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说,传统经济靠一些人的创新改变了社会的发展,那么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普通人的创新一定会有更广阔的空间。所以创新不是研究人员的专利,课堂创新也并不仅仅是精英教师的任务。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如何把创新融入自己的课堂?如何让创新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笔者以为,要从创新课堂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提问习惯、创新训练思维等途径开展。
改变教学观念,建立新型课堂
在现代技术的影响下,人类普遍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有这样两种典型的变化:一是更自由地学习;二是即时性地学习。在互联网模式下,人们的求知,不再局限于特定的人、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真正做到了想学就能学,这就是自由的学习。很多学习都不是预设好了,而是在完成其他工作后,根据需要开始的即时学习。物理课堂如果坚持沿着旧有的轨迹,一定是越走越慢。怎样改变我们的课堂?
一方面,内容的创新。学生未来获得知识的途径,就是现在课堂中应该体验的途径。得益于学校条件的改变,现在很多教室中的电脑都拥有互联网,教师在课堂讲解中使用过百度、谷歌,利用过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给学生们解释过专业词条,这些设施的运用比教师直接整合课件的讲解,更能激发学生好奇。
另一方面,形式的创新。现在提倡的课堂,教师在尝试的时候,总觉得有各种各样的不可逾越的困难。比如流行的翻转课堂,如何实现学生在课前的有效自学等。的确,如果以传统的手段来看,有很多的问题难以解决,如果教师成为一个拥有互联网思维的人,利用很多现代的手段,比如在学生可能的自学困难点上制作部分微课视频,放到班级的群中提供给学生,都是很好的解决方法。
教学手段要创新
与言传相比,身教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良好的创新习惯,如果能从老师做起,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物理学科,往往有独立自制实验器材的比赛,也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作为教师能多做这样的尝试,一定能给自己课堂增色,也能给学生的创新意识添彩。
比如:在教授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时,教师通过自制凸透镜(可通过连接在一起的注射器改变其厚度)模拟晶状体,蜡烛模拟眼前的物体,光屏模拟视网膜就会让学生很惊奇。在物理课本中还有许多小制作,更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而不能弃之不理。在开始,很少学生会自觉去做,作为教师不妨准备好一些相关的工具,邀请学生们一起动手。比如用牙膏盒子做成小潜望镜等等,将制作的过程变成一种玩,在玩中学。
提问习惯要创新
课堂中的提问是什么?从传统的课堂角度看,它应该是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是扶手、梯子。然而有的研究表明,这个问题答案可能让人大吃一惊,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课堂的提问是鞭子。就是在这个鞭子的作用下,很多学生顺利的走完了学习的过程。可是当人真的走完这段旅程后,又有几人能爱上这个被鞭笞的历程呢?
从物理的教学实际看,课堂中学生们不缺思维的严谨、不缺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缺少发现问题的眼光。一个很简单的尝试:把一条联系生活物理题目的问题去掉,将条件用日常的语言描述。让你的学生去考考他的同伴,这里含有什么物理知识。你会发现,能说清楚的学生,要远远少于会做题的学生。这还是我们学习过地物理知识,在未来的生活中,如果面对更多的未知,会怎样?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观察我们的课堂就可以发现,学生难以得到提问的机会,只有回答的份儿。所以改变提问的模式,把提问权还给学生。
训练思维要创新
真正有能力的人,必然有着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所谓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主要指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因为灵感可以是一瞬间的事,可灵感之后的创作过程是漫长的。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中拥有一颗“大心脏”。我想合适的困难、适当的挫折是人生的调味剂,也是课堂所必须经历的。
现在的课堂容不得失败,主要源于课程的安排中,时间不容许学生体验失败;教师的情感中,不容许自己的学生失败。物理课程讲究探究,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探究?个人认为,真正的探究正是在于不断地尝试失败,又向真相不断地逼近,这才是真正的探究精神。但是课程中,很难用宽裕的时间来进行这样长期的探究。我们的探究更多像是看一部纪录片,但从没有经历过。正因为此,我们在课后应该适当地给学生具有持续性和一定难度的活动任务,如设置部分课内知识的课外延伸。让学生在这些过程中体验到困难,甚至是失败,让学生的意志在为实现目标、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磨练。
让“创新”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这是当今物理课堂的发展方向,也是传统物理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如此,课堂才能追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