力于动漫产品的创意和制作,具有较高的文化蕴涵,其产品形式表现为动漫影视、书籍等。二是“中动漫”,即在“小动漫”基础上增加了动漫衍生产品,如涉及动漫元素的玩具、餐饮、服装等,因此也被称为“产业动漫”。三是“大动漫”,即动漫技术在其他行业中的跨界应用,如应用于影视、游戏、教育、军事、航天、建筑、医学等诸多商业领域。因此,大动漫还包括动漫技术在上述领域辐射形成的动漫产品[3](见图1)。
图1 动漫产品分类图 (资料来源:苏锋.关于东北大学开展动漫云产业化经营的设想.东北大学内部报告. 2013年9月。)
从纵向生产的角度考察,动漫生态系统可以看作是一条以动漫创意为起点,以制作、发行动漫文化产品为传播路径,以多行业衍生品开发为支撑的生态链(如图2所示)。
图2 动漫生态链图(生产视角)
而从再生产的角度考察,动漫生态系统实质上就是围绕动漫再生产基本环节即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的有机循环(如图3所示)。这种有机性不仅表现为动漫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劳动等要素的有机循环以及动漫产品数量的增加,更表现为动漫文化社会认同度和影响力的提升。这是文化产品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的不同之处。
图3 动漫生态链图(再生产视角)
从横向角度考察,动漫生态系统与Moore所描述的商业生态系统相类似,即以若干核心漫企及相关企业为核心,包含消费者、媒体、运营商、政府、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在内的多层级生态圈,只是其商业物种不同而已。
无论从哪个角度考察,动漫生态系统不仅表现为一定条件下各种有形、无形动漫产品的运动,而且伴随着资金、技术、信息等能量的交换。这些物质、能量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紧密联系的有机体系。
动漫生态系统具有如下性质:
1、动漫生态系统是一个以创意为核心的跨产业生产系统。创意是动漫生态系统藉以形成的起点,由此形成的动漫元素是该系统中不同企业、产业得以联系的主线。动漫生态系统涉及多个产业。在这些产业中,除少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如金融、技术支持等需要较高的产业集中度之外,大多数产业并不需要高度集中,即便在动漫创意这一核心环节也是如此。这意味着较高的动漫产业集中度与动漫创意能力并不具有必然联系。这是因为动漫创意从根本上取决于创意者或创意团队的文化素质。由于创意者的文化创意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不同动漫创意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即动漫创意者可以凭借其独特的创意拥有一定的定价权。不过,这种定价权还要取决于动漫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如果动漫市场由少数企业垄断,则动漫创意者的议价能力较差。此外,动漫生态系统不是一个以产业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系统,而是一个以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的系统。因此,动漫产业的规模经济主要是由集聚产生的,而不是主要由集中产生的,尽管适度的产业集中仍有必要。
2、动漫生态系统中包含多个类型的商业物种,且这些物种拥有各自的生态位。动漫生态系统的多产业特征决定了在这一系统中必然包含丰富、多样的商业物种。由于这些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专业分工、面临的市场、对市场的影响力不同,其各自的生态位也不同。由此可以将上述企业划分为骨干型企业、主宰型企业、小型生态位企业等。这里的骨干企业、主宰型企业不一定是员工众多的企业,而是对动漫生态系统具有影响力的企业。
(三)影响动漫物种生态位的主要因素
不同物种在动漫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往往不是决定于其自身规模,而是决定于一系列关键要素:
1、市场空间。不仅包括现有动漫市场,而且包括潜在市场。对于前者来说,主要包含现有动漫消费市场的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消费者对动漫产品的消费规模表现为动漫市场的总需求;消费结构则表现为不同行业对不同动漫产品需求占动漫总需求的比重。由于动漫消费者所处的行业不同,其需求也会不同。如广告、影视特效、玩具、餐饮等行业对动漫具有不同的需求。动漫消费规模与结构决定了不同动漫物种生存的整体空间及其各自的生态空间。对于后者而言,表现为漫企通过创新行为可以开辟的新市场。某一物种能否在动漫生态系统中生存和发展要看该物种是否拥有可供生存发展的市场空间。因此,市场空间是不同商业物种存在的前提,也是其确定各自生态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2、专业分工。专业分工是决定不同动漫物种生态位的重要因素。这里的专业分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生态链的角度看,在动漫产业链的不同环节需要分工。例如在创意环节需要创意部门提供各种创意素材;在制作环节需要资本、技术部门等的支持;在衍生品开发方面需要包括制造、餐饮、服饰业等的参与。二是从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看,由于漫企具有异质性,因而这些企业间也会形成专业分工。如大型影视企业将若干任务外包给小微的行为。三是从国际的角度看,动漫大国与小国将从各自比较优势出发形成专业分工,如迪斯尼将大部分动画制作外包给印度动漫公司进行加工。由于专业分工的存在,不同动漫物种的生态位也不同。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某一漫企是保留其生态位还是被另一企业兼并,其关键在于交易成本。如果交易成本过高,则那些居于高生态位的企业不会将低生态位的企业内部化。例如,福克斯公司在动漫影视创作遭遇滑铁卢之后,裁撤了其动画部门,选择与小型漫企Bluesky合作,借助《冰川世纪》、《里约大冒险》、《Leaf Man》等在全球动漫市场上与迪斯尼等老牌漫企分庭抗礼;其二,漫企生态位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分工位置有关,而与其规模没有必然联系,尽管随着其生态位的推移往往会伴随着规模的扩张。如吉卜力工作室始终保持创作独立性,其公司员工数最多时也只有133人。但宫崎骏动画电影却在全球动漫市场上经年翘楚,久盛不衰。
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漫企的市场话语权,因而决定着不同企业的生态位。与一般制造业等产业中的创新不同,漫企的创新能力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是软实力创新。首先是动漫创意创新,主要包括动漫形象设计、编剧创作、音乐音效等方面的创新。由于思想意识、文化素质等方面的不同,不同动漫主体的创意也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其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也会有所不同。其次是漫企管理创新,即漫企在现有条件下,对其全部生产要素进行科学管理以提高企业效益的创新。再次是动漫市场开发创新,如前文所说的开辟新动漫市场空间的行为。第二是硬实力创新。如动漫渲染、布景、色彩、音效等细节方面的技术提升等等。
4、种群密度。所谓种群密度是指在一定市场空间内提供同质或类似产品的企业数量。一般而言,居于高生态位的企业往往具有较低的种群密度;反之,则具有较高的种群密度。因此在既定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越低,企业的生态位一般也就越高。然而就同一生态位企业而言,除若干天然垄断企业外,种群密度与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般将经历S形走势。
图5 企业种群密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如图5所示,PDC为企业种群密度曲线,横轴d表示种群密度;纵轴i表示种群密度对动漫生态环境的影响即外部性。在资源存在约束的条件下,从初始点出发,随着种群密度的提高,动漫市场供求规模逐渐增大,种群密度(表现为同质企业数量)出现规模外部经济,生态环境开始得到优化。在初期,由于物种较为稀少,规模外部经济性还不那么显著。直到S1其外部经济性开始加速上升;随着种群密度的提高,市场更加繁荣,规模外部经济性显著,Se达到最优种群密度与最优生态环境。此时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市场,表现为SMR=SMC,社会整体福利趋近于帕累托最优,不仅企业实现共同繁荣,而且社会福利最大化。只有当种群密度越过SMR=SMC这一临界点时,才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即过度竞争。可见种群密度对动漫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四)小微的生态位
由上可见,小微的存在不仅具有客观必然性,而且具有必要性,其原因就在于小微在动漫生态系统中拥有其生态位。
1、小微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动漫产业的跨产业性为小微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由于漫企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因此小微可以出现在动漫生态系统的绝大多数领域中,甚至在某些国际动画大片的制作背后也不乏小微的身影。小微与其他漫企都有其各自的市场空间。并且,如前所述,在同一生态位上,适度的小微种群密度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结构上看,小微都可以在其自身生态位上生存发展。
2、与大型企业相比,小微在某些方面具有更低的交易成本,因而在专业分工中具有绝对和比较优势。例如,面对来自其他小微的大量动漫创意、广告需求,小微能够提供更为低廉的动漫产品。同时尽管小微抗风险能力不如大型企业,但其经营方式也更为灵活,可以迅速调整其资本、劳动,转变经营方向,以及时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3、小微是创新型企业。创新在小微中具有核心地位。创新是小微生存的先决条件。某种程度上,创新的重要性在小微身上体现最明显。没有创新,小微寸步难行。这是小微区别于杂货店、个体超市等一般小微企业的重要特征,甚至是区别于一般创新型企业的重要特征。这是由动漫产品的核心属性——创意决定的。动漫创意必须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如《海贼王》系列,必须不断出现新的情节,才能满足人们新的精神需求;反之,一旦创意出现停滞,动漫产品就会受到较大的市场影响。创新还意味着小微具有成长性。这是因为,随着创新活动的持续,小微在其扩张中将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现象,从而打破了新古典的规模报酬递减倾向。因此,通过不断创造新的资源,开拓新的市场,小微可以实现持续成长,并推动其生态位的前移。
4、技术进步为小微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随着云技术的发展,漫企制作成本大幅度降低。在广告、新闻等制作时间短、收益高的市场上小微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5、小微在动漫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具有多样性。传统观念认为小微企业的生态位只能处于专业分工末端,或者其市场空间主要存在于缝隙市场。但在动漫生态系统中,小微的生态位却是多样的。既可能出现于产业分工末端,也可能出现在产业分工高端。如Bluesky影视工作室最初是一家只有几个人、缺乏资金、在一家废弃医院租房的漫企,近年来却成为全球动漫界最大的黑马。在我国同样如此。如大量以动漫创作为主的动漫工作室。这些小微凭借其独特的创意在动漫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如2015年仅有两人的卢恒宇与李姝洁动画工作室导演的成人动画电影《十万个冷笑话》取得了1.2亿元的票房,一举打破了困扰中国动画产业多年的低幼悖论,成为元旦档一匹真正的黑马。相反,如果对这些企业进行集中,反而可能扼杀其创造性,得不偿失。
三、中国小微的生存窘境
尽管小微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然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小微的生存、发展状况堪忧。
1、生存环境恶劣。首先,动漫生态体系尚不健全。根据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动漫生态系统中应包含若干核心物种,这些物种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维系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包括小微在内的漫企总体上在生态系统中处于弱势地位。而与动漫传播密切相关的各路媒体,包括电视台、电影院线以及新媒体等却处于生态位的高端,占据垄断地位,把握着动漫传播定价权,导致漫企成本收益严重倒挂。以电视台播放为例。我国目前动漫作品制作成本平均为6,000元/分钟,3D动漫制作成本约为30,000元/分钟。然而电视台的播出价格却只有100元~300元/集,即便央视也不过1,000元/集。即便这样,能进入上述媒体播放的也寥寥可数。在流通环节,各类运营商掌握着动漫市场的运营环节。在动漫生态系统中,主角不是漫企,而是来自其他行业的垄断者。动漫沦为其他产业的附庸。其次,动漫产业链不完整,缺乏有效衔接。我国动漫产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50%的漫企以订单式、劳动密集型代工为主,片面追求批量化生产,靠数量降低成本,且资金主要源于企业积累。前期制作缺乏相关市场配合,而后期运作往往依靠政府补贴。由于产业链条不完整,许多小微作品尽管极富创意,然而市场转化却存在严重障碍,利润微薄,发展乏力。再次,动漫产品供给过剩,市场秩序混乱。早在2012年,我国动漫产品数量就已经超过世界第一大动漫国家——美国。付出的代价却是劣质动漫充斥市场,且严重过剩。大多数动漫产品生命周期很短。以移动动漫游戏为例,尽管游戏数量出现井喷式的增长,但生命周期却一般不超过一个半月。复次,知识产权缺乏有效保护。D·诺思指出,一个国家能否有效保护产权是其经济能否发展的关键。同样,产权保护也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动漫产权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其他产权。然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薄弱,盗版、侵权常态化。如蓝猫、喜羊羊等知名动漫品牌遭遇大规模盗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对动漫产业形成严重冲击。最后,文化管理体制滞后。我国在动漫影视方面依然是先审查后播放的制度。这是一个政府管制的制度,而非市场导向的制度。应当指出,各国政府对文化进行适度管制是必要的。但在我国,政府管制目标与市场选择之间往往缺乏有机联系。在这一制度下,动漫作品只有在完成之后才接受市场检验,而不是在市场检验之后才完成。有此机制,漫企只能先投入全部成本进行制作,而不能根据其市场表现决定是否继续投入。结果动漫制作始终在黑箱中运行,市场与企业间缺乏及时互动。不仅如此,如果漫企选择大型创作,一旦与市场脱节,就有可能形成巨额沉没成本。因此在动漫品种选择上,许多漫企更倾向于选择短平快、缺乏文化内涵的制作。总之,中国动漫产业尚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
2、种群密度高度密集,且处于生态位低端。我国目前漫企约为5,800多家,且大多为小微。不仅经营同质化严重,而且大多数处于产业末端和边缘。再加上上述成本收益倒挂等原因,小微的理性选择就是极力压缩生产成本:一些动画制作成本已不足1,000元/分钟。其代价就是动漫产品粗制滥造,严重偏离动漫的文化属性。不仅如此,如前所述,由于产业链不完整,小微主要集中在代工环节,其面对的市场主要是缝隙市场和边缘市场,大多数处于生态位低端。
3、创新严重不足。首先是动漫创意不足。创意决定创作。目前我国小微动漫创作严重缺乏创意。从表面上看,动漫创意是包含文字、图像、音效、音乐等要素的组合;而从更深层次上看,动漫创意则涉及到社会人文价值、文化积淀等因素。铃木敏夫曾以通俗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吉卜力的动漫特征:有趣、艺术个性、能赚钱。[4]由此可见对动漫创意的三个基本要求或三性原则:有趣是对动漫创意的娱乐性要求,即动漫要满足人类的好奇心,给人带来愉悦、快乐的享受;艺术个性是对动漫创意的艺术要求,即动漫创意要有艺术性;能赚钱是对动漫创作的市场要求,即要有足够的投资回报。三大要求缺一不可。然而在我国,动漫产业却陷入了经济与文化的双重怪圈:[5]不仅缺乏盈利性,更缺乏艺术性、娱乐性。这既与成本收益倒挂、市场行为短期化有关,也与我国长期以来动漫文化教育缺失有关。我国动漫人才培育起步晚,培养模式单一。随着动漫市场的扩张,动漫各类人才紧缺,各动漫专业院校只能培养动漫绘画师,对动漫人才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艺术素质却重视不够。其后果就是动漫作品模仿多,原创少;粗制滥造多,精品少。其次是管理创新不足。小微普遍缺乏管理经验。由于管理不善,企业人才频繁跳槽,企业发展缺乏可持续性。特别是许多动漫工作室由于缺乏职业经理人的参与,资金、劳动、技术、艺术等要素难以有效融合在一起,人事关系紧张,缺乏团队合作,企业经营目标短期化,在市场需求与艺术追求之间往往存在较大冲突。发生于2010年的动漫画家余洛屹自杀事件在令人扼腕痛惜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小微管理问题的深思。再次是缺乏开辟新市场的创新。由于小微“扎堆”代工领域,往往缺乏开拓如软件、技术等新市场的意识和能力,大多数小微缺乏经营特色,进而缺乏核心竞争力。
4、抗风险能力薄弱。目前,中国85%以上的漫企在亏损,而这些企业中大多数是小微。囿于规模、财力、人力、管理、产品生产周期以及外部环境等条件的约束,小微在其创新、经营活动中比其他小微企业面临更高的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小微面临较大的生存困境,处于低生态位,但这些企业仍在努力适应外部环境,探索不同的生存之道,在夹缝中顽强生长。这表明,小微拥有较强的生命力,即拥有较强的自适性。但是,商业物种的自适性是有条件、有限度的。动漫生态系统既有向有机循环发展的可能,也有向生态恶化发展的可能。在我国,由于一系列内外部原因,小微已经难以完全依靠自组织和市场机制实现生存与发展,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引导小微向良性方向发展。
四、发展小微的对策、建议
我国政府在发展动漫产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试图通过补贴、产业集聚、建产业园、发展云技术、办动漫展等手段助力漫企。然而,政策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且对小微缺乏有针对性的政策。
由上可见,小微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不是一个见招拆招的问题,也不是仅仅靠融资便利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惟有从动漫生态系统出发,进行系统性的安排和设计,才是可行之道。基于以上思路,我们的建议如下:
1、立足动漫生态系统,培育多样化的小微物种。如前所述,在动漫生态系统中,小微具有多样生态位。既可以位于生态位高端,也可以位于生态位低端。各种小微对生态系统的完善和繁荣都很重要;反言之,大量小微积聚在某一领域只会导致生态系统的恶化。因此,必须针对其不同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不同的政策设计,以决定是否支持某一生态位的小微发展。
2、适度产业集中,积极培育关键物种。尽管产业集中并不是动漫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但仍有必要进行适度集中。考虑到动漫产业的特点,一方面应鼓励若干大型漫企兼并重组,另一方面应发挥动漫协会在市场中的协调作用,提升漫企与垄断企业的议价能力,以改变当前成本收益倒挂的现状。同时,通过合作、委托或收购创意、外包加工等形式积极引导大型企业与小微平等合作。
3、鼓励小微走出去。在国内尚存在双重怪圈、小微种群密度高度集中的情况下,鼓励小微以全球动漫产业为其生态系统,走出国门,通过不同渠道在全球开辟新的市场,以其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这不仅是小微自身成长、壮大的需要,也是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需要。
4、改革动漫审查制度,构建以文化强国、市场导向的新型文化管理制度,其核心就是建立动漫预售制。允许漫企根据市场情况进行探针测试,鼓励漫企特别是小微根据动漫三性原则,主动调整发展战略,创造既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性、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要、还能获得丰厚回报的动漫产品。总之,预售制有利于小微的成长与繁荣。
5、推广职业经理人认证制度,由政府、行业协会、大专院校或其他第三方机构定期组织小微就管理问题进行交流、培训、指导,以提升小微管理水平。
6、系统培育各类动漫人才。动漫人才不仅要具备绘画、电脑技术、音效等技术素质,而且要具备文学、音乐、舞蹈、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各类自然科学等知识,更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管理素质。尽管对那些天才的艺术家而言未必需要做通才,但对动漫产业来说,培育动漫通才仍然极其必要。考虑到人才培养周期的长期性,应提倡各动漫专业院校与其他优势学科学校增进交流,鼓励动漫人才采取在职、委培乃至旁听等多种形式入校充电、学习,以尽快全面提升动漫从业者的综合素养。
7、设置动漫等小微文化企业专项发展基金。目前,我国已经有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基金,但尚无针对动漫等小微文化企业的专项基金。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特质决定了其与一般商品的市场价值存在较大不同。小微动漫企业的发展需要文化工作者的艺术眼光与商人的精明。因此,有必要将包括动漫在内的文化企业从其他企业中区分开来,设置专项发展基金以支持其成长。
五、结束语
小微动漫企业是中国动漫产业的主要物种。尽管针对这一物种有必要进行调整,但其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唯有立足生态系统,进行系统性的安排、设计和微调,才能有效破解当前小微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使之获得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收稿日期:*2015-03-24
基金项目: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动画产业国际化经营对策研究》(12BGL133);2012年度教育部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科技创新项目《我国动漫产业政策研究》(N120223002);2013年度教育部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科研项目《动漫云产业商业生态系统研究》( N130823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胡春雷(1977-),男,山东济南人,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民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民经济学和文化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5X(2015)03-0049-06
Abstract:The small & micro animation companies (S & MAC) are the main species of China's animation industry, whose survival and growth depends on their ecological niche within the animation ecosystem. Determined by the nature of the ecosystem, S & MAC have a large market space with an absolut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ir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A moderate population density in S & MAC will contribute to the prosperity of the ecosystem. As an innovation enterprise, S & MAC have different nich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S & MAC. Only based on the ecosystem, by an overall arrangement, design and micro adjustment will the conflicts in the S & MAC development be resolved successfully.
[2] (美)杰尔姆·A·卡茨,理查德·P·格林二世著,徐飞译.中小企业创业管理: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金元浦,庄鹏涛.大动漫,寻找更广阔的天地[J].艺术百家,2012,(2).
[4] 侯迎忠.吉卜力工作室的运营模式及其给中国动画产业的启示[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38.
[5] 苏锋.从“政策红利”到“管理红利”——兼谈中国动画产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58-62.
Survival and Growth of Small & Micro Animation Compan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imation Ecosystem and Ecological Niche
Hu ChunleiSu Fe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19, China)
Key words: China's animation industry; small & micro animation company; animation ecosystem; the optimal population density; enterprise's ecological niche
责任编辑: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