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团妹
(贵州省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 贵州 安顺 550800)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陈团妹
(贵州省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 贵州 安顺 550800)
本文主要分析了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几点临床应用,为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米非司酮;妇产科;临床应用
米非司酮由法国 Roussel-Uclaf公司 1982年研制成功,原代号RU-486,为一种受体水平抗孕酮药物,通过与孕酮受体结合达到阻断孕酮作用的目的。米非司酮研制成功后,起初用于终止早孕,但随着对其作用机制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妇产科的应用日趋广泛。由单纯的抗早孕发展到终止中期妊娠及死胎引产,均获得安全、高效的成功率,此外在紧急避孕方面正在大规模地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利用其抗孕激素活性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妊娠等也获得成功,并试图将其用于卵巢上皮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有孕激素受体的肿瘤治疗。现将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药物流产已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比较肯定,受到妇女欢迎。但流产后出血时间过长或过多的主要副反应,尚未很好解决。有很多研究采用在流产后加用催产素、益母草、口服避孕药、中药、抗生素或米非司酮等方法,但迄今尚无肯定、有说服力的疗效,也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结果。并且时见各地由于异位妊娠误行药物流产导致严重内出血休克病例的报道,必须引起警惕。药物流产的远期安全性问题(对再次妊娠、分娩及胎儿的影响)的初步结论为,对以后妊娠的影响不显著。但尚需设计完善、较大量样本的研究。总之,药物流产对早孕妇女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可接受性较高的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与负压吸宫术相互补充,两者各有其优缺点及相应的适用对象。但均有一定的副反应,对妇女的身心健康有一定影响。因此,必须强调避孕为主的方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流产。
近年来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较大孕周妊娠成功地替代了钳刮术,从而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提高了成功率。章芸报道984例8周到24周妊娠,总有效率为97.87%。方法:首次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后,每隔12小时服用1次,每次25mg,共4次,总量150mg。最后一次服药2小时后开始服米索前列醇0.6mg,每3小时服1次,连续3次,如服药期间出现规律性腹痛则停用。也可与丙酸睾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伍应用以提高有效率。胎儿胎盘排出后是否需要清宫,目前尚不统一。上海协作组对妊娠10~16周药物流产后行清宫及不清宫者作对照,流产后来清宫的465例中,仅1例出院后4周阴道出血多,需刮宫和输血,出血概率0.55%。常规清宫术可使药物流产失去非侵入性的优势,然而宫内残留组织可能是出血隐患,建议胎儿胎盘排出后行B超复查,有组织残留者予以清宫后出院。药物流产对中期妊娠是安全、有效、非侵入性的好方法,即使流产不全或失败,由于药物扩张宫颈的作用,清宫术或改用其他方法易成功。尽管如此,也有个别严重并发症,如出血多需急诊刮宫或输血以及极少数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子宫破裂。因此为确保用药对象的安全,应在有钳刮术和急诊抢救条件的医院中进行。
1990年以后,以紧急避孕为代表,开始探索米非司酮用于避孕,米非司酮作为紧急事后避孕药物可以在月经任何时候使用。其机制为:在排卵前用药可抑制卵泡生长发育,阻止或延迟排卵;排卵后用药可干扰卵子受精,抑制内膜发育成熟;受精后用药可诱发流产发生。1993年米非司酮开始作为紧急事后避孕药物,用于无保护性生活后 72h,单次口服600mg,效果优于Yuzpe法,以后国内应用剂量小的米非司酮10、25或50mg,避孕有效率在80%~90%。结果显示米非司酮是一个高效、安全、简便的紧急避孕药物。现米非司酮10mg包装已经上市,10mg用量已成为常规有效最佳剂量。2005年3月28日,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肖碧莲院士主持的“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黄体期避孕及催经的研究”荣获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第一,异位妊娠:近年来国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资料很多。每12小时口服100mg,连用3天为1疗程,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进行终止妊娠治疗有效率达68.4%,疗效与甲氨喋呤相仿,不良反应却明显减轻,二者合用可明显提高成功率。但大剂量应用米非司酮必须考虑其抗糖皮质激素效应。因此,对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这一新方法应持慎重态度。第二,过期流产及宫内死胎引产:过期流产及胎死宫内,不存在胎儿存活问题,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的方法效果肯定,显著优于传统的处理方法,可以推荐使用。文献报道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死胎引产有效率在97.5%,作用明显优于利凡诺;用于治疗停经 12~27周的过期流产,总成功率亦有94.4%。
大量统计结果显示,子宫肌瘤在育龄女性中的发病率高达25%,研究表明,子宫肌瘤的生长与孕酮受体有关,孕酮可能是刺激子宫肌瘤生长的主要因素,在肌瘤生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米非司酮能竞争性结合孕酮受体,从而拮抗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的结合,抑制肌瘤的生长,阻断孕酮在子宫肌瘤中的扩血管作用,使子宫肌瘤体积缩小。很大一部分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用3个月后能够痊愈,绝大多数患者的贫血和痛经等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肌瘤体积明显缩小,血清中的雌性激素水平较用药前也明显下降。在用药过程中,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由此可见,米非司酮在降低孕酮水平,治疗子宫肌瘤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其发病与卵巢的周期性变化有关,米非司酮通过其抗孕酮作用,从而抑制卵巢功能,诱发闭经,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萎缩。国内有报道,米非司酮每日口服25mg,疗程6 个月,患者症状缓解率在90%以上,且与丹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比较,其体重增加和肝功能异常率明显降低,因而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中属于比较常见的临床药物,由于其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价钱便宜,使用方便等优势,使其在妇产科临床使用中越来越广泛,相信随着对米非司酮的探讨的不断深人,米非司酮将会变得越来越具有临床价值。
[1]许景贤.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8)
[2]钟琴琴.米非司酮的临床运用[J].当代医学,2011(09)
[3]舒慧芳,李庆丰,饶纪庚,陈茜.米非司酮促中孕水囊引产 60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1996(03)
[4]许玲,房克爽.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08(19)
[5]王西宁.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