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苗
(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ICU 江苏 南京 211899)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没有得到医护人员允许的情况下患者自行将气管插管拔除或因护理人员的操作不当而使患者的气管插管意外脱落。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ICU患者如果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极易损伤其气道,进而延长其在ICU接受治疗的时间[1]。为了进一步探讨导致ICU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对其进行预防的措施,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28例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0例。他们的年龄在26~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8±14.67)岁。其中,有11例患者患有慢阻肺,有5例患者因误食农药而中毒,有4例患者患有恶性肿瘤,有3例患者发生脑出血,有1例患者患有重症肺炎,有2例患者的脑部出现挫裂伤,有2例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
对这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了解其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时间、使用镇静剂的情况、进行插管的方式及在插管期间其气囊是否出现漏气的情况。
我们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这28例患者中,在夜晚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在白天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患者;未使用镇静剂进行治疗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使用镇静剂进行治疗的患者;经口进行气管插管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经鼻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所用气囊出现漏气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气囊完好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这28例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情况(例,%)
①在这28例患者中,在夜晚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在白天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患者。原因在于:在夜间,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及其机体迷走神经的兴奋度均会降低,其肺泡的通气量不足,其血氧饱和度较低,这使其极易出现头痛、烦躁、幻觉等神经障碍,进而使其发生非计划性拔管[2]。并且,在夜间,我科室的值班护士较少,其工作量相对较大,不能经常对患者的气管插管进行检查,这导致ICU患者在夜间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几率较高。②在这28例患者中,未使用镇静剂进行治疗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使用镇静剂进行治疗的患者。原因在于:进行气管插管后,患者的咽部会存在异物感及疼痛感,其吞咽功能会因此受到影响,加之其不能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的交流,因此会产生抑郁、焦急等不良情绪,进而违背医嘱自行拔管。③在这28例患者中,经口进行气管插管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经鼻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原因在于,ICU的 医护人员为了给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通常经口腔对其进行气管插管。此插管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辅助通气治疗。在用此方法为患者进行插管时,医护人员会在其上、下牙齿间塞上一个牙垫,这导致其长期处于张口的状态,增加了其不适感。加之经口进行气管插管的牢固性较差,这导致此类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几率较高。④在这28例患者中,所用气囊出现漏气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气囊完好的患者。原因在于:长时间进行气管插管的ICU患者,其咽部的不适感较强烈,这使其极易咬断气囊管,进而导致其气囊出现漏气。另外,由于护理人员的操作不当导致患者的气囊管被剪断,也会使患者的气囊出现漏气。上述两种情况均会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①管理者应在ICU内实行科学的排班制度,增加夜间值班护理人员的人数,并在此时间段对存在自行拔管倾向的患者进行重点监护[3]。②在对ICU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期间,护理人员应遵医嘱为其使用镇静剂进行治疗。在为患者注射镇静剂前,护理人员应了解其机体对所用镇静剂的耐受情况,以评估其镇静效果。为患者注射镇静剂后,护理人员应根据其具体反应及时调整药量,以达到最佳的镇静效果。③对于长期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经鼻对其进行气管插管。此插管法的固定效果好,且管径较小,不会对患者的口部及咽部造成明显的刺激。④在经口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前,护理人员应向其气囊内注入10ml的空气,同时轻轻地对其气囊进行挤压,以检查其气囊是否存在漏气的情况。确定气囊完好无损后,再为患者使用气囊进行通气治疗。在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期间,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其气囊是否漏气。气囊的压力一旦小于15cmH2O,护理人员应立即对其进行补气。对于长期使用气囊进行通气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增加对其气囊进行检查的次数,以免因未及时发现其气囊漏气而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4]。
总之,经口进行气管插管、插管期间未使用镇静剂进行治疗及所用气囊出现漏气均是导致进行气管插管的ICU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ICU的护理人员应针对以上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于存在自行拔管倾向的患者,在夜间对其进行重点监护,以降低其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进而确保其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 潜艳,曾铁英,董翠萍,等.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6):45-48.
[2] 韩艳,魏丽丽.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5):598-602.
[3] 周锦华.心血管外科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因素分析与防范[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5):112-113.
[4] 夏建萍,许华.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 ICU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0(19):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