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方义
(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 海南 文昌 571300)
胃肠道疾病是临床上消化科的高发病。胃肠镜是临床上对胃肠道疾病患者进行检查的主要方法。但是,进行胃肠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极易使其发生恐惧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往往会导致其不能顺利完成检查,从而影响对其进行检查的效果[1]。有研究表明,用无痛胃肠镜对胃肠道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可明显提高对其进行检查的效果,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检查法的有效性,我院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40例胃肠道疾病患者分别使用常规胃肠镜和无痛胃肠镜进行检查,其中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70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此情况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0例胃肠道疾病患者。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将这140例患者分为无痛组和常规组,每组各有70例患者。在常规组的70例患者中,有男性44例,女性26例。他们的年龄在25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15±0.97岁。在无痛组的70例患者中,有男性36例,女性34例。他们的年龄在27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64±10.0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为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胃肠镜进行检查,进行检查的方法为:①进行检查前,告知患者禁食5个小时以上。②让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口服10m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在患者的肛门部位和胃肠镜镜头的前端涂抹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③使用胃肠镜对患者进行检查。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2]。为无痛组患者使用无痛胃肠镜进行检查,具体的方法为:①为患者详细讲解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目的和过程,以缓解其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②进行检查前,告知患者禁食5个小时以上。③用0.1mg的芬太尼和25mg的丙泊酚对患者进行麻醉。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地进行调整。④使用胃肠镜对患者进行检查。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3]。
1.3 观察指标
将患者进行检查的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①显效:患者顺利完成检查,且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其完全无疼痛感。②有效:患者顺利完成检查,且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其疼痛感较轻。③无效:患者未能顺利完成检查,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其出现了较强的疼痛感。进行检查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咳嗽、疼痛、恶心和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正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²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常规组的70例患者中,进行检查的效果为显效者有25例,为有效者有26例,为无效者有19例,进行检查的总有效率为72.86%。在无痛组的70例患者中,进行检查的效果为显效者有37例,为有效者有32例,为无效者有1例,进行检查的总有效率为98.57%。无痛组患者进行检查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常规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无痛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29%。无痛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进行检查的效果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进行胃肠镜检查是临床上对十二指肠、食管、大肠、胃等消化器官病变患者进行确诊的重要方法。但是,进行常规的胃肠镜检查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极易使患者发生出血、恶心、疼痛、肠痉挛等并发症[4]。对胃肠道疾病患者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法可使患者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保持麻醉的状态,从而可有效地缓解其恐惧等不良情绪,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无痛组患者进行检查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无痛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此研究结果与谢涛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用无痛胃肠镜对胃肠道疾病患者进行检查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谢涛.探讨用无痛胃肠镜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8(2):65-65.
[2] 李勇.浅析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4):75-76.
[3] 周有际.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0):110-111.
[4] 饶正伟,冯轶,冯刚等.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致幻觉的临床观察[J].临床荟萃,2010,25(14):1272-1274.
[5] 陈斌,申中秋,廖婉薇等.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对胃肠道疾病安全性及有效性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1980-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