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斌
2015年,“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在此期间,“中国制造”等传统产业借助改革继续发力。在中国经济增速趋缓的“新常态”下,再度重申中国制造的“野心”,绝非仅仅着眼于维持中高速的经济增长,其意义更是为应对世界各国争夺全球资源、技术、市场的激烈竞争。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增长动力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趋势下,传统制造业纷纷寻求转型升级,但制造业如何转型?未来将走向何方?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分析认为,传统制造业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制造业发展已经步入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关口。
冯飞曾长期供职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参加过国家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许多重大研究项目,参与了有关部门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政策设计,是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的主讲人。2015年10月3日,冯飞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他目前分管产业政策司、运行监测协调局、中小企业局、消费品工业司。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2015年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6%,和上半年占比43.7%相比略有下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冯飞: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结果。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在加快,从2012年开始,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了第二产业。2015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1.4%,比去年同期高2.3个百分点。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进而解放了更多的劳动力,被解放的劳动力部分转向第三产业,加速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撑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尤其是“双创”的推进,加速了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传统制造业中的很多服务环节,如研发设计、物流、品牌营销、信息技术、服务等,被剥离出来,带来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是2015年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受产能过剩、创新不足等影响,部分传统行业减速效应明显,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趋缓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二产占GDP的比重下降。2015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而同期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增速同比上涨0.8个百分点,一增一减,带来GDP中相应产业结构的变化。
中国新闻周刊:但也有人认为,第二产业占比的下降,意味着制造业的优势正逐步减退,对此,你怎么看?
冯飞:我并不这么认为。无论是地位还是作用,制造业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财富的根本支撑。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但以工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仍然不可动摇,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并不能改变其主体地位。
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是制造业,第三产业超过制造业,是制造业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分工细化的结果,两者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整体。服务业是毛,实体经济是皮。离开强大制造业的支撑,服务业发展也不可持续。这一点,即使对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也不例外。本轮全球经济危机中,德国能免受冲击,保持经济活力,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始终重视制造业发展。
从国际形势看,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制造业生产模式、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并引发世界制造业发展格局深刻变革。
作为技术变革和创新的主战场,各主要国家都加强了对制造业的战略部署,以抢占新的竞争制高点: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力图重振制造业,抢占高端制造市场并不断扩大竞争优势;而新兴国家也纷纷把发展制造业上升为国家战略。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增长动力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制造业发展已经步入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关口,必须抓住新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
中国新闻周刊:“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今后五年,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制造业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冯飞:制造业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原动力,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党中央站在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我认为经济转型,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必须坚持发展制造业的决定毫不动摇。这些要点,在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都有体现。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出现诸多困难,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的约束让制造业面临巨大压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冯飞: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确实出现了许多困难,通过扩大规模的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受到资源、人力等生产要素的制约。
整体来看,传统制造业在外部冲击和内部矛盾的双重压力下,面临一系列挑战和压力,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发展路径,不能简单以GDP论英雄。分行业来看,制造业各个行业的发展不平衡,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分地区来看,中国制造业发展区域差异较大,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所处的阶段、面临的困难也各不相同。
为此,《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对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整体谋划,首先,要加大对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力度;其次,提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路径和措施;第三,解决制造业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工业基础等一系列阶段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制造2025》提出“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四大类指标,彼此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冯飞:为了实现上述任务,《中国制造2025》综合考虑国际可比、数据可得、能够体现新型工业化内涵,以及体现系统与全面相结合等因素,从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4个方面构建了制造强国的指标体系。四类指标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具体来看:“创新能力”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核心,“质量效益”是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两化融合”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线,“绿色发展”是破解资源、能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关键所在。四类指标是对战略任务重点的量化细化,做到目标清晰明确、可量化、可考核。
中国新闻周刊:你认为在对制造业的结构调整过程中,传统制造业应如何保持优势,摒除劣势,实现健康发展?
冯飞:我认为传统行业是中国制造业由大转强的基础和优势,同时面临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的任务。实施创新驱动,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也是我们推进智能化转型的应有之义。
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政府需要创新体制机制,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比如,可以对不同的产业形态给予支持,依据价值链布置产业链,分类施策,通过拓展制造业的价值链,提高产业链和企业盈利模式,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的发挥、核心技术研发。
中国新闻周刊:这也是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对于一些劣势的产业和企业,是否有完善的退出机制?
冯飞:对于一些劣势企业,我们也制定了一些措施。
比如推进产业重组。要以企业为主体,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创造条件、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推进破局性、战略性兼并重组。特别是要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坚持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倒逼机制和地方政府作用,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和化解产能过剩的重点和新的突破口,争取尽快取得成效。
再比如淘汰落后产能。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严格工艺技术、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实施,加速落后产能市场化淘汰。
此外,“疏堵结合”缓解地方经济发展压力。工信部出台了产能置换政策,实行新建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同时,支持各地探索实施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化运作的产能置换指标交易,通过交易筹集资金,用于解决安置职工、转产转型等问题。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有关部门将研究处置“僵尸企业”的办法,出台资产处置和人员安置的相关措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制造2025》提出“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要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如何实现这一转变?
冯飞:服务型制造是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转型发展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发展服务型制造,就是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中心,以产业链利益相关方的价值增值为目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对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的优化升级和协同创新,不断提升服务在制造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实现产业价值链的延展和提升,实现新的价值创造,打造竞争新优势。
发展服务型制造,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中国新闻周刊: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冯飞:我认为,政府部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服务型制造政策引导。研究制定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尽快制定发布《发展服务型制造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方向。
二是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领域,鼓励企业开展服务型制造,推进相关产业链深度整合,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扶持和建设一批区位优势突出、制造基础雄厚、配套服务完备的服务型制造集聚区。
三是夯实服务型制造发展基础。紧紧抓住网络强国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的契机,全面提高信息通信技术在服务型制造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统筹推动高速宽带网络、智能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搭建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基础架构,全面支撑服务型制造的业务流程再造和商业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