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6-01-16 08:35张洪焕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4期
关键词:胃炎病程病情

张洪焕

(南召县人民医院 内科 河南 南阳 474650)

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认为,此病的发生主要与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1]。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增加,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此病患者常伴有上腹疼痛、腹胀、胃部反酸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严重者还会因胃黏膜严重受损而转变为萎缩性胃炎。因此,早发现、早诊治是提高此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但是,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都会因担心病情和治疗的效果而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其治疗的效果。有研究认为,对慢性胃炎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进其病情的康复。为了进一步验证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笔者对近期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11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这100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其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②均经胃镜检查被确诊患有慢性胃炎。③均未患有严重的心、脑、肝、肾等器质性疾病。④均未处于妊娠期及哺乳期。⑤均未患有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病、胃癌及精神类疾病。⑥均签署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在A组的5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8例,他们的年龄在18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4±9.17)岁;他们的病程在4个月~1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3±0.8)年。在B组的5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9例,他们的年龄在19岁~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9.32)岁;他们的病程在3个月~1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4±0.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这两组患者入院后,我院根据其具体病情,有针对性地为其选用奥美拉唑(用法及用量是:20mg/次,2 次/d,连续治疗4周)、阿莫西林(用法及用量是:1000mg/次,2次/d,连续治疗4周)和甲硝唑(用法及用量是:20mg/次,2 次/d,连续治疗4周)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分别为两组患者进行如下护理。

1.2.1 对A组患者进行用药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

1.2.2 对B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A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进行心理护理的方法为:

1.2.2.1 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由于慢性胃炎是一种身心疾病,故仅进行药物治疗不足以保证患者的症状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其进行交谈,了解其病情变化的情况,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谈或听取患者的倾诉时,眼神不要左顾右盼,这样才能使患者感到被尊重、被爱护,从心理上得到慰藉。另外,护理人员还须向患者讲解治疗慢性胃炎的基本知识,认真地解答其提出的疑问,并纠正其对疾病的错误认识,从而消除其焦虑、抑郁的情绪,增强其治疗的信心。

1.2.2.2 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心理暗示 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心理暗示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的效果。因此,对于对自身的病情表现出期望心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适时地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促使其生理潜能的发挥,从而加快其康复的速度。对于对治疗的效果表示怀疑或治疗信心不足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在其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在其睡觉(或进餐)前后,暗示其用药的效果(注意不要夸大事实),进而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

1.2.2.3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在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可鼓励其多进行一些室内外活动,例如下棋、练气功、慢跑及打太极拳等。从而帮助患者分散心理压力,转移其焦虑、消极的情绪,使其能够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疾病。

1.2.2.4 争取患者家属的支持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与患者家属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当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时,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利用患者自身的力量及其家属的关怀来缓解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其SAS评分和SDS评分的变化情况。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这些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患者SAS的评分和SDS的评分越高,说明其焦虑、抑郁的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15.0进行分析。其中,以(±s)的形式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并采取t检验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其计数资料的分析则采取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SAS的评分和SDS的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SAS的评分和SDS的评分均有明显的下降,且B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下降的幅度更为明显,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的对比( ±s,分)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的对比( ±s,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接受护理前 接受护理后 接受护理前 接受护理后B 组 50 37.1±20.1 15.2±4.5 36.4±19.1 12.1±1.9 A 组 50 36.9±19.8 24.9±6.3 37.2±32.2 23.3±7.5

3 讨论

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心理反应就是焦虑和抑郁。其中,焦虑是由于患者发生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生理性改变;抑郁是由于患者长时间存在情绪障碍而表现出的一种对任何事物失去兴趣的心理状态[2]。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由于此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故很多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3-4]。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在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准确评估其心理状况,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有效地缓解其不良情绪,促进其病情的康复。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和SDS的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SAS和SDS的评分均有明显的下降,且B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下降的幅度更为明显,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

综上所述,对慢性胃炎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进其病情的康复。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1] 杨芳,廉微. 43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体会[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 2014(05): 124-125.

[2] Papakonstantinou E, Karakiulakis G, Batzios S, et al. Acu te exacerbations of COPD are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activa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irrespectively of airway obstruction, emphysema and infection[J]. Res pir Res. 2015, 16(1): 78.

[3] 陈丽琴. 整体护理对住院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1(23): 2962-2963.

[4] 付金平.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作用探讨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 2015(10): 150-151.

[5] 陆忠红,仇训华,黄丽儿.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齐鲁护理杂志 . 2012(13): 83-84.

猜你喜欢
胃炎病程病情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