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中德产业合作新亮点

2016-01-18 09:10张建平
当代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德制造业一带一路

张建平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贯穿亚欧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一带一路”也连贯中德两国,2014年3月,习近平访德期间指出:“中德两国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两端,是亚欧两大经济体和增长极,这种合作利在两国,惠及欧洲和世界。”2014年10月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表明,两国将着眼“工业4.0”开展更具系统性和战略性的合作,更有利于区域平衡发展,而两国人民秉承着共同的发展理念,量入为出,制造为本,勤俭生活,也为中德合作提供了更好的合作基础。自“一带一路”提出以来,中德产业合作不断升级,现今已有不少亮点可以总结。

围绕转型工业化的

产业合作升级

一、中国制造业转移

当前,中国制造业占GDP比重逐年下降,制造业利用外资比重也在下降,2014年降为35%,中国的制造业产业表现出由中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转移的趋势。

在高端制造领域,受科技创新、国际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高端制造领域向发达国家回流的“逆转移”趋势显现端倪。美国积极推动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建设,期盼以技术创新的先发优势继续保持其全球领先地位。德国也积极制定高科技战略,确定了五大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十大未来项目。

而在制造业中的低端,中国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务工人员薪资的提高,从2004年的4.35美元时薪涨到2014年的12.47美元;汇率不断上升,2004—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了35%;能源成本的提高,天然气成本从5.8美元每百万英热单位升到13.7美元,涨幅138%,企业成本增加,开始向人力和物力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同时印度、巴西、越南等国也开始积极地寻求加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这一类制造业有很明显的从中国向外转移的倾向。2015年8月8日,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中国台湾的富士康在印度签约,它到印度投资设厂的计划变为现实。

二、中国制造业转型开放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信息通信技术深度应用为显著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与德国推出的工业4.0相对应,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强国建设 “三步走”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表一)。

三、德国高附加值制造业在中国有发展空间

德国制造业技术先进、附加值高,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之一,在全球制造装备领域拥有领头羊地位。目前,在机床制造领域处于世界前十位的都是德国企业,如德国通快集团、吉迈特公司、舒乐集团等。其中通快集团看好中国市场的良好发展前景,自2000年开始在中国投资,已经先后在江苏、广东等地建立七家子公司。

这样的高附加值企业在中国恰恰是有发展空间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其一,技术是德国企业生存的关键,成本优势是很多企业考虑在中国建厂的主要原因,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人力成本和人力素质都在提高,成本导向的企业将会迁往劳动力价格更低的地方,而技术型导向的德国企业,正需要这些素质不断提高的劳动力。

其二,中国市场尚未深挖和精分,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对专注的德国企业来说很有吸引力。中国的消费市场巨大,只要认真地在一个细分市场里做好自己的产品,营业额自然就会很高。日前,德国政府在江苏太仓建立了全球第八个,中国第三个德国中心,为德企在华投资添砖加瓦。

四、中德制造业合作双向特征

经过长期的交流合作,中德两国在制造业领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态势,中国已成为德国企业最重要的市场和利润来源地,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到中德制造业互补性强,合作特点正由单向投资制造转为投资合作、研发合作、产业链合作。

(一)投资合作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投资活动不再是一边倒,中德双边投资合作渐渐驶入快车道。截至2014年10月,中国在德累计投资40亿美元,2000多家中国企业落户德国,三一重工、华为、中兴等一些中国企业已渐渐融入当地经济生活。根据主要负责吸引投资的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数据,中国对德投资增长最快,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在德投资第一国,中国企业的投资重点是机械制造、信息通讯技术和电子领域等制造业。从政策面来看,2014年10月公布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也强调要继续鼓励和支持双向投资,为双向投资创造公平、透明、积极、友善的政策和公共环境,相信未来双边投资合作会进一步加深。

(二)研发合作

中国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过程中,科技研发与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德国作为制造领域的传统强国,中国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而中国近些年在某些科技领域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双方的研发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在2015年5月11日,中德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在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正式成立,该联合研发中心将以轨道交通装备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为切入点,开展技术合作与研究,在欧洲建立起高端轻量化材料研究的开放式创新平台,中德研发合作将会进一步加深。

(三)产业链合作

中德两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恰好可以通力合作,形成一整条完整的产业链。比如,德国中小企业产品的优势为领先技术、专业设计、高品质、工艺精湛及可靠耐用,在专业应用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中国中小企业的产品则以适用性、通用性及高性价比取胜,主要定位于大批量的经济型市场。两国中小企业之间可以加强产业内的分工与协作,围绕各自的比较优势,建立互补共赢的产业合作模式,形成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围绕转型城镇化的

产业合作亮点

中国目前的城镇化率54.7%,按中央指示中国的城镇化率将在2020年达到60%,而地产大亨任志强近日在易居沃顿研修班开班第一课的演讲上提出,他认为中国的城镇化率将在2030年达到70%,这15个百分点意味着中国城镇化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德国的城镇化率为88.96%,是世界城镇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城镇化发展均衡,有很多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围绕中国城镇化的转型,中德产业合作有巨大的空间。

一、城市规划与实施

在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城市规划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德国是一个特别重视城市规划的国家,空间结构比较科学先进,中德可以在城市规划的全产业链上进行合作,例如,三线四线城市的规划设计、建筑业等。

德国城市规划坚持均衡发展的原则,强调在不同地区创造“等值的生活条件”,在空间布局上按主城区、副城区和分散小城镇的模式进行,独特之处在于大城市不大,小城镇星罗棋布。而且小城镇的规划也十分合理,除了规模、作用和影响范围不及大城市,一般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水平大同小异,真正实现了城乡一体化。

二、节能环保产业

中国在经过了3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之后,对节能环保的需求也开始大幅攀升,根据券商测算,未来几年环保投资需求大概在8—10万亿元,这大大超过了“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全国环保投资。据中金公司测算,“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全国环保投资分别为2.2万亿元、4.1万亿元。

德国的环保产业已经成长为支柱产业。2012年1月31日,德国环境部发布的《德国环保产业报告》显示,德国环保产业年产值达760亿欧元,占世界环保产业贸易额15.4%,就业人数近200万,近80%的环保产业生产领域为研究和知识密集型。

中国的巨大市场,德国先进的节能环保产业,中德在节能环保产业上有很好的合作机会。

三、产城融合

产城融合是指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将产业与城镇建设融合起来,从整体上进行规划,是一种新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德国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产业、生活、生态都在同一个小城镇里完成。通过中德合作,可以更好地推进中国的城镇化及产业转型升级。

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玉滘镇的中德金属生态城,2012年11月正式成立,致力于建设成为中德合作、全产业链、绿色循环、宜业宜居的新型产业生态新城。金属产业是揭阳的支柱产业,占GDP的20%以上,但比较分散,所以要产业集聚也难,要污染治理也难。通过与德国公司合作,借鉴德国先进的规划理念与生产技术,将揭阳的金属产业聚集起来,统一规划,环保先行,产业升级,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绿色、高科技的新兴生态产业园区。

围绕可持续消费的产业合作

一、可持续消费

可持续消费是指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核心理念是绿色、适度、文明、健康。

在近年来发生的欧洲经济危机中,德国不仅受到影响最少,还成为引领欧洲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德国经济取得的成就主要是得益于有效的经济政策,可持续消费政策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中,从终端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一些北欧国家收入较高的消费者,崇尚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他们不仅仅满足于日常的吃穿住行,而是注重生活的品质,这些人被称作“乐活族”。全球乐活市场共价值5000亿美元。在德国有大约3000万人是乐活族。

可持续消费者注重生活的品质,往往愿意多出一些钱来选择无毒、健康的“绿色食品”,于是在消费者的驱动下,产生了可持续消费的相关产业,并且该产业的市场会随着可持续消费者的增加而不断扩大。

在美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分别有77%、82%、94%、67%的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会考虑生态环境因素,而在中国,可持续消费大众化虽已起步,但比例仍不足20%,且这类消费品市场比较混乱(假冒伪劣泛滥)。这也说明中国还有很大的可持续消费人群的发展潜力。

2015年8月8日,“2015年绿色可持续消费宣传周”在京启动,活动为期两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93个城市的超过六百家连锁门店将向消费者倡导可持续消费理念,并通过系列活动让消费者体验时尚环保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可以预想中国将是一个拥有巨大可持续消费人群的市场,而德国在可持续消费上走在前面,中国与德国在可持续消费上的产业合作是有发展潜力的。

二、生态标志

环境标志是由政府部门或独立机构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向申请者颁发的一种特定标志,获得者可将它贴在商品上,向消费者表明该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在生产、使用、处理等整个过程或其中某个过程,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环境标志出自德国——“蓝色天使”,从那以后,环境标志制度作为一种环境管理手段风行世界。1992年,为鼓励在欧洲地区生产及消费“绿色产品”,欧盟出台了生态标识体系。有了这些生态标识,消费者可以清楚地分辨出哪些是可持续消费产品,更有利于可持续消费产业的发展。

中国希望能在国内推广可持续消费,在生态标志系统上也有很多可以与德国合作的地方,从而更好地发展中国的可持续消费产业。

三、绿色旅游

中国国土面积广袤,历史悠久,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历史景观资源都十分丰富,然而2014年全年旅游服务贸易逆差1079亿美元,占到同期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56.2%,这说明中国旅游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德国开展生态旅游业已有20年,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德国体验绿色旅游。德国旅游着力突出一个特点:与生态、环保挂钩,以绿色为主题。德国人有很强的环保意识,政府在多个领域提出征收环保税。绿色旅游还可以与可持续消费结合起来。

那么中国与德国合作,通过对旅游基建的改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吸引国外游客,改变当前旅游贸易逆差的局面。“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积极发展绿色旅游,也有助于与友邦民心相通。

总体来说,中德在产品、产业、援助、金融投资多个领域上全面合作,中德合作只有升级版,没有终极版,这种合作在不断推动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以及双边区域的发展,中德双方都从合作中受益匪浅。

(作者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魏银萍)

猜你喜欢
中德制造业一带一路
鼓乐活动中德艺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中德两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比较研究
国际双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及借鉴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