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科研团队开展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2016-01-15 09:33林圣赵丽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科研团队实践创新能力本科生

林圣 赵丽平

摘要:实践创新平台、激励机制和“指导教师”是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关键因素,而通过国内外调研却发现,目前对于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实践创新平台、激励机制两个“硬环境”方面,对于“指导教师”这个“软环境”的讨论却很少。而高校是一个“人力资源”极其丰富且优质的群体,同时拥有众多的科研团队,因此依托科研团队开展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其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科研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4-0224-02

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基石,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今乃至今后教育教学发展的首要任务。国外高校近年来逐渐重视并积极开展本科生实践教学改革,如剑桥大学提出要“从普遍的生活世界中提高学生的能力”,“支持学生参加科研”;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等,都制订了比较完善全面的实践教育计划、学生科研计划等,通过这些计划的实施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我国教育部在2007年初便专门发文提出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组织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早在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便围绕本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了一套开放式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开展软件环境的研究与建设、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建设、网站建设、上机管理子系统、作业管理子系统、系统设计、系统的软硬件配置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江南大学在对国内外工业工程专业的产生背景、发展趋势等分析的基础上,从自主学习的意识、课程体系完善程度、实践机会、国际化程度等四个方面对影响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面向区域产业需求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专业教学全过程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以课题为导向的人才创新专长培养等方面为主的基于项目驱动的工业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北京化工大学通过广泛的讨论与研究,构建了“三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新体系。“三层次”是指校级基础课程教学实验中心、院级学科实验平台、系级专业(跨专业)特色方向教学实验室和实习与创新基地;“四模块”是指实验教学模块、工程基础训练模块、生产过程实践模块和素质拓展与社会实践模块。“三层次四模块”有效地巩固了实践教学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南京农业大学以关注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以建立教师和学生双方合作互动的新型本科师生关系为基础,以专业文献综述、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为落脚点,构建了本科生全程全员导师制管理新模式。

统观各大高校对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笔者发现,目前改革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对培养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硬环境”的投入,比如大量建设各级各类适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科研实践平台,开设大量的科技竞赛以增加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机会,等等;二是对本科生激励机制的改善,如改变对本科生学业考核的机制,增大实践创新学分在其整个学分中的比重,将实践创新活动分类分级纳入学生奖学金评定、保研加分评定机制中等。然而在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实践创新平台、激励机制和“指导教师”三者是相互影响、彼此作用的,只有三者同时努力,劲往一处使,才能真正快速地提高本科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但目前各大高校的改革都只从本科生自身和实践创新平台的改善着手,而对于影响本科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关键因素——“指导教师”这一“软环境”的改善的措施甚少。

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高校教师在对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投入的时间比重很少,因而整体上影响了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但笔者认为,如今的高校,虽然一个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但由于高校是一个“人力资源”极其丰富且优质的群体,有着众多的科研团队,若让科研团队来扮演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指导教师”,不仅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本科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将更加有效地提升其实践创新能力。对于如何依托科研团队开展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开展工作与实践。

一、组建合理的依托科研团队的本科生实践创新活动“指导教师”

依托以教师为核心、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中坚力量的科研团队,组建合理的本科生实践创新活动“指导教师”。教师是“指导教师”创新思想、创新项目的主要来源,从宏观上把控本科生实践创新活动的推进方向与研究思路;研究生是“指导教师”的实际执行者,从技术细节上具体指导本科生的实践创新活动。进入“指导教师”团队的研究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实践创新活动经验,并正在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因为具有本科实践创新活动经验的同学清楚在实践活动中哪些知识、哪些技能等对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同时,能够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避免让其指导的本科生走“弯路”,走“远路”。另一方面,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能够使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而这方面的能力也能有效地折射到其指导的本科生,使得本科生不仅是参与实践活动,还有可能接触到科研活动的部分内容,从而有效地提高其创新能力。

二、构筑依托科研团队开展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完善和丰富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和深度,构筑适应于全日制本科生的新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基础,对本科生进行不同的训练与培养,比如对于一年级或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鼓励其参与“个性化实验项目”、“萌芽杯计划”等实践创新活动,目的是引起其对实践创新活动的兴趣,同时学习一些基本的创新技能、知识等;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或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同学,鼓励其参与“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RTP”及其他竞赛类科技创新活动,让其结合课程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快速地提升自我的实践创新能力;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或创新能力较强的同学,鼓励其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挑战杯”等实践创新活动,有效地培养其科研能力。

三、探索依托科研团队开展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模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科研团队在培养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中的效果,需要积极探索科研团队的管理模式与本科生科创团队的管理机制。对于科研团队的管理需要考虑每位教师及研究生的特点、时间安排、科研项目的需求等,充分发挥“指导教师”中每一个个体的优势,相互补充,以期达到最佳的指导效果。对于本科生科创团队的管理可采取组长负责制,让本科生学会自我管理,同时,对于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采用淘汰制的管理模式,避免实践创新活动中“打酱油”现象的出现。

四、凝练依托科研团队开展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指导方法

有效地指导方法才能使本科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因此,优秀的“指导教师”必须在指导本科生实践创新活动中不断的总结与反思,凝练出依托科研团队开展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具体的、有效的实践指导方法。

总之,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实践创新平台、激励机制等“硬环境”进行投入与完善,对于“指导教师”等“软环境”也必须持续的改进。依托科研团队开展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能够有效地提升“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但也需要考虑“指导教师”组建、培养体系构筑、管理模式探索、实践指导方法凝练等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顾秉林.秉承实践教育传统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

[2]杜玉霞.基于项目的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1,(5).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Z].

[4]赵维武.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

[5]王育红,曹文彬.基于项目驱动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1).

[6]郑秀英,张进明,白守礼,等.提高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07,(2).

[7]周权锁,陈巍,李辉信,等.注重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制新模式构建与实践[J].台州学院学报,2010,(2).

猜你喜欢
科研团队实践创新能力本科生
“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中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CDIO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离散数学课程的改革研究与探索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国内计算机领域科研团队结构分析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