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铮
作文是小学生思维的产物。教师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和加强思维训练,是提高小学作文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小学生作文的过程是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所以,仅从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而言,发展形象思维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小学生的思维呢?
为联想铺路搭桥
表象是形象思维的物质基础。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表象作用于感知,使各种事物的个体特点在大脑中储存起来,比如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事物的形状、色彩、作用;事件的发生、变化及结果等。因此,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使他们留心周围的事物,储存更多的表象,奠定写作基础。更重要的是表象不是一次感觉的结果,而是多次感知结果的积累。因此,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学生的形象思维才有纵横驰骋的可能。
联想是形象思维的最基本方式。在作文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由此及彼地联想,发展学生的联想能力。在教学中除了要讲清联想的作用和方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力所能及的、充满乐趣的练习,为发展学生的联想能力铺路搭桥。训练应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样比较容易突破教学难点,既发展了学生的联想能力,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帮助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儿童天性的表露,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人类就不能前进。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更应注意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第一,要使小学生认识想象及其作用,帮助他们发展积极的想象。教材是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基地。例如,区别《月光曲》中真实的故事和作者的想象,使小学生以判断的形式加深对想象的认识,为在《读写例话》中理解想象的作用做好感知的准备。
第二,模仿课文,发展学生的有意想象。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了解想象有一定目的,如《月光曲》中的想象部分,用形象描绘出贝多芬琴技高超,表现出贝多芬严肃认真的态度,使学生感知到文章中的想象是要受到文章中心制约的。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要靠学生自己,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和鼓励他们像小鹰学飞似的,一步步地去实现理想,充满信心地展翅高飞。
第三,学习课文,发展创造想象。我们的作文训练要为小学生开绿灯,给他们一个想象的乐园,让他们的想象有用武之地。想象是人才的摇篮,作为一名教师,理所当然地要在这块色彩绚丽的土地上耕耘。
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儿童心理学》指出: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体会这段话,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思维形式的过渡性,小学生作文教学不是消极地等待学生去完成这一过渡,而是在训练过程中促使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二是学生抽象思维的形象性,即在作文中要借助形象的手段,才更利于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生作文教学中的抽象思维训练,几乎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怎样根据小学生特点进行抽象思维训练呢?
第一,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抽象思维训练。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在语文学习上往往有两种表现:阅读时善于复述难于概括,作文时易于概括而难于具体。这就反映出小学生是具有思维潜力的,只是由于多年来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不够协调所至。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重视综合分析的思维训练,这两种不正常的形象就有了迎刃而解的可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篇章结构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作者的思想,也就学习了作者抽象思维的表达过程。
第二,在学生们的生活中,输入抽象思维训练。诗妙在诗外,文妙在文外。单靠作文指导课去进行思维训练,起步太迟了。学生从阅读中学到抽象思维方式,要靠日常的自觉练习,才能逐步地掌握。为了帮助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把观察——思维——表达熔为一炉。
第三,在作文过程中,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审题和立意,都要必须经过小作者反复思考。叶圣陶先生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可见“思”是作文的初级阶段。作文前“思”的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审题阶段。作文前的思维便是在反复的“综合——分析——再综合”中走完审题道路的,实践证明,学生遵循这样的程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思维就会更敏捷。第二是拟提纲阶段。以概括的语言展示写作计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十分有效的。第三是行文前,放“彩色电影”。目的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手段,展现抽象思维的成果,实际上这是抽象思维的具体化、形象化。提纲有了血肉,文章便呼之即出,成竹在胸,则大局可定了。
作文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复杂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二者有如鸟之翼,车之两轮”,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只要我们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教给小学生思维方法,加强思维训练,就能够事半功倍地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因此,教给思维方法,加强思维训练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指导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相城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