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战时期国家认同及其建构的具象表达
——以漫画新闻为例
胡正强
(南京理工大学 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南京 210094)
[摘要]一部中国抗日战争史就是一部国家认同及其建构的记录。漫画新闻以具象的表达方式,通过揭露日寇暴行、呈现“家亡”意象、唤起历史记忆、置入“国家”符号、建立个人与整体的关系感、强调合作与团结、鞭挞汉奸等方式,成功地使民众认清日本军国主义的凶残面目,由此确立敌我关系,产生对国家的理解和认识,在完成战争政治动员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国家观念的认同及其建构。
[关键词]抗日战争;国家认同;具象表达;漫画
[中图分类号]J218.2;K265.9[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4-10-16
[基金项目]2013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创新社会管理的法治化研究”(13D029);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社会管理中‘公众参与’的法治化研究”
[作者简介]刘青杨(198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研究生,从事民商法研究。
抗日战争的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固然是多种因素合力的作用,但“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1]448基础之上的国家认同及其建构的成功,无疑是关键环节之一。所谓国家认同,就是公民对自己归属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情感和评价。国家认同感是民族国家的心理基础,是国家凝聚力的标志。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部中国抗日战争史就是一部国家认同及其建构的记录。关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家认同及其建构的相关问题,学术界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多为概括性论述,缺少具体的文本分析,无法回答当时的新闻媒体与知识界究竟是“如何进行国家认同及其建构”这一重大实践性问题的,其研究的指导性意义不免受到影响。鉴于此,本文以漫画新闻为例,对抗战时期国家认同及其建构中的具象表达略作梳理,以期为当下的新闻传播实践提供历史借鉴。
一、揭露日寇暴行
日寇在侵华战争中,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揭露日寇暴行,让国人乃至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彻底认清日本军国主义者的真面目,从而激发人民的同仇敌忾之心,使之同情和投身中国的抗日战争,这既是进行政治动员的需要,也是当时中国漫画工作者普遍而自觉的行动。在抗日战争爆发初期,中国漫画新闻工作者立刻行动起来,以“报道漫画”的形式,暴露日本军国主义在战区蹂躏的惨状和轰炸不设防城市的反人类罪行。如丁聪的《日本强盗任意蹂躏战区里的我同胞》、陆志庠的《京沪线上所见一列被暴敌所炸毁的列车》、张仃的《日寇空袭平民区域的赐予》、叶浅予的《敌人在华之奸淫杀戮》、李可染的《杀人比赛》等,都有效地激发起了国人对侵略者的仇恨。
张乐平的《呵!中国孩子》(图1)堪称抗战初期揭露日寇暴行的漫画新闻力作,曾于1938年4月入选在苏联举办的国际漫画展。这幅漫画新闻的画面上,一位赤身裸体的中国幼儿被日军士兵用步枪刺刀高高挑起,周围是一片断壁残垣,想必幼儿的父母已遭屠戮。日寇把玩式地将中国幼儿刺死,其态度之冷酷,手段之凶残,已经毫无人性,令人发指。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日寇戕害的不仅仅是中国儿童个体的生命,更是中国的前途。被刺刀挑起的中国幼儿置于画面中心,四肢蜷曲张开,其无辜、无助的情形令人酸鼻,看了这幅漫画,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会产生深深的同情和悲愤。漫画标题“呵!中国孩子”,语气词的使用进一步渲染、强化了惊奇的语意,而“中国孩子”国族身份的刻意强调,使国人看了这幅漫画更容易产生心灵的震颤,并进一步联想到民族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自然地体认到个人与国家的关联,产生出一种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从而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日的洪流中来。
图1 张乐平 呵!中国孩子 1938年4月 图2 蔡若虹 我们没有了家 1937年9月25日
二、呈现“家亡”意象
中国国家起源的过程中,“血地一体,家国同构”的特征十分显著。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夏启建国的特点就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而已”[2]。故孟子云:“国之本在家。”[3]可见,家国相连,不可分割。但是,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国长期陷入军阀割据的混战之中,各地军阀拥兵自重,缺少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国人国家观念淡薄。“他们生活在比较稳定的闭塞的环境里,将忠诚、热情与智慧主要献给家庭、宗族、社区或宗教。中华民国的国家系统还没有深入影响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中国人对国家的认同还被淹没在对家庭、宗族、地缘和宗教等的认同之中或之后。”[4]把国家认同与家庭认同衔接起来,在家庭认同的基础上构建国家认同,成为抗战时期构建中国民众现代国家认同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路径。在抗日战争中,新闻媒体发表了大量以“家亡”为主题的漫画新闻,通过强调和突出“家亡”意象暗示或启发国人将家与国联系起来,催生并增强国家认同感。
蔡若虹发表在1937年9月25日《救亡漫画》第2期上的《我们没有了家》(图2)是其中思想和艺术兼备的优秀作品。这幅漫画由五幅图画组成,并配有韵律齐整、通俗易懂的绝句式文字。依次分别是:
1.鸟有窝巢人有家,有钱无钱不管它。 煤油灯下吃山薯,也是人生幸福呀!
2.可恨东洋鬼子兵,想把中国一口吞, 飞机大炮燃烧弹,多少房屋化灰尘!
3.日本鬼子如野兽,奸淫抢杀样样做。 老娘割去一只手,三岁孩儿没有头。
4. 不用哭来不用愁,饥寒交迫几时休!? 大家只有一条路,打退东洋报我仇!
5. 树无枝干哪有花,国不存在哪有家! 若要家室重恢复,同心合力保中华!
可以说,家是我们最有认同感的象征物。漫画《我们没有了家》以直观的画面,配以简洁的文字,把因“家亡”而激起的情感,有效地与“国破”进行心理缝合和对接,使人们对家所具有的来自血缘的认同感,过渡和升华为对国家的认同感,在“国不存在哪有家”的叙述逻辑中,自然而然地提出“若要家室重恢复,同心合力保中华”的号召和结论。虽然是五个独立的画面,但由于文字配合得当,使组合后的画面具有了故事情节的叙述性和论证的因果性。这五幅画面十分紧凑、上下衔接、连环有序,如同一篇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观点明确的论说文,既直观形象,又通俗易懂、入脑入心。
三、唤起历史记忆
现实是对历史的承继。“对于未来社会的待望,逼迫着我们不能不生出清算过往社会的要求。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清过往的来程也正好决定我们未来的去向。”[5]“知耻近乎勇”,设立国耻日并举行大规模的纪念活动,是民国时期独特的政治、文化现象,它是近代以来中国受外敌欺凌的产物,是“我们”区别于“他们”的群体自我意识的反映。中国人自古就认为“知耻而后勇”,人们习惯于强调、反复某个耻辱事件来加重自我的耻辱感,进而砥砺心智、卧薪尝胆、发奋图强,最终实现光荣的雪耻。近代中国屡遭列强欺凌,屈辱不断,因此,清末就有人建议把“知耻”作为救国的一项举措,向大众普及国耻意识。1915年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发生后,中国民族主义者开始对国耻记忆进行大规模塑造,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大大小小的被侵略战争、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等都做了重新叙述。“国耻纪念日”的提倡及其活动,为国家认同建设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抗日战争更为国耻纪念活动提供了充分的时代土壤。漫画以其直观、感性的话语优势,在进行国家认同及其建构的过程中,被国人充分利用。很多新闻媒体或漫画刊物在国耻纪念日往往都会刊登具有“国耻”意象的漫画,通过召唤“国耻”记忆,强化人们的国家意识,进行国家认同及其建构。
黄伟强发表在1938年10月1日《烽火》第19期上的漫画《惨痛的回忆(纪念九一八)》(图3),是一幅精心绘制的时事漫画。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蓄意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诬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随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对华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九一八事变使很多中国人认识到,中日之间必有一战,国民政府也加紧进行国耻教育,积极备战。纪念九一八成为国民政府用“耻感”凝聚人心、增强国家向心力的一种政府行为。漫画《惨痛的回忆(纪念九一八)》,标题点出是对九一八的回忆,指明这是一个惨痛的日子。漫画的画面上,沈阳的城墙上高悬着日本的太阳旗,近处一棵被铁链锁着的古老的大树,正燃起熊熊大火。远处一群日兵持枪举刀,横冲直撞,遍地是中国人的尸首。我们的城市、乡村被暴日侵占,我们的人民被暴日残杀。这就是九一八带给我们的记忆!这是一种充满耻辱感的记忆!但它“会成为我们民族复兴开端的纪念日,那不再是耻辱,而是光荣。那时候我们应该庆祝它,因为它使我们尝到苦痛,懂得苦痛,终于解除了一身的苦痛”[6]。唤起对国耻的记忆,是媒体进行国家认同及其建构的最有效方式!
图3黄伟强 惨痛的回忆(纪念九一八)图4丰子恺儿童陷失地,爱国心不移,
1938年10月1日约伴到深山,偷描我国旗1938年6月1日
四、置入“国家”符号
国民对国家的认识和情感取向不会凭空产生,往往需要一定的触媒。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以后,领土、主权和人民构成了国家的三要素,与这三要素密切相关或者象征三要素的符号,往往就成为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国家的存在,确立对国家情感价值取向及其意义的凭借物。在现代世界政治体系中,现代民族国家的象征性符号有国旗、地图、国歌和国庆等,这些符号是现代民族国家的一种标志或者象征,是国家主权意识的产物。它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图案和仪式,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显示着民族的个性和尊严。将国旗、地图、国庆等现代民族国家的象征性符号作为图画元素置入漫画,就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屡试不爽的国家认同及其建构的有效方法。
爱国主义作家丰子恺先生,很早就利用国旗、地图等国家象征物来启发民众的国家观念和情感,并将之作为进行“民族教育的FIRST STEP”*丰子恺:《民族教育的FIRST STEP》(漫画),《教育杂志》第24卷第1期,1934年9月。加以强调。抗战爆发后,丰先生一改原先冲淡平和的漫画艺术表现风格,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的漫画新闻作品。《儿童陷失地,爱国心不移,约伴到深山,偷描我国旗》(图4)这幅漫画作者自署作于1938年4月,发表在1938年6月1日出版的《宇宙风》第69期上。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的建立对每个人的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国家的兴旺发达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情感不是空洞的抽象口号,而是体现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体现在对待与国家相关连的一些符号、物象,如国旗、国歌等的态度和行为上。这幅漫画的画面上,是沦陷区的三个中国儿童,相约在日军尚未到达的山路边岩壁上,描绘中华民国国旗。他们一个去放哨,一个在写“中华民国万岁”口号,一个在描画国旗,虽各有分工,看似游戏,但绝非寻常的儿童游戏,而是共同指向对祖国的深厚眷恋。在异族入侵的抗日战争年代,这种爱国主义情感无疑显得非常真实、宝贵,值得称颂和光大。这幅漫画因构图简洁生动、爱国主义情感炽热含蓄、表达贴切形象,而受到人们的称赞,并广泛传播。1938年7月25日,上海《半月文摘》第3卷第1期转载了这幅漫画,1938年10月2日,上海《文汇报》“儿童园”专栏再次予以发表。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这幅漫画所包蕴的爱国主义情感及其强大的感染力。
五、建立个人与整体的关系感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是一个大而弱的国家与一个小而强的国家之间的对决。“只有全面的民族抗战才能彻底地战胜日寇。”[1]326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战争爆发伊始就作出的英明论断。“挽救危机的唯一道路,就是实行孙中山先生的遗嘱,即‘唤起民众’四个字。”[1]337这是组织和进行全民族抗战的具体方法和路径。唤起民众的关键,就是要改变民众所持有的抗战是国家和军人之事、与自己无关的态度。反复阐释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启发民众的抗战觉悟,成为壮大抗战力量的切要之事,也是国家认同及其建构的重要内容。抗日战争时期,漫画工作者创作了大量从各种角度反映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漫画作品,传播个体与整体不可分离的观点,汇聚、整合各种抗战力量。
1938年6月1日《抗战漫画》第11期发表的《王老五当兵打日本》(图5),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通过叙述一个生动的故事传播这样的一个道理:没有国,哪有家?要有一个温暖、安乐的家,首先必须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去,任何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这幅漫画由15幅图画组成,每幅图画都配有韵律齐整的解释文字。配文分别是:
(一)东村有个王老五,今年活到三十五,佃种李家几亩田,一家两口平安过。
(二)五嫂娘家在西村,一个哥哥两个弟,政府征兵打日本,弟弟入伍保家门。
(三)不久征兵到东村,五嫂无知乱了心,口口声声劝丈夫,不如逃避到他村。
(四)老五到底心肠软,难经妻子声声劝,离去家乡偷偷跑,岂知国破家也完?
(五)左右邻人得风声,都想逃避不当兵,你向西逃我向北,东村从此无壮丁。
(六)西村大家一条心,天天训练众壮丁,摩拳擦掌准备好,只等打那东洋人。
(七)果然一夜敌兵来,大家齐把阵排开,东西两边埋伏好,屏声息气等杀敌。
(八)敌人不知有伏兵,一步一步向我进,大家一齐喊声杀,打得东洋鬼子落花流水乱纷纷。
(九)敌人西村吃败仗,便调兵马到东村,又怕东村有埋伏,先派汉奸来打听。
(十)汉奸回头去报告,东村原是一空城,没有壮丁没有兵,快快带兵向前进。
(十一)日本强盗如禽兽,杀人放火复奸淫,可怜东村成焦土,五嫂被奸命归阴。
(十二)老五他乡得信音,誓去当兵杀敌人,操练三月开前线,收复东村慰乡亲。
(十三)路过西村访妻舅,一见亲戚倍伤情,痛心恩爱夫妻散,“咬紧牙关痛骂东洋人。”
(十四)从此逢人苦心劝,树无枝干哪有花,人无国土哪有家,人人若要把家保,快快当兵保中华。
故事情节生动,图文结合,相得益彰,运用对比手法,把“人无国土哪有家”的道理表达得显豁明白,这对于鼓动民众投身军伍杀敌保国,确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六、强调合作与团结
1943年6月,在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子里,产生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产生后之所以迅速流传开来,就在于它唱出了时代的心声。抗战期间,以“军民合作”为主题的漫画作品在当时的报刊上经常出现,不断深化着人们对团结合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图5 周令钊 王老五当兵打日本 1938年6月1日
著名女漫画家梁白波发表在1938年3月16日《抗战漫画》第6期上的漫画《军民合作抵御暴敌》(图6),是抗战第一阶段表现军民合作抗战主题的漫画佳作。1937年7月8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即向全国发表了号召抗战的宣言,要求国民党南京中央政府立即开展全国民众的爱国运动,发扬抗战的民气,认为只有将民力和军力相结合,才能给日本帝国主义以致命的打击。民族战争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实行的全面抗战路线,就是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具体的做法就是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与此相对,国民党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不广泛发动群众。国民党于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在抗日方面表现出了积极态度,但对发展民众运动仍有不少限制。漫画《军民合作抵御暴敌》形象地展示了军民合作进行抗日活动的生动而喜人的图景。漫画中,正规军、民兵在战壕中战斗,后方老百姓男女老少齐上阵,女的救护、照顾伤员,男的忙着支前、搬运物资,真是各司其职、各派用场,好一幅全民皆兵、军民合作抵御敌寇的动人场景。漫画构图巧妙,画面上的人物构成一个圆形,妇女救护伤员处于圆心,给人一种向心、关爱的感觉,如同家一般的温馨,使军民合作的主题得到了突出而恰当的表达。
图6 梁白波 军民合作抵御暴敌 图7 王乐天 秦桧王氏说:请你两位也尝尝滋味吧!
七、鞭挞汉奸
“从国家认同的角度来说,汉奸显然是对敌人的认同,对自己民族、国家的否定和拒斥。汉奸不仅是一个背叛者,而且是在自己群体内部出现的群体的破坏和瓦解者,这对要急于拯救和建构自己民族国家想象的国人来说是罪不可恕;同时敌我之边界是不可变更的。作为破坏边界界限、颠倒敌我的汉奸就非除之不可。因而锄奸不仅是大快人心的行动,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是在建构纯洁、理想的民族国家形象。”[4]汉奸所造成的危害,时人多有揭露。1938年2月16日《抗战漫画》第4期即该刊主编的“汉奸专号”,专门刊发从各种角度揭露汉奸卖国罪行的作品。编者在《锄奸》一文中交代其编辑意图云:
倭寇进攻我国的主要工具,当然是海陆空三种武力,但是比这三种武力更阴险更毒辣的手段,便是中国人亡中国人的恶计。他们制造大批汉奸,到处活动,以直接或间接的行为,帮助其侵略我国。敌人的武力不足惧,可怕的是汉奸,因为无论敌人的武力怎样凶险,我们总还可以用武力来对付,惟有那些无耻的汉奸,祸生肘腋,其阴谋,其毒计,无孔不入,无恶不作,使人防不胜防。尤其是从这次展开我们的民族抗战以来,汉奸的活跃,比前更甚。从繁盛的都市,到偏僻的农村,从最高政府机关,到一般民众集团,随处可以发现汉奸的足迹;至于在敌人暴力直接支配下的地区,大小汉奸的充斥,更不待言。总之,汉奸的活动,现在已成为极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如果中国会灭亡的话,一定亡于这辈无耻的汉奸身上,所以我们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便要积极加紧我们的锄奸工作,汉奸一天不肃清,我们的抗敌工作便一天不能顺利进行。*编者:《锄奸》,《抗战漫画》,第4期,1938年2月16日。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世代相袭,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历史始终,成为中华民族一面战斗的旗帜,鼓励着世代炎黄子孙为中华的崛起、繁荣、发展而奋斗不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并逐渐转化为人们维护国家利益和忠于祖国的坚定信念,进而成为整个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那些出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认贼作父的汉奸,无不受到千秋万代的谴责和唾骂,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南宋权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抗金大将岳飞,长期以来一直被世人视为汉奸而遗臭万年。抗日战争时期的汪精卫是现代汉奸的典型代表之一。漫画新闻《秦桧王氏说:请你两位也尝尝滋味吧!》(图7)的画面上,汪精卫、陈璧君双臂被缚跪着,秦桧王氏夫妇则笑嘻嘻地对汪精卫、陈璧君说:请你两位也尝尝滋味吧!尝尝什么“滋味”呢?当然是被人唾骂、遗臭万年的滋味!汪、陈跪着的前面栅栏上,系着一块写有“禁止小便”字样的木牌,画龙点睛般地说明这对现代汉奸夫妻的下场,必然与秦桧、王氏一样!人们自然能从这幅漫画中阅读出什么是忠诚为国,什么是认贼作父,从而寻觅到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坐标。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家认同及其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舆论动员的范畴。“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1]448正是由于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民众政治动员,才使国家政权深入社会,与个人发生直接联系。民众在参加抗战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了政治觉悟,认清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构建了以日本为“他者”对象与中国“我者”对象的认同,强化了中国人民的同胞意识,从而不同程度地自觉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寄托和编织进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的宏大叙事之中。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固然是诸多因素合力的结果,但在抗日烽火淬炼下所形成的国家观念,无疑是指引人们投身抗日实践的灯塔与火把,照耀着人们前进的途程。国家认同是国家建设的核心内容。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家认同及其建构是由各界共同完成的任务,但漫画新闻在个中的劳绩及其具象表达,在当今民族国家认同及其建构任务日益迫切的全球化语境下,无疑具有较大的现实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2]礼记[M].鲁同群,注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100.
[3]鲁国尧,马智强.《孟子》注评[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120.
[4]徐慧清.抗战对中国民众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J].齐鲁学刊,2009,(2).
[5]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6.
[6]靳以.“九一八”周年[J].烽火,1938,(20).
〔责任编辑:曹金钟孙琦〕
新闻传播学研究
①笔者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新的媒体形态,其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实现各类硬件终端上向用户提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