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可嘉
(山西省图书馆 读者工作部, 山西 太原 030021)
浅析图书馆公益讲座的设计
吴可嘉
(山西省图书馆 读者工作部, 山西 太原 030021)
图书馆讲座不仅是图书馆的重要服务品牌, 也是阅读推广的重要载体。 对一场讲座效能的评价涉及到讲座的定位、 内容、 宣传以及安全设计等方方面面, 设计的思维与理念贯穿于讲座的始终, 具体包括: 以听众以及城市文化为标杆的定位设计; 讲座品牌名称及相关符号的视觉设计; 系统化、 体系化兼具文化传承与舆论宣传功能的内容设计; 自媒体与合作媒体联动, 辅之以相关衍生品制作的宣传设计; 讲座的内容以及知识产权安全设计。
图书馆; 公益讲座; 设计
图书馆作为整个城市的公益性文化设施, 承担着传承经典文化、 塑造城市文明、 开展社会教育等社会职能。 信息化时代, 图书馆讲座因其特有的权威、 互动和开放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1.1 图书馆讲座是图书馆的服务品牌
自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起, 郭沫若、 老舍、 季羡林等文化名人就曾在国家图书馆举办过讲座。[1]而从国际上来说, 大英图书馆潘尼兹讲座Anthony Panizzi较为知名, 该讲座成立于1984年, 在每年的11月或12月举行, 聘请学者作一系列与大英图书馆典藏资料有关的演讲, 演讲内容于次年以专书出版。
1.2 图书馆讲座是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载体
图书馆讲座不仅是图书馆服务功能延伸的重要体现, 也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实现全民阅读推广的重要载体。 图书馆讲座因其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的社会属性, 成为了近年来世界读书日、 全民读书月等阅读推广活动中的重要载体之一。
1.3 图书馆讲座是城市公共文化活动的一部分
图书馆因其特有的场馆条件以及平等、 开放的公共属性, 成为了市民活动的重要公共文化空间。 在这一空间里, 图书馆提供了市民在其他场所难以触摸到的文化资源, 如丰富的馆藏资源、 形式多样的专家讲座、 展览以及读者活动等等。 图书馆以这些活动为契机, 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来馆讲座, 实现了各个社会阶层信息的沟通交流。
2.1 以受众对象为定位标杆
讲座是面向社会群体组织的公共活动, 所以对其目标人群综合状况与客观需求的认识至关重要。 这不仅直接影响讲座品牌的定位, 而且影响讲座组织者在实施过程中对讲座质量标准的制定与贯彻。 因此, 讲座的定位必须以受众为标杆, 通过对受众的调查, 了解受众对讲座的看法与实际需求, 进而明确讲座的服务对象、 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 然后以此为依据和标准制定讲座的品质标准和运作方式, 使讲座内容策划更贴切, 服务效能更显著。
2.2 以城市文化服务为定位标杆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深厚的文化底蕴直接在无形中影响着城市人的人格素养, 而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则使一个城市更具活力与感染力。 图书馆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 将当地地域文化的挖掘、 城市文化氛围的塑造作为其服务定位, 使讲座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 责无旁贷。 山西省图书馆文源讲坛自2014年起推出“发现山西”系列讲座, 对山西文化予以纵横梳理, 使讲座成为人们认识山西、 了解山西的文化窗口。
3.1 品牌设计的重要性
什么是品牌?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讲, 品牌是制造商或者经销商上加在商品上的标志, 是人们对一个企业产品及产品系列、 文化理念的认知程度。 品牌是一种信任, 产品无形的品牌效应带来的是消费者对于品牌有形的质量信赖。 对于图书馆讲座而言, 只有通过有效的品牌管理才能实现讲座品牌远景, 确立其竞争优势。[2]
3.2 名称设计
要使一个文化品牌传播力强, 并在宣传推介的过程中区别于其他品牌, 保持自己的特色, 品牌的名称至关重要。 在对讲座进行命名时, 我们不仅要考虑到与当地的地名相结合, 标识性强, 易懂好记; 而且还要突出当地文化渊源或特色, 使讲座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山西省图书馆文源讲坛的命名为例, 山西省图书馆“文源讲坛”始创于1999年, 于2003年正式命名为文源讲坛。 “文源”二字便取自当时山西省图书馆馆址前的一条街巷——文源巷。 这条街巷借用在战乱中烧毁的圆明园文源阁中“文源”二字来命名, 在经过多年发展后集聚了大批文化资源, 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一条街。 文源讲坛以“文源”二字命名, 不仅凸显地域标志, 听起来易懂好记, 而且文化韵味十足。
3.3 视觉设计
视觉设计, 主要是指讲座品牌的LOGO设计, 即讲座标志、 符号。 这一符号在讲座的展示与对外宣传中反复出现, 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形成固定的视觉符号。[2]讲座品牌的视觉设计同讲座名称的拟定一样, 在设计之初就应当站在讲座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 为讲座品牌设计融地方文化特色、 历史渊源以及讲座的特点、 品质及价值理念等各种要素于一体的符号标志。[3]一个好的讲座标志往往简明易认、 内涵深远、 视觉新颖, 兼具艺术视觉与文化内涵双重标准。
如山西省图书馆文源讲坛的LOGO整体色系为棕褐色, 外圈以厚重的书法笔墨起笔勾勒出龙的形状, 一方面寓意三晋文化, 如同中华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一样, 一脉延承; 另一方面也取“文源讲坛”所在地, 山西省会太原, 自古便是龙兴之地, 有“龙城”的别称之意。 而“文源讲坛”四个书法造型字体呈十字形排列, 使得整体风格厚重、 典雅, 实现了艺术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4.1 系统化、 体系化的讲座内容设计
一场讲座的成功与否, 虽然与很多客观因素相关, 但最核心和最根本的因素, 还是讲坛的内容策划, 也称为内容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 生活的提高, 公众对讲座无论是内容那还是形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希望能获得更丰富、 更全面、 覆盖面更广的知识讲座, 因而在讲座内容上需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大众需求。[4]现在许多省级公共图书馆都形成了自己的专题系列讲座。 如山西图书馆“文源讲坛”的内容分为六大板块: 发现山西系列、 历史文化系列、 公民法律系列、 古典诗词系列、 中医健康系列、 文学鉴赏系列板块, 这些不同的板块和内容的多样组合丰富了讲坛的结构层次, 不仅使得整个讲坛体系立体化、 系统化, 而且也满足了受众更高层次的听讲需求。
4.2 兼具文化传承与舆论宣传双重功能
除了日常休假日之外, 以重大节假日、 传统节日为时间节点策划专题讲座也是讲座内容设计的重中之重, 这样的设计不仅在节假日期间为受众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学习和休闲的选择, 而且以节日为烘托, 应时应景, 更容易达到聚集人气、 传承文化的效果。 除此之外, 在与国家利益相关的节日, 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等, 策划一些能够凝聚民族情感、 抒发爱国情怀的讲座活动, 也能够实现讲座的舆论宣传功能。
4.3 突出品牌特性, 有意识地培育品牌权威性
图书馆讲座的公益性、 权威性是其区别于其他社会性讲座的核心特点, 其品牌的培育离不开扎实的内容来支撑品牌市场。[5]引进在相关研究领域知名度高、 研究成果新颖独特的专家学者, 一方面可以利用专家的知名度提升讲座品牌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讲座品牌的权威性, 确保讲座的质量效果。
5.1 图书馆讲座宣传媒体环境分析
根据《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 截至 2015 年 12 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 6.88亿, 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 手机成为拉动网民上涨的主要设备。[6]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通道, 信息的生产和传播相比传统媒体时代而言, 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可以说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 任何人都在发布和接受信息。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各种网络微课、 公开课、 线上分享活动日益频繁, 如国家图书馆的国图公开课、 上海图书馆的视听讲座、 陕西省图书馆的微信读书会、 山西省图书馆的长风微讲堂等。 然而信息的爆炸式生产, 同质化的信息也越来越多, 难以形成新的刺激, 受众的满足度也低。 这就决定了图书馆讲座单一的计划式供给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有效需求, 应该主动融入市场, 在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上, 在内容、 形式及宣传上予以创新, 以迎合当前环境下受众较为“挑剔”的文化需求。
5.2 图书馆讲座宣传的馆内场景设计
图书馆除了庞大的馆藏资源之外, 其场馆空间资源也是可充开发利用的资源。[7]从讲座预告宣传页、 馆内电子显示屏、 宣传展架到讲座现场背景幕布等一切可以达到宣传效果的地方和场景都要精心布局, 融入设计元素, 形成较强的视觉识别功能, 突出讲座的品牌。
5.3 图书馆讲座宣传的平台网络服务功能设计
5.3.1 门户网站设计
门户网站是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 简单来说, 就是官方网站。 这类网站除了信息宣传之外, 天然地带有公开、 专用、 权威的属性。 对于图书馆讲座而言, 现阶段, 几乎所有具备条件的省市两级图书馆都开通了自身的官方网站平台, 并有专门的讲座宣传板块。 一个实用的讲座门户网站往往具有详细的预告功能、 视听资源展示功能以及资源共享功能。
5.3.2 微信微博平台设计
1) 统一的LOGO、 主题色以及板块介绍
LOGO是讲座的外在品牌形象, 在所有自媒体宣传中, LOGO是必备的嵌入要素。 此外, 讲座宣传在色系上也要尽量与LOGO的主体色保持一致, 以确保讲座品牌标识符号给受众视觉冲击的统一性, 进而形成受众对讲座的视觉与心理认同。
2) 官方认证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微博、 微信以及APP等新媒体宣传平台在公益讲座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据调查统计, 现阶段, 公共图书馆单独开通讲座微信订阅号平台的有10个, 一些图书馆甚至有专门的讲座APP, 如湖北图书馆的长江讲坛APP。 讲座微博、 微信平台的官方认证为平台增加了信任砝码, 增强了读者对信息的信任度。
5.4 图书馆讲座宣传的资源共享渠道设计
公共资源提供者是各大媒体与图书馆的共同属性。 所不同的是, 图书馆提供的是学习性的信息资源, 而媒体提供的是资讯性的信息资源。 在全民阅读推广的大背景下, 各大公共媒体与图书馆之间更应该展开深度合作、 长期合作。[8]
图书馆讲座与媒体的合作宣传分为两种, 一是预告性宣传, 二是推广性宣传。 预告性宣传即通过平面、 电视、 网络媒体, 利用媒体影响力在讲座开始之前予以宣传。 推广性宣传即利用图书馆讲座的相关资源, 如讲师资源库、 讲座文稿、 音视频资源等, 将这些资源通过媒体渠道发布, 扩大知识传播, 实现阅读推广。 如武汉图书馆联合武汉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推出了“名家论坛”广播版, 依托武汉图书馆讲座资源, 在不同时段播出。 山西省图书馆文源讲坛订阅号也积极通过联办、 合办的形式扩大合作, 与《名作欣赏》杂志社推出文源笔谈栏目, 以原创文章的形式通过微信订阅号平台发出, 提升订阅号的阅读推广功能; 与生活晨报推出“听讲坛”栏目, 延伸讲座资源的附加值。
5.5 图书馆讲座宣传的衍生品设计
图书馆讲座举办以后, 会有大量的学术性资源适合以刊物、 光盘、 书籍的形式进行加工整理, 形成二次传播渠道。[9]这样传播不仅可以维系策划人员、 主讲嘉宾以及读者之间的情感, 增强品牌粘性; 而且也是实现讲座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不二法宝。 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界, 讲座举办较为成熟的图书馆几乎都创办了专业的讲座刊物。 如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专刊”, 山西省图书馆文源讲坛的讲座精选书籍等。
6.1 内容安全
内容安全即在主题策划阶段的安全, 也就是说, 讲座的主题要符合主旋律, 弘扬符合时代特征的价值观。 这就决定了图书馆对主讲嘉宾的选择与沟通要慎重。 上海图书馆在讲座内容安全设计上采取项目负责人制和责任人负责制相结合的方法, 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项目责任人负责制, 即讲座的策划和主持是项目负责人, 其职责是通过沟通、 听讲或者其他方式在源头上尽量避免可能引起热点争议的话题。 接下来是策划团队工作制, 通过定期召开策划通气会, 会上由每个责任人提供策划设想, 由集体讨论举办的可行性, 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内容基本通过后, 由项目责任人填写完整讲座申报表, 且层层递进审批核实, 而团队管理者则实时跟进讲座进度。 同时项目责任人的问责制也并行实施, 通过双重把关实现讲座的安全管理。[10]
6.2 知识产权安全
移动互联网时代, 信息传播日益便捷化, 要达到讲座资源的最大利用与确保知识成果的并行, 是非常不容易的。 现阶段, 大多数图书馆讲座主要是通过签订视频制作以及文字资料使用权的协议, 其主要条款为尊重主讲人的知识产权, 仅能用于公益服务。
讲座做为图书馆延伸服务领域的核心业务之一, 是实践图书馆的教育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 业已成为推动全民阅读、 树立文化导向、 引领城市文化氛围的重要载体。 全国各类图书馆的讲座服务在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 也要适应市场化的需求, 实现讲座从定位、 策划再到宣传的整个流程设计规范化、 标准化, 不断提升图书馆讲座服务的品牌效能, 增强与社会互动, 让讲座真正成为城市文化或者地方文化的名片。 此外, 讲座也要注意不同类型资源的整合与互动, 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打破地域与行业壁垒, 增强跨界联合, 避免重复性、 同质化讲座资源的供给, 真正做到以受众服务为导向的定制化服务。
[1]王世伟. 图书馆讲座工作引论[J]. 图书馆学研究, 2005(10): 84-86.
[2]张海燕. 从战略品牌管理视角论图书馆讲座品牌培育[J]. 图书馆论坛, 2011, 31(5): 151-153.
[3]吕梅. 讲座是图书馆的一种核心业务[J]. 图书馆论坛, 2005(10): 50-52.
[4]孟化. 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品牌成长之路以及思考[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3, 31(4): 55-58.
[5]王静. 公共图书馆打造公益讲座品牌的思考[J].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0(6): 7-10.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6-01-22[2016-04-18]. www.askci.com/news/chanye/2016/01/22/141430eyou.shtml.
[7]孙忆华. “豫图讲坛”的品牌构建与展望[J]. 图书馆学刊, 2013(7): 97-99.
[8]拱佳蔚. 合作创新共同发展——上海图书馆讲座活动的资源整合与服务实践[J]. 图书馆杂志, 2005(9): 35-36.
[9]朱晓燕. 拓展公益性讲座提升公共图书馆品质[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7): 102-104.
The Design of Public Lecture in Library
WU Kejia
(Dept. of Readers, Library of Shanxi Province, Taiyuan 030021, China)
Public lecture in library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brand of service, but, more significantly, a platform for the promotion of reading. The efficiency assessment of a lecture involves its orientation, content, publicity and security issues. A well-designed public lecture should embody features below: the orientation design based on the city cultures of the audience or the public, the brand of lecture and its visual design,the systematically designed content tailored to the transmission of culture and publicity; the coordination of we media and media partners supported by some derivative publicity; and the design of lecture content and IPR security design.
library; public lecture; design
1673-1646(2016)06-0117-04
2016-06-25
吴可嘉(1980-), 男, 馆员, 硕士, 从事专业: 公共图书馆讲座建设。
G252.1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6.06.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