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
摘 要:作为一部神学典籍,《圣经》也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本文从文本修辞、思想内容、文化和文学四个方面分析了《圣经》的经典文学特质。了解《圣经》的经典文学特质,对了解和欣赏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圣经》;经典文学;特质
中图分类号:I0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6-0096-02
在犹太教和基督教世界,《圣经》是一部宗教圣典,自中世纪以来被称为“书中之书”和“唯一之书”,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除此之外,在中西文学界,对《圣经》作为文学经典的研究和推崇经久不衰。种种研究表明,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圣经》具有鲜明而突出的经典文学特质。
一、多样的文体,丰富的修辞
创作《旧约》的希伯来信徒认为,人间万物都是上帝用语言创造的,所以他们敬畏语言,在一开始著述《圣经》时,就非常注重用恰当、优美的语言、谨慎地传达上帝的思想。圣经中文体、修辞的娴熟运用,表明希伯来人有明确的文学意识。纵观整部《圣经》,我们可以发现多种文学体裁,比如散文和诗歌。《旧约》中的律法书、历史书和智慧书多以叙事性散文和抒情诗歌写成,先知书则多为论说性散文。《旧约》中的宗教抒情诗歌根据内容和形式又分为祷告、赞美诗和流离歌等。《新约》中的四卷福音书以叙事散文的形式出现,记录了耶稣作为上帝的独生子道成肉身来到这个世界,给人们带来上帝之国的福音。《使徒行传》记载了几位重要使徒的事迹,属于纪传体文学的范畴。使徒书信是《新约》中一个非常特殊的文体,包括21卷书信,是使徒在传教和建立教会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的信件,涉及教义理论和使徒的生活实践,大多属于叙事和说理性散文。《旧约》的最后一部分《启示录》所使用的是启示文学的体裁,文字具有高度的象征性,如《启示录》的作者认为,虽然信徒还要经历一些患难,但恶者就要被彻底打败,世界会进入一个新天地。通过这些具有高度象征性的景象,向人们传达其所要表达的信息。格言、谚语、寓言等文体也在《圣经》中经常出现,深入浅出地传达着深刻的哲理,《圣经》作者对这些文类的运用恰当自如。除了具备清晰的文体概念外,《圣经》作者还有着自觉的修辞意识。《圣经》语言生动,智慧雄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修辞的娴熟驾驭,《圣经》作者擅长使用比喻、象征、拟人、夸张等各种修辞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增强表述和说理效果。《箴言》是《旧约》智慧书中最灿烂的文学杰作,主要内容为劝诫信徒,指引信徒如何智慧地生活。作者没有用直白的语言进行说理,而是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段让这些道理通俗易懂,栩栩如生,如“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觉甘甜,使骨得医治”、“高举智慧,她就使你高升;怀抱智慧,她就使你尊荣”等等,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的运用使平淡、枯燥的说理形象生动、深入人心。《箴言》中的修辞手法一直以来为众多的文学研究者所欣赏和推崇。《圣经》中出现的一些人名录、家谱、条款等显然不符合文学定义,但它们并未独立成片,只是作为某一文学篇章的一部分,所以从整体上并不影响《圣经》的文学特质。
二、宏大的内容,深刻的思想
多样的文体和丰富的修辞使《圣经》具备了一般意义上文学作品的品质,而其之所以成为经典,则在于其内容的厚度和思想的深度。《圣经》从最早成书的《约伯记》(公元前1500年)到最后成书的《启示录》(公元一世纪左右),历经1600年左右,由40多位作者完成,分为《旧约》(基督新教版本39卷)和《新约》(27卷)两部分,从记载人类和天地万物的起源到指明世界的结局与人类的归宿,《圣经》不仅仅是一本宗教典籍,其中融和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诸多学科的知识,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圣经》讲述了各种“起源”和“创始”,如时空的起源、人类的起源、罪恶的起源、语言的起源等等,容纳了各种学科的思想,如律法、信仰、道德、伦理、艺术、审美、民俗、文学等等,《圣经》对关乎人类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规范,其中反映的观点和方法,表现出深刻的思想机智,对后世认知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反思意义。今天,从学术界对《圣经》的研究也可看出其内容的厚度和思想的深度。今天学术界为对《圣经》的研究涵盖以下诸多方面:历史研究:包括社会史、神学史、文献史等;语言研究,通过研究《圣经》的希伯来语、希腊语和拉丁语版本,促进古籍研究的深入;文学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化,主要研究《圣经》的文学特质。一些西方学者指出,《圣经》是仅次于莎士比亚戏剧的经典文学作品;文化研究:《圣经》代表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普遍性、普及性和大众意义;哲理性研究:主要对《圣经》进行方法论和意义学的研究。《圣经》中无所不包的内容和深邃的思想为后世认知世界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三、跨越文化,跨越时空
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和未来。《圣经》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神学经典,但它的文化影响是无比巨大的。《圣经》中论述的各类起源问题和各种学科思想,已经超越了神学和民族的界限,对宗教、科学、西方、东方都产生了潜在而深刻的影响。《圣经》不仅规范着犹太教和基督教世界人们的行为,它更有一种普世作用,对后来的社会产生持续不断的影响。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民族运动、反对种族隔离等这些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圣经》思想的影响。《圣经》对人类生活的基本问题都进行了创造性的思考,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是超越文化、超越民族的,具有普遍意义。此外,《圣经》跨越时空,它提出的问题总是与现实密切相关,思想方法亦能与时俱进。《圣经》中提出的文化冲突、个人与社会以及人类面临的混乱与矛盾等等问题,在我们今天的世界依然存在,先哲在书中的智慧值得我们去溯源求本,所以说,《圣经》不仅属于一个时代,也属于所有时代。
四、文学的源头,深远的影响
一位西方学者指出,如果本身不具备文学特质,《圣经》就不会对文学产生其他作品无可比拟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圣经》成为西方文学最重要的源头,对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意大利的民族诗人但丁是中古到文艺复兴过渡时期的代表性作家,他的旷世之作《神曲》博大精深,这一点得益于但丁对《圣经》的理解和借鉴。在文体风格方面,同圣经的作者一样,在《神曲》的诸多篇章中,但丁习惯并擅长运用叙事、论述和抒情等方式进行写作,善于运用隐喻等修辞手段,将一个个宏大、充满诗意的场景呈现在读者面前。在内容表达方面,但丁对《圣经》中的诸多内容,如启示、福音、说教等进行了引用和详尽的刻画,这也间接表达了但丁对《圣经》的高度崇敬。在情感表达方面,《神曲》同《圣经》一样都宣扬人的精神道德经过磨炼后得到升华。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圣经》倡导仁慈、博爱和宽恕,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处处可以感觉到这种精神的存在。在《威尼斯商人》一剧中,“仁慈”一次多次出现,主人公安东尼奥正直、仁义,以仁慈之心救人,在身陷危难时,表现出耶稣式死而无怨的精神,但最终在众多仁慈之人的帮助下,摆脱了危机。再以《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结局为例,经过两家儿女为爱赴死的悲剧后,在神父的劝解下,两个家族抹去世仇纷争,握手言好。这都体现了基督教仁慈、博爱和宽恕的思想。在基督教家庭熏陶下长大的莎士比亚,从小汲取《圣经》的营养,《圣经》的语言大量出现在他的作品中,据统计,每部莎剧对《圣经》的引用达十四次之多。
到了近现代,在西方文学的肥田沃土上,《圣经》依然枝繁叶茂,成为西方近现代的大批文学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歌德的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不管从架构还是情节都得益于《圣经》。《浮士德》中魔鬼引诱浮士德,让读者联想到《圣经》中撒旦引诱耶稣,作品最后主人公灵魂得到升华,这与《圣经》中耶稣升天的意境同出一辙。《浮士德》中描述主人公的精神冲突,浮士德与魔鬼的冲突,这正是《圣经》中对善与恶冲突的诠释。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巨作《复活》在结尾引用了《圣经》中的大段经文,这说明《圣经》的标准和理念是作者刻画人物的尺度。《复活》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从忏悔走向“复活”的过程体现了《圣经》阐释的道德自我完善的思想。玛丝洛娃通过对聂赫留朵夫的宽恕,也实现了精神上的“复活”,道德上的升华。“人不但不可恨仇敌,而要爱仇敌”等《圣经》语言在小说中的引用表现了作者博爱、宽恕的基督精神。
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曾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对该部小说的评语是:对当代文体的有益影响。如果将《圣经》与《老人与海》同时阅读,我们会发现两者的文体非常相近,那就是,无比简介,异常有力。《圣经》用词简单,句子结构简单,但又智慧雄辩,《老人与海》处处体现着这一闪光点。除写作风格受《圣经》影响外,海明威在作品取材方面也得益于《圣经》,他的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便取自《旧约·传道书》。
20世纪初,随着基督教的传入,中国出现了《圣经》的译介。在当时中西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圣经》备受中国现代作家的礼遇,鲁迅、冰心、曹禺等文学大家在其作品中引用、化用《圣经》的语句,甚至吸收和借鉴其话语方式,《圣经》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果说一部文学经典还应拥有较多的读者和具备一定的通俗性,那么,《圣经》自成书以来被翻译成2 000多种语言和方言,在西方国家永远位于畅销书的前列,老少皆宜,是西方家庭必备的读本,这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
参考文献:
[1]王佐良.英国文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梁工.圣经文学导读[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
[3]谢大卫.圣经与西方文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包礼祥.近代文学与传播[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5]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
[6]刘象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