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田勘
本刊11月A版本栏目向读者介绍了食用植物激素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避孕药番茄、顶花的黄瓜、反季果蔬对身体不利的说法是无稽之谈。但是,面对日益增多的性早熟儿童、激素性肥胖症等患者,“激素”这一物质似乎又难逃干系。既然吃进肚子的“植物激素”并无此作用,那罪魁祸首会不会是“动物激素”呢?
食物中的动物激素主要来源于动物食品,如各种动物的肉类和脂肪中含有的激素。动物如同人一样,在其生长的各个阶段会分泌种种激素,如生长激素、雄激素、雌激素等。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分泌的激素量是很小的,而且适当食用含有激素的肉类,对人体健康是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的。
以牛生长激素(rbGH)也称牛奶激素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养殖者就开始对肉牛和奶牛注射rbGH,这不仅使其得到了更多的优质牛肉,还使产奶量增加15%以上。在1987年美国发生著名的“黑色星期一”经济危机时,rbGH的使用保证了贫民依然有廉价的牛肉供应。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曾向人民保证,rbGH是一种无副作用的动物激素。他们的科学依据在于,无论是天然或是人工重组的rbGH,这些激素的本质都是蛋白质。蛋白质被吃之后,需要消化成氨基酸碎片才能被吸收。而氨基酸不具备原蛋白质的功能,所以吃下去的rbGH是不会产生副作用的。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也支持FDA的观点,认为rbGH对人的健康不构成隐患。至今,美国养牛业依然在广泛使用rbGH。
不过,并不是所有动物激素都得到“宽大处理”,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81年就开始禁止对养殖的动物使用己烯雌酚和己烷雌酚。早期研究发现,将这些激素加入饲料可促进动物生长。后来,陆续有研究发现,这些残留于肉食品中的激素一旦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会明显影响机体的激素平衡,有的引起致癌、致畸;有的引起机体水、电解质、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紊乱,还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等。
尽管危害显而易见,但在现代科技和工业发展的引领下,现代养殖业越来越成为一种集约化的工业作坊,很多尚未健全检疫机制的国家或地区,养殖户依然用尽了各种方式刺激动物生长,以求它们多出肉、多下蛋和多产奶。
虽然已经认识到滥用动物激素的危害,但在我国,这种情况并未得到遏制。根据我国农业部颁布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在200多种饲料添加剂产品中,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仅有60多种,只占总数的30%。监管不到位和养殖户的趋利行为是造成难以控制饲料中激素使用超标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