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磁刺激和颈肌张力障碍

2016-01-15 10:53:38ZittelS,HelmichRC,DemiralayC
中国康复 2016年1期
关键词:诱发电位体感波幅

研究显示,那些存在颈肌张力障碍的人可能会损害体感和身体的可塑性,并伴随初级运动皮质的过度活跃及皮脂内抑制效应。此项研究验证了一个问题:即通过经颅磁刺激抑制感觉运动皮质的方法是否能够使患有颈肌张力障碍的患者的诱发电位波幅和短潜伏期传入抑制正常化。患有颈肌张力障碍的12 例患者在左初级感觉皮质处于活性条件下经历了一次重复的经颅磁刺激,并在左初级感觉皮质处于控制条件下又经历了一次分离的测试。研究表明,8 名健康的对照患者只在左侧初级皮质感觉区进行了一次重复经颅磁刺激。在重复的经颅磁刺激前后,诱发电位波幅和短潜伏期传入抑制都分别会在患者的右边第一背骨侧肌肉和右食指处进行检测。在基线状态,诱发电位波幅在群体之间并没有显现出什么不同。然后,短潜伏期传入抑制在患有颈肌张力障碍的主体之间相对有所下降。在对初级运动皮质作抑制性的经颅磁刺激之后,诱发电位波幅有所回升。但这对于初级运动皮质的刺激并不是真的。相反,短潜伏期传入抑制能够在运动感觉和运动皮质接受经颅磁刺激之后回归正常化状态。结论:对于患有颈肌张力障碍患者的研究,发现他们受损的体感能够通过对于运动感觉和运动皮质的抑制性经颅磁刺激而恢复正常。

(张伟涛)

Zittel S, Helmich RC, Demiralay C,et al. Normalization of Sensorimotor Integration b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Cervical Dystonia. J Neur. 2015, 262 (8): 1883-1889.

猜你喜欢
诱发电位体感波幅
开封市健康人群面神经分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分布范围研究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听觉诱发电位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
医学与法学(2020年2期)2020-07-24 08:46:46
人体体感感知机械手设计与实现
电子制作(2019年13期)2020-01-14 03:15:20
基于CNN算法的稳态体感诱发电位的特征识别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价值工程(2018年25期)2018-09-26 10:14:36
非触控式的体感机械臂交互控制系统研究
电子制作(2017年13期)2017-12-15 09:00:05
脑诱发电位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
考虑传输函数特性的行波幅值比较式纵联保护原理
频率偏移时基波幅值计算误差对保护的影响及其改进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