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池遗址公园乡土植物的文化特色利用研究

2016-01-18 06:51李莉华
关键词:驳岸曲江遗址

张 颖,李莉华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古都西安文化遗址遗迹十分丰富。随着西安城市化不断扩展,这些文化遗址特别是著名的园林遗址,大多被改造或建成遗址公园。遗址公园在营造过程中除了必须要保护有关历史遗址遗迹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是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遗址公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既要考虑植物的文化性,还要考虑植物的地方特性,特别应该考虑地方野生植物特质利用研究。本文拟通过对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的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植被群落演替规律,从而为该公园的植被恢复、植物选择、配置和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区域概况与方法

1. 曲江池遗址公园概况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的东南部,在著名的秦岭山脉北侧,气候较为温和,雨量充沛。其南倚终南山,北对乐游原,东南临少陵原,呈天然洼地和池沼状。总占地面积100 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 50 平方公里。曲江池在中国历史上是久负盛名的风景园林,有近1 300年的历史,开发始于秦代,当时称为“隑洲”,汉时称为“曲洲”,唐玄宗开元时期,开始了曲江池大规模地扩建和营造[1]。曲江盛唐时期曾是“青林重复,绿水弥漫”,植被十分丰富,是京城人们踏青郊游的重要去处。现在也是一处集历史文化、山水景观、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开放式生态园林[2]。

2. 研究方法

在园林景观中,植物是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设计要素,也是建构丰富和谐园林景观体系最有效的艺术手段之一[3]。植物种类的选择及配植是园林绿地建设的基础。通过实地分区随机抽样法,取曲江遗址公园园区的上湖西岸、下湖东岸及湖心岛三个不同景区的驳岸及其延伸区,按照草本、灌木、乔木等几个大类记录了其植物种类、分布频率、生长环境及配置特征,进行实地考察,对记录整理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调查时间主要集中2014年8—10月。调查次数3次,书面记录资料3 000余字,拍摄照片50余张,为进行详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植物群落分布

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是在原曲江池遗址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建设的。水体湖面依据历史文献以及现存地形地貌重新引流而成。因此驳岸植物有一部分为原来的乡土植物,而水生植物多为重新配置的植物。驳岸植物调查 表 1,表 2,表3。由于曲江池遗址公园面积较大, 此采用取点代面的调查方法。上述表中所列的上湖西部驳岸区、下湖东部驳岸区、湖心烟波岛等基本上代表曲江池遗址公园的植物分布状况 对其植物 置的景观进行评价分析,进行总结,可以从中得 较为有益的结论。

表1 上湖西部驳岸区园林植物基本情况

表2 下湖东部驳岸区园林植物基本情况

表3 湖心烟波岛园林植物基本情况

2. 植物配置的景观评价分析

调查表明,目前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约有有近80种。从植物性状和类型来看,以乔木、草本、灌木为主,另有少量藤本和竹类。从表1~表 3的的数据看出,曲江遗址公园在植物配置方面采用了孤植、列植、丛植等种植方式,并应用了草本、灌木、乔木较为为合理的复合结构形式,搭配适当,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植物品种较为单一。从遗址址公园所取的三个点位上的植物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其大型乔木的品种较少,且多为孤植和和散植,未能反映出曲江遗址公园的应有有特色;地被植物大多采用高羊茅草进行绿化,品种较为单一,绿化的层次不够丰富;地方植物特色缺乏。植物配置初期,人为因素较强,随着恢复年限的的增加,植物群落特别是物种间的种间竞争增大。植被演替初期人工种植的的麦冬、高羊茅在曲江湖面坡地上呈现退化趋势,随之引来是艾蒿、小蓬草、狗尾草等数量的明显增加(图1)。因此,继续探索新的可用于湖波驳岸的乡土植物与野生草本花卉植物,仍然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

图1 呈退化趋势的植被现状

(2)水生植物不够丰富。历史上的曲江,河流纵横,湖水丰盈,水生植物十分丰富,后因气候的变化,已使湖泊干枯,水生植物荡然无存。近几年随着曲江遗址公园的建成,引黑河之水,重新充盈了曲江湖水,恢复了曲江的原貌,但水生植物的生长演替需要时间。因此必须进行重新配置与引进,丰富水生植物,体现遗址公园的植物文化特色。解决方法亦采用挖掘乡土植物资源与野生草本、木本花卉植物资源的特质利用,以丰富遗址公园的植物景观需求。

三、曲江池遗址公园植物管护过程的配置与更新

公园的植物配置,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在植物的管护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更新与重新配置。亦采用挖掘乡土植物资源与野生草本、木本花卉植物资源的特质利用,以丰富遗址公园的植物景观需求。

1.西安城市区域乡土树种与野生草本、木本花卉植物的可利用资源分析

西安城市区域乡土树种与可开发利用的野生草本、木本花卉植物资源丰富。其优良乡土树种有:白皮松,女贞,刺柏,银杏,油松,华山松,三角枫,国槐,楝树,楸,旱柳,龙爪柳,胡桃,榆树,青檀,朴树,皂荚,臭椿,构树,柿树,木瓜等[4];木本地被植物资源有:棣棠花,小叶黄杨,日本小檗,矮化石楠,小叶女贞,金叶女贞,迎春,匍匐紫薇,龙柏,无花果,刺梨,金丝桃,山梅花,铺地竹,五叶地锦,凌霄,白花银背藤等[5];野生草本花卉植物有:野菊,黄花蒿,艾蒿,茵陈蒿,一年蓬,蒲公英,苍耳,菊芋,打碗花,牵牛花,荠菜,益母草,夏至草,黄精,山丹花[6],节节麦,狗牙根,虎尾草,燕麦草,画眉草,牛筋草,看麦娘,白茅,狼尾草,狗尾草,泽泻,刺儿菜,飞廉,狼把草,菊苣,车前草,灰灰菜[7]。

乡土树种是指当地土生土长、经过长期种植,能很好地适应当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自然分布、自然演替,已经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树种。西安城市区域的野生草本、木本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科研、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同时也包含药用野生植物和栽培的地域性群落规模的植物。乡土植物尤其是乡土树种及野生地被植物不仅具有生长繁茂、扩展能力强、抗逆性强、养护管理粗放等特点,还具有防尘、降温、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止表土被冲刷等显著生态功能及绿化景观效果[8]。乡土植物体现了一个地区植物区系的特色,一般历史都较为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合理开发利用乡土植物资源,不仅能形成地域性植被特色景观,而且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到曲江遗址公园湖滨驳岸区植物配置比较单一,所以充分利用西安地域乡土植物与野生草本、木本花卉植物,进行人为植物群落演替这一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2.注重植物配置的文化与艺术特性

植物景观的文化性是遗址公园的灵魂。曲江遗址公园有着其美丽的文化传说,如寒窑的爱情故事,这些除了可用建筑雕塑表现外,还可运用植物的文化内涵来表现,如桂花与荷花,其寓意为爱情;植物的形态、色彩、质地与比例的搭配,显示出植物的艺术特性,这些都是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充分注意的。

四、植物配置与植物群落演替分析

植物的选种和配植结构,应根据历史记载和古文诗歌中的描述,以西安特色园林花木为基调树种,模拟当地自然植被群落,满足自然生态过程,凸显植物的生态特质[9]。曲江池畔的烟柳、荷花,沉香亭边的牡丹,都能够引发人们对曲江历史文化的思古之情[10]。因此,需要对园地的传统植物进行很好的保护,以保证景观价值的维系和加强。

1.乡土树种配置

乡土树种在原产地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乡土树种体现了一个地区植物区系的特色。曲江遗址公园虽然保留了许多原有的乡土植物,如构树、国槐、臭椿,刺槐等,但多为散植,应该扩大为片植,形成小林区,增加植物的遮阴效果。西安以槐树作市树,石榴为市花,应更多地配置这些乡土树种进行绿化,提高绿化质量,形成浓郁的地方传统特色,实现景观文化的本土化。

2.地被植物配置

曲江遗址公园的遗址保护区,如曲江池出水与进水口、拴马石、上马石游览区等地,要丰富地被植物种类。现在配置的高羊茅过于单调,与景观显得不够协调,应加配野苋菜、益母草,夏至草、马齿苋、车前草,打碗花、藤长苗、田旋花、牵牛花等地被植物,使其植物景观更为丰富(图2)。

图2 拴马石、上马石游览区植被现状

3.湖滨驳岸植物配置

曲江遗址公园的南、北湖水域面积约 50平方公里。公园的湖滨驳岸是水陆交错的生态敏感带,在城市公园水景设计中,驳岸景观质量直接影响公园水体整体形象,在公园规划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1]。独特的水色是各种园林景物的底色。而水中、水旁园林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12]。配置水中植物对于园林的景观效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配置较多的是芦苇,因此可多配荷花。荷花在唐代被称为芙蓉花,是当时人们家喻户晓的高贵植物,并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因此,配置荷花把时代所赋予的植物文化内涵与城市园林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 可充分展示现代园林的植物文化特色。同时如慈姑、睡莲、玉蝉花、水葱、泽泻、乌菱、千屈菜、荷花、矮慈姑、鸭舌草等这样的植物也要扩大种植(图3)。

图3 较单调的水生植物配置现状

湖泊驳岸水面与驳岸陆地交界处有典型的湿地效应,植物的演替可循自然生态原则。以木本科植物为主,如节节麦,狗牙根,燕麦草,白茅等,也可引种艾蒿、茵陈蒿等实现草本植物的自然演替(图4)。湖泊驳岸的其他广大地面,可配置深根类且耐淹的乔灌木植物如池杉、垂柳、枫杨、赤杨、水杨梅、黄馨、雪柳、簸箕柳、水马桑、醉鱼草等。坡顶的无水区域,为防止水土流失,可配置耐早、耐碱性植物,如百喜草、狗牙根、刺槐林、龙须草、金银花、油松、黄花、常青藤、蔓草等。

图4 植物的自然演替现状

通过植物种植设计,提高堤岸景观的生态性、观赏性和文化意境,挖掘本地野生堤岸植物品种,特别是对野生草本、木本地被植物进行筛选、引种和人为演替显得尤为重要。

4.加强复合式植物群落造景

提倡以乔、灌、地被植物组成的复合式立体生态群落为植物造景主体。地被植物是园林绿化植物群落的最下层,起衬托作用,突出上层乔、灌木,使群落层次分明。并且注意地被植物与上层乔、灌木的色彩协调,花期错落,以营造丰富的季相变化。植物选择应以滞尘能力较强、耐干旱瘠薄、管理粗放的树种为主[13]。建议以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以乡土树种为主要选择树种,建立具有良好的天然更新能力、群落结构稳定、养护成本低、管理粗放、生态环境保护功能更强的绿地。

公园灌木造景形式多样,适应性强,可与园路、水体、山石、园林建筑等要素配置,形成丰富的景观效果[14]。植物与其他景观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植物与天然地形、沟壑、水、及遗址遗迹等结合,可达到环境与植物的和谐共融。植物景观与灯光、日光、月光、湖面、水面等相结合,会形成如诗如画美妙的景色。

五、结 语

遗址公园是一种特殊的公园类型。以保护遗址本体和遗址所处自然、人文与环境为目的,同时利用其潜在的文化内涵价值而建造的具有特定文化意境的公共开放绿地[15]。因此,植物配置要结合当地自然资源,融合地方特色,体现地方风格。西安城市区域乡土树种与野生草本、木本花卉植物在园林应用方面有很大的开发利用空间,要经过筛选与引种试验做到合理配置,为园林绿化所用,以便更有力地推动园林事业的健康发展。

[1]周云庵. 陕西园林史[M]. 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132-136.

[2]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23-137.

[3]苏雪痕. 植物造景[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24.

[4]杨建虎,魏琰. 浅析乡土植物在西安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2009,35(28):343-344.

[5]祁云枝,李思锋,黎斌,等. 西安市木本地被植物资源调查与适应性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1):350- 354.

[6]范建国. 秦岭山区 10种野生植物的园林利用价值[J].陕西林业科技,2006(1):53-55.

[7]王璐艳,张颖,刘克成. 西安城市区野生草本花卉现状调研[J]. 北方园艺,2012(5):102-104.

[8]刘永金,叶自慧,李许文,等. 深圳市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J]. 中国园林,2013(11):115-119.

[9]杨佩,高凤. 大唐芙蓉园植物景观调查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50-53.

[10]马越. 西安曲江园林风景区古今植物景观分析[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6):213-217.

[11]袁佳利,范俊芳,谢明坤. 长沙市城市公园驳岸景观调查分析与提质改造设计[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1):13-16.

[12]彭勇. 浅议园林水景的植物配置[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3):55-56.

[13]冷平生. 城市植被生态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91-95.

[14]杭夏子,袁喆,翁殊斐. 广州市公园园林灌木资源及其景观特色调查与分析[J]. 中国园林2014(4):104-107.

[15]李战修. 遗址公园的认识与实践[J]. 风景园林,2012(2):153-154.

猜你喜欢
驳岸曲江遗址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那拉提
辽上京遗址
基于功能分区的城市人工湖景观驳岸生态设计
——以中山市逸仙湖为例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曲江春晓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
探析工程力学和美学在园林景观驳岸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