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朱彩霞|文
说话快言快语,处处以身作则,温柔的外表和强大的内心世界在王玉洁身上得以融合。三十七年间,王玉洁对华北地质勘查局综合普查大队(以下简称“普查大队”)倾注了半生的感情,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她如数家珍。无论是党建、工会,还是共青团、企业文化,这些工作对她来说,既有挑战又有机遇,充满了无穷魅力,令她投入和倾倒。三十多年的政工岁月,仿佛一条浩瀚无边的时光隧道,让她从一个扎着小辫子蹦蹦跳跳的小姑娘,穿越至中年,成长为稳重干练、睿智果敢的基层党委负责人。
普查大队始建于1974年,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综合地质找矿专业队,现有员工900余人。从始建至今,普查大队风雨多经,潮起潮落,直至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王玉洁作为见证者和亲历者,积累了丰足的政工经验。普查大队的平台历练了她,她也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诺言,对普查大队用心用情,倾注一生。
“政治工作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职业,有时庄严华丽,有时烦琐单调,但我陶醉其中,浑然不觉枯燥。”王玉洁早年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期间遇到多少事,有时令人欣喜,有时令人纠结,或艰难攀登,或收获满满,现实远远比日记中的文字更加感人。
20世纪90年代,地勘行业步入低谷,一些同事难耐地勘行业的艰苦和寂寞,纷纷辞职“下海”,有人也鼓动王玉洁离职,“以你的能力和人脉,自己创业,比单位挣死工资强,干政工是犯傻……”然而,王玉洁不为所动,对政工工作不离不弃。是什么触动着她的灵魂?王玉洁说:“没什么,就是对政工岗位情有独钟,干政工我无怨无悔。”
如果用文字给王玉洁的成长生涯做一个标签,那就是活到老学到老。1988年,她通过自学考试取得大专学历,1999年取得中央党校本科学历。2008年,王玉洁已经四十多岁了,她克服重重困难,考入了中央党校研究生院,三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休息一个双休日,坚持往返北京,参加面授学习,终于取得了行政法学专业的研究生学历。
在长期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她系统地掌握了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理论、方针、路线,熟知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等各项理论知识。同时,她不离本职,多年来坚持学习地质找矿、岩土工程、化验检测、物业管理等专业知识,成为普查大队党建和生产经营的“多面手”。
普查大队党支部日常培训
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那场风波中,由于普查大队地处燕郊,正是京郊交通要道,门前遭遇复杂情况。正在党委宣传部工作的王玉洁坚定地按照党委要求,多种举措教育干部职工不信谣不参与,坚守岗位,确保了队伍稳定,全面完成了生产任务,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表彰。
2001年,在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中,王玉洁站到了斗争的第一线:一次次到法轮功习练者家中与之正面交锋,耐心细致地做好转化工作,在敏感时期早起晚睡监控习练者,同时向全队发出“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倡议书,不给邪教组织以立足之地。经过艰辛努力,法轮功习练者得以彻底转化。
2003年,北京“非典”肆虐,王玉洁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开通“珍爱健康、防治非典”播音室,强化宣传教育,使全队职工自觉防治非典,消除恐慌心理,树立必胜信心。她还不顾个人安危,深入通州疫区慰问坚持生产的野外职工,稳定了队伍,鼓舞了士气。
王玉洁说:“早期干工作,靠时间、靠感性、靠激情,现在干政工,靠理论支持、靠信念、靠战略,如何超越激情回归理性,这是政工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战略,以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科学论述。“党那种坚如磐石的历史担当,躬行践履的公仆胸襟,壮士断腕的决绝气概,令行禁止的大国威仪,使我更加坚定了在思想政治工作岗位上,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的信心和决心。”王玉洁在2015年述职中坚决地表态。
王玉洁在深入学习、认真思考之后,结合大队的实际,在党建工作中创新思维,推行“大政工格局”,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实施“三不出保证体系”,即:一般问题不出班组,重点问题不出本单位,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不出普查大队。在微博微信时代,王玉洁创造性地提出了“互联网+思想政治”的工作方法,坚持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普查大队建立了“青年职工”、“退休职工”微信群,分设钻石群和金花群,党政工团领导分配其中,对职工提出的问题及时答疑解惑,传播正能量。大队党委建立的“普查党建”微信公众号以“红色微课”为载体,整合国内党建网站优质教育资源,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为一体,让党员干部愿意学、学得懂、用得上,成为党员教育的“移动课堂”。针对企业廉政风险,王玉洁倡导实施“红黄绿”三级预警制,运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受到华勘局纪委表扬,并纳入天津廉政论文库。
“只求过得去,不愿吃苦做奉献;只求更方便,不愿约束被规范;只求门前转,不愿撒腿外埠干;只求小富安,畏惧转型新挑战。”这是普查大队一段时间出现的不良思潮。王玉洁以问题为导向,她并没有对一些职工进行“八股式”的说教,而是用她特有的耐心,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倡导“说普查队的话,办普查队的事,见普查队的效”,一事一策,化疑解难,终于让“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正能量成功“抢滩”。
在同行中推广普查大队的工作经验时,王玉洁坚定地指出:“一名合格的党务工作者必须具备坚定的信念,它是促进目标任务完成、推动事业发展的政治保证;抓好党建工作不仅有方向,还要有策略,不能一概而论;党建工作要融入中心不偏离,从严治党不含糊,弘扬正气不畏惧,最终营造气顺心齐干事业,政通人和求发展的政治生态。”
人的成长需要平台,只有在平台上,才能彰显出能力和素质。普查大队始建于1974年,随着职工的退休退养,目前35岁以下人员占到职工总数的48%。枯燥、苦闷、艰苦的地勘工作一度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为确保地勘事业后继有人,王玉洁着力打造人才培养的平台,她和普查大队班子成员共同推出人才培养的“六个一”工程,即:面向社会吸引高端,公开竞聘优选骨干,艰苦岗位催生成熟,定位加压助推晋级,管理生产挂钩结合,普遍号召自学成长。
近年来,普查大队通过公开选拔、重点培养等举措,共引进适用型人才90人,61人晋升中高级技术职务和省市级专家,14人获取执业资格,向上级机关输送县处级干部18人,援藏干部两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累累的人才硕果让普查大队显得如此生机勃勃,一支人员稳定、业务过硬的青年职工队伍业已形成,有效解决了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的难题。
人才培养的触角必须扎向基层,接足地气。普查大队倡导青年职工在职充电,对于进修取得学位、学历的职工全额报销学费,同时举荐优秀人才担任学科带头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大队把优秀的青年人才派往塞拉里昂、刚果(金)、摩洛哥等国的商务地勘和援外项目中,在世界地勘的大舞台上锻造员工的国际视野。
王玉洁说:“培养人才不能论资排辈,要敢于大胆任用,让年轻人出彩。经过长期的磨砺锤炼,很多职工成长为中流砥柱,普查大队被业内同仁誉为‘培养干部的摇篮、生长人才的沃土’。”
在政工人才的培养上,王玉洁倾注了大量心血。从一篇报道的主题确定到标题设置,再到版面编排,她手把手地传帮带,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所学所悟的精华。《普查通讯》因为“围绕中心、信息量大、时效性强”,被华勘局评为最受欢迎的报纸,普查大队也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授予“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09年国庆期间,为了及时展现野外作业职工的感人事迹,王玉洁不顾一周野外慰问的奔波,直接投入工作,国庆当晚,当大家都在看晚会、放烟花时,王玉洁正带着政工人员爬格子、排报纸。每遇重大事件,《普查通讯》从每月4版增加到8版、12版,为了保证新闻的时效性,王玉洁白天是党委书记,晚上是内刊编辑,带领员工反复推敲文字,调整版面设计,不达目的绝不休息。王玉洁培养了一批年轻人,有的成为普查发展的中流砥柱,有的成为一队之长,有的成为局队的宣传骨干。曾任普查大队队长的段焕春评价说:“年轻干部都应该到王玉洁手下锻炼锻炼。”
随着普查大队“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普查人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援外地质及商业地勘活动。在万里之遥的非洲,项目部员工曾一度出现苦闷、焦躁、思乡、没有安全感等负面情绪。王玉洁认为,职工远离家乡奔赴条件艰苦的国家和地区,我们在大后方,一定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让这些远在异国他乡的员工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着力疏导不良情绪,关心关爱员工生活,让党建之花绽放在非洲大地,这是党委必须做的工作。”王玉洁说。
王玉洁倡导建立了海外员工月度思想汇报制度,员工通过网络将工作、生活、思想等情况以文字形式传回国内,政工部门掌握思想动态,解决个人具体困难,解除后顾之忧。同时,向海外员工定期发布最新动态,让海外职工同步了解队情。面对个别年轻人思想的犹豫和动摇,王玉洁推心置腹地座谈,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让职工彻底解开心结,焕发激情。
在摩洛哥项目中,部分员工第一次远离家乡,思乡情节强烈。项目党支部负责人想方设法开通了跨国热线电话,让员工们定期与家人视频通话。在员工生日当天,特意做了一桌可口饭菜,举办小规模的联欢活动。在工作间隙,支部经常组织下棋、踢足球等文体活动,帮助员工排解苦闷,疏导情绪,释放心理压力。
王玉洁在一线调研
塞拉利昂项目所在地的生活物资采购成本很高,蔬菜比国内价格高出数倍。该项目党小组牵头开展了“自力更生、保障供给”的生产活动,号召大家一起开荒种菜,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如今员工自种的蔬菜、豆类等作物长势喜人,大家高兴地把这里称作海外的“南泥湾”。
海外项目部党组织的脉脉温情来源于王玉洁作为女性特有的温柔。目前,普查大队海外项目部党建工作的外溢效应不断显现,已经逐渐成为海外项目管理中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在地勘行业步入低谷之际,普查大队的生产、经营、管理、发展均取得长足进展,实现逆风起舞,干群关系和谐,职工人心思进,业务蒸蒸日上,这一切,来源于普查大队延续多年的优良的党风政风。
2002年,王玉洁牵头构筑了普查大队的企业文化体系,通过征集和归纳,形成了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和大队的理念、核心价值观以及精神宗旨。走进普查大队办公楼,悬挂在楼道里的一幅幅图片浓缩了普查大队的文化历程,一场场晚会、一场场文体活动,不断赋予普查大队新的文化内涵。“忠于普查,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核心价值观,“爱普查、勇担当、聚能量、稳增长”的精神内涵,让这个近千人的地勘单位显现出巨大的精神力量。
2016年2月3日,王玉洁来到大队退休的困难党员崔景恩家中,崔老夫妻二人长期患病,生活比较拮据,王玉洁送上慰问金,把组织的关怀送至二老家中。像这样的走家入户,对王玉洁、对普查大队来说,已成为延续多年的优良家风。据统计,担任党委书记以来,她和大队负责人共计走访慰问职工428人次。
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在普查大队历届党政班子的关注下,职工居家生活的实际困难得以解决,也成为大队延续多年的优良传统。2013年7月,大学毕业生魏子森从普查大队一次性预借10万元的无息借款,凑齐了购房首付款,解了燃眉之急。近年来,大队先后有23位青年职工享受了无息借款;还对取得地勘执业资格人员,按级别不同分别给予两万、1万、5000元一次性奖励。
每年新员工入职时,王玉洁总是为这些“自己眼中的孩子们”顺利转变角色、快速适应岗位工作进行思想引领。她喜欢倾听每一个年轻人遇到的困惑、成长的迷茫,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没结婚的帮助找对象,没房子的帮着买房子,怀孕、生孩子、坐月子事事操心,职工家长感动地说:“把孩子交给王书记,我们放心。”
王玉洁曾经写过一首《塞北抒衷情》的散文诗,其中这样写道:茫茫塞北,空旷而神奇。有一群人,风餐露宿,用汗水和信念勘探奇迹;有一群人,远离亲人,却将打结的思绪埋藏心底;有一群人,为了地质找矿事业,甘愿把最美的青春奉献……她常年笔耕不辍,在行业内外报刊上发表过多篇文章,2014年,王玉洁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评为“优秀特约记者”。
有时候蓦然回首,当王玉洁看到自己的作品变为杂志报纸上的铅字时,她突然觉得,这个熟悉的名字不是她自己,而是化身于茫茫戈壁上的地勘队伍中的一员,顿觉恍惚,直至感动不已。
王玉洁的一位同事告诉笔者,别看王书记外表温柔,善解人意,内心却有着斗志昂扬的强大气场。她就像一位良师益友,以女性特有的温柔感染着、熏陶着每一位干部职工。长期从事政治工作,让王玉洁养成了以柔克刚、潜移默化的工作方式。当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给她“优秀工会工作者”荣誉称号,以及省、市、华勘局一系列荣誉光环罩在她身上时,她依然保持着不骄不躁、继续前行的低调品格,依然是那位善解人意、和蔼微笑的知心大姐。
回首37年来的政工生涯,王玉洁绝不言“后悔”二字,是信仰的力量让她对政工职业抱有终身的坚守。请允许我们为她拟几句话,作为本文的搁笔结语:
玉如冰清,青年闻鸡起舞,投身政工,重学习,举创新,矢志不渝;
洁淡雅素,中年挑灯看剑,坚守情怀,精于勤,成于思,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