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丽
(河南省鄢陵县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 河南 鄢陵 461200)
近年来,选择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的产妇越来越多。进行剖宫产手术虽然可以有效地避免产妇出现难产及产科合并症,进而确保母婴的生命安全,但产妇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均较多[1]。近年来,临床上通常使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产妇进行止血治疗,效果不错。为了进一步探讨此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且术中发生大出血的70例产妇。我们将这些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5例产妇。这些产妇的年龄在22~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17±5.43)岁。她们术中平均的出血量为(423.12±9.43) ml。在这些产妇中,有31例初产妇,有39例经产妇。因自然分娩时产程停滞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有23例,因双胎妊娠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有14例,因既往有剖宫产史再次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有10例,因患有重度子痫前期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有9例,因胎盘前置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有8例,因羊水过多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有6例。两组产妇在年龄、生育史、术中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我院对两组产妇均进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术前对其均进行硬膜外麻醉[2]。胎儿娩出后,为对照组产妇使用宫腔盐水纱布填塞术进行出血。具体的方法是:将无菌纱布放到温盐水中充分浸泡,并将其拧干。用纱布填满产妇的子宫,让纱布的一断露于产妇的宫颈口外,长度约为2 cm。确定产妇的子宫无活动性出血后,为其缝合切口。术后24小时,及时将纱布取出。为观察组产妇使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将产妇的子宫托出腹腔,将其宫腔内的积血清除干净。使用可吸收缝线从产妇子宫右侧距离宫角的3cm处进针,经宫腔从切口上方的2cm处出针,使用褥式缝合法对其子宫的下段进行缝合,然后以垂直方向对其子宫后壁进行褥式缝合,直至其右侧骶骨的韧带处。在产妇子宫下段切口的水平方向自左向右进行加压缝合。缝合完毕后,对产妇的子宫进行挤压,以明确其子宫是否仍然存在活动性出血的情况。产妇的子宫若停止出血,可为其关闭切口,并密切观察其子宫下段的切口是否存在渗血及其阴道的流血量[3]。
观察两组产妇进行手术的时间、术后24h阴道的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我们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手术结束后,观察组产妇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术后24h阴道的平均出血量、子宫的切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出现痛经的产妇有2例,出现继发性贫血的产妇有1例,观察组产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57%。在对照组中,出现产褥感染的产妇有3例,出现痛经的产妇有2例,出现继发性出血的产妇有4例,出现继发性贫血的产妇有2例,对照组产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43%,观察组产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进行手术的时间、术后24h阴道的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的比较(例,%)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产科临床上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常用术式[4-6]。该手术是通过可吸收缝线的捆扎力来使产妇的子宫保持压缩的状态,进而使其子宫壁的血管被挤压[7],血窦关闭,最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8]。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陈丽莹.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10):794-795.
[2] 王瑞华.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4,(7):1062-1063.
[3] 陈念飞,王超.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5,(19):242-243.
[4] 何涓,刘月红,吉文倩等.104例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32):4372-4373.
[5] 涂莉莉,翁金华.剖宫产术中采用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手术配合[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4):137-138.
[6] 黄玉萍.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11):184-185.
[7] 曾木兰.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6):165-166.
[8] 刘秀平.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