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提祖农·克衣木 艾山江·阿布都热西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高速城市化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国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一直以村镇建设发展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提出强化民生事业,村镇建设稳步推进,五年内城乡规划全覆盖,把“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作为推进农牧区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创造性开展工作。新疆广阔村镇发展也面临众多机遇和挑战,村镇建设新形势和趋势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模式均显不足。为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村镇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应优化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科学有效的方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村镇规划设计 问题 对策
一、传统村镇规划设计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重设计、轻分析
中国城市规划学脱胎于建筑学,规划成果毫无疑问要落实到图纸和字面上,尤其是CAD应用以后,规划图纸更绚丽优美,展示城市的美好前景。但现实中,实施的结果是,规划图经常遭到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厄运。究其原因是规划设计不具有可操作性的内涵,这都凸显出了“教”与“学”两者之间的笼统性和表面化,“教”与“学”深度和广度达不到,规划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分析深度不够,理论与实践脱节。规划知识传授是“照葫芦画瓢”的图画式方式。如何面对村镇土地结构因土地使用制度的实施而日愈复杂化;如何满足村镇居民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的居住环境;如何使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到规划领域,是目前规划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2.重专业课程、轻背景知识课程
村镇规划要对社会、经济、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考虑,因而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生态学、地质学各从某一侧面解释村镇要素的动态过程,提供村镇规划管理依据。村镇的综合性特征要求村镇规划统筹把握村镇的发展。许多西方国家城市规划师的培养是在硕士生阶段,各专业的大学生在具备了原专业的基础后,通过硕士生阶段的系统学习,才培养成为各有侧重的城市规划人才。而我国培养任务主要是在大学本科,在四五年时间内,既要进行技术素养培养,又要培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要完成公共基础课的学习,着实给教学安排带来了困难。
3.重视学校教育、忽视社会实践
大学教育传授专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不能穷尽规划所需的知识体系。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非常迅速,规划师需要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知识,补充新技能。这就要求规划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习,发挥专业特长及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设计、实验等社会实践,使规划教学培养步入“理论一一实践——再理论——再实践”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轨道。
二、改变目前村镇规划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制定规范化的过程控制措施
社会的发展和村镇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村镇规划设计人才的培养要求自然也相应提高。为能够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规划设计人才,在城市规划专业的村镇规划设计教学的历史与现状下,提出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改革后的流程为“案例分析一社会调查一理论讲授一讲解规划设计任务书—调研—一草—二草—三草—正图”,目的是在以“方法教育”为宗旨的基础上,更新教学理念,并对整个教学流程实施过程控制。
2.结合工程实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处理好教学与生产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开门办学,结合工程实践组织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是强化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有效方式。结合实际工程组织教学,使学生走向社会,了解村镇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及最新的热点、难点问题,了解实践中村镇规划工作的组织形式及规划管理工作复杂丰富的内涵,不仅使学生学到相应的专业知识,也使学生了解到必要的社会知识,弥补了其书本知识的不足。
3.激励学生学习能动性、设法调整学生学习心态
现今学生学习目的性更强,市场就业模式使得学生从进校起就关心起自己的未来,自觉地结合毕业后的就业岗位审视教师所讲的每一门课、每一个原理、每一个具体操作。这使得他们既表现出良好的求知欲,又因急于求成,相对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因此,对学生而言,心态的调整也就尤为重要,既要明白学好看家本领是一生的大事,也要深深懂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之理。在校的学习不可能穷尽就业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也还有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学生必须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三、结语
社会的发展,村镇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对村镇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村镇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应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控制及相关学科的互动等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具体通过课程流程的调节和过程控制,在社会调查实践了解并熟悉规划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判断、研究的理性思维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能够规划设计出满足人类生活需求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舒适、怡人、优美村镇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