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补齐短板

2016-01-14 12:17徐学庆胡隆辉
中州学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民生

徐学++庆胡++隆辉

摘要:“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收官阶段。在这个关键的冲刺阶段,我国还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短板。其中最突出的短板有三个,即“三农”、民生和生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补齐短板;不补齐这些短板,我们的小康社会就不是“全面的”小康社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补齐短板工作,要采取切实措施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短板;“三农”;民生;生态

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5)12-0005-0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所做的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更是强调:“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关键在“全面”,重点在“全面”,难点也在“全面”。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所在

20世纪末我国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2010年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如今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短板现象普遍存在。从宏观上看,短板无处不在,不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有“短板”,而且各个地方也有各自的短板,即使是经济发达地区,短板也同样存在。从微观上看,各地短板的种类和长短具有相对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我们必须首先找准“短板”所在,以便“补”有目标,“补”有方向。

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存在哪些短板呢?“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效益下滑,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待强化。”③应该说这些问题都是短板,不过,根据这一论述,我们将其中最突出、具有普遍性的短板问题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块短板是“三农”。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承载中华民族乡愁的精神家园,农民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群体。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收稿日期:2015-12-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研究”(12BKS038)。

作者简介:徐学庆,男,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行政学院)教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郑州451000)。

胡隆辉,男,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河南行政学院)副校长,二级教授(郑州451000)。

上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④习近平还指出,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这些论述,一方面,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说明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凸显了“三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说“三农”是短板,是因为,“三农”同工业、城市、市民相比,差距仍然巨大。在我国,农业是弱质产业,基础薄弱,人口流失严重;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农民是弱势群体,收入不高,增收难。而在“三农”短板中,农村贫困地区更是短板中的短板。这是因为,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增收难度加大,发展动力不足,返贫压力不小,脱贫的边际难度不断加大。脱贫注定是难啃的“硬骨头”,是场艰巨而又紧迫的攻坚战。“十三五”时期,脱贫工作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重中之重”思想,指出“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有重点。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考察时习近平还明确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这表明了党中央对贫困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度关怀。

第二块短板是民生。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民生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大的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然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民生问题仍然是我们的短板。第一,收入差距过大是民生短板的焦点问题。前些年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8年基尼系数达到0.491。如今我国的城乡差距虽有所缩小,但在全世界仍然位居前列。第二,大学生就业难是民生短板的热点问题。温饱问题解决后,就业成为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蓝领”和“白领”两个就业市场分割的特点。“蓝领”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开始扭转,“白领”就业市场依然是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民生“短板”的热点问题。第三,老龄化是民生短板的新问题。我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变,老龄化速度加快,“银发”浪潮迅速到来,养老保障难度加大。

第三块短板是生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习近平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⑤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然而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表现为:荒漠化日益严重,水环境日趋恶化,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动植物种类不断减少,水涵养功能下降,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问题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补齐“三农”短板

既然“三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那么就要紧紧抓住这个最薄弱的环节,着力破解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不高、农村发展滞后问题。

1.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产业,同时又是弱质产业。在我国,农业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在农业方面,保障粮食安全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坚持立足国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端在自己手上。但是,目前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环境问题突出,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低下。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农业现代化始终,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农业强起来。

第一,积极创新,完善现代农业发展体制机制。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打造家庭经营的升级版;要创新农村产权制度,实行“三权分置”,即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相互分离,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要创新科技支撑体系,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同时还要依靠其他“三化”来助推农业现代化。

第二,协调推动,提高现代农业产业素质。要促进农业内部协调发展,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要促进农村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拓展农业现代化新领域;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引导城市现代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第三,绿色发展,促进农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要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要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第四,深化开放,统筹利用国际国内的农业市场和资源。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农业发展已深度融入国际市场,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重视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第五,共享成果,让农业现代化成果惠及农民。共享是农民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要调动农民参与农业现代化的积极性,就要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保障农民利益,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在共享发展成果中有更多获得感。

2.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加强新农村建设

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要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使之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互为一体,形成双轮驱动。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城镇化分为“质”和“量”两个方面,从质的方面看,就是提高现有城镇的质量,实现城市自身的现代化;从量的方面看,表现为现有城镇规模的从小到大(这是我国城镇化的主体,表现为城市郊区的城市化,“化”的是郊区农村)和城镇的从无到有(如合村并镇形成的新型农村社区就具有城镇的雏形,合村并镇是农村变城镇的从无到有的过程)。由此可见,城镇化的对象主要是农村。城镇化势必导致部分村庄的消失,但要警惕单纯为解决城市建设用地、发展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而大量消灭村庄、强迫农民上楼的倾向。同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即使城镇化率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依然会有25%的农民生活在农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并举的方针,同步推进城乡建设,并且城镇化越快,越要加强新农村建设,以提高仍然留在农村的几亿人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一,坚持科学的方针原则。各地开展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正确的方针原则,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二,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完善规划体制,通盘考虑城乡发展规划编制,一体设计,多规合一,切实解决规划上城乡脱节、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在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要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县域村庄规划,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力,让村庄美起来。

第三,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要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交叉融合;要推进农业调整,优化农业布局,拓展和开发农业的生态文化、休闲文化等多种功能。

第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克服公共服务的城市偏向,使公共服务进一步向农村覆盖。

3.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今天,要提高农民地位,让更多的人乐于当农民。

第一,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农民地位低下、收入低下固然与“城市偏向”的体制和政策(如严格的二元户籍制度)有很大关系,但也与农民自身科技文化素质低下有关系。因此,必须在改变不合理的体制和政策的同时,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标准,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切实提高农民素质。要实施好农村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确保一个孩子都不能少,杜绝新的文盲产生,确保未来的农民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除了让更多农民尤其是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外,还要着力培养一大批农业科技带头人、农业营销人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引大批高素质的青壮年留在农村,确保农业后继有人。

第二,多管齐下,增加农民收入。从事农业生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就要集约经营,加大资本技术投入;就要规模化经营,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就要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培养新型农民;就要创造良好的务农环境,让农业有奔头。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拉动力量,要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增收能力;要加快推进城镇化,扩大农民就业创业空间;引导农民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农民务工收入的增长。转移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健全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4.实施精准扶贫,补齐最短的短板

贫困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中的短板。为了提高扶贫成效,习近平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他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贫扶到家”,“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⑥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坚决搞好精准扶贫。

第一,搞好制度设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越是进行脱贫攻坚,越是要加强攻坚的组织领导,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贫困县考核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考核扶贫开发成效转变。二是整合扶贫资金。要改变扶贫资金使用上的平均主义做法,整合不同渠道的扶贫资金,发挥扶贫开发综合效应。三是挖掘内生动力。脱贫攻坚离不开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但是,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因此,脱贫既要靠政策扶持,更要靠自身发奋努力,做到扶贫先扶志,实现精神脱贫。四是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要想拔掉贫困的根子,必须大力发展教育,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是根本的扶贫之策。五是激发金融活力。要做好金融扶贫这篇大文章,出台财政贴息扶贫小额贷款政策,为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送去源头活水。

第二,做到精准扶贫。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⑦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重点是解决好“扶持谁”“谁扶持”“怎么扶”的问题。精准扶贫要做到六个方面的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第三,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要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生态补偿脱贫—批。要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化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要着力发挥好教育阻隔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作用。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这五条途径只是针对五种不同情况提出来的,当然还有其他不同情况,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致贫原因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扶贫对策,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三、补齐民生短板

加快解决民生难题,早日补齐民生短板,既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1.解决好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第一,大力发展经济,在做大蛋糕的前提下分好蛋糕。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第二,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尤其要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下乡力度,让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第三,降低垄断收入。在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并且要加强对其收入分配的监管。

第四,调节过高收入。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功能,利用税收杠杆达到“控高、提低、扩中”的效果,完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财产税、赠与税等,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第五,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在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方面,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加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2.解决好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第一,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破除阻碍劳动力进入市场的门槛,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第二,优化就业结构,增加新型服务业和制造业就业岗位。

第三,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要对这些企业实施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以促进就业。

第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制度,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

第五,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把鼓励就业同鼓励创业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要发挥自身优势,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开拓以互联网、物联网等为平台的新型灵活的就业形式。

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老龄化是民生短板的新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家庭养老一直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有其合理性、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坚持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同时为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还要积极培育为老年服务的各种社会组织,使其成为家庭养老的有益补充。社区养老就是社会力量养老的一个制度创新,应充分发挥其优势。

第二,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要大力发展老年医学,做好老年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这是解决老龄化带来医疗费用增加问题的重要途径。

第三,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通过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向老龄事业投资,既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又可使企业获利,更能减轻国家公共财政投入的压力。

第四,延长退休年龄,发挥老年人“余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大大提高,若仍按60岁退休,势必造成人才的浪费,也不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所以应延长退休年龄,发挥老年人的“余热”。

第五,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样可以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四、补齐生态短板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如何补齐生态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攻克的难关,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1.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守住生态底线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要牢固树立生态环境的底线意识;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2.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环境质量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根本性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建设必须先行。

第一,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制度。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都要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提上重要日程,统筹协调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构建“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筹负责、多部门协调分工”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机制。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检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二是健全管理机制。建立联络员制度,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紧跟改革进程,强化横向协调,加强内部督导,监督检查工作进展。⑧各单位应积极参与,敢于担当,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是重视发挥专家的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决策中,要认真听取国内外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二,完善产权制度。一是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主要包括实施不动产管理,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统筹各项规划,落实用途管制,完善节约集约使用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二是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包括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建立重点领域补偿机制,建立市场化补偿机制。

第三,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一是全面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环境法律体系的“母法”,它的颁布与实施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法制保障。二是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设立生态保护红线的目的是建立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要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三是完善污染排放监督体制。包括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构建监督所有污染物排放管理体制等。四是完善环境预警联动机制。包括完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监测机制,完善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五是强化公众参与监督机制。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群众和社会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强化环境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四,完善考核制度。一是建立奖惩分明的考核制度。考核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挥棒。要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生态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内自然资源资产损益的离任审计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和刑事责任追究制。

注释

①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光明日报》2015年11月4日。②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④《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5日。⑤《弘扬人民友谊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民日报》2013年9月8日。⑥《让全体中国人民迈入全面小康——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心扶贫工作纪实》,《光明日报》2015年11月27日。⑦《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党全国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光明日报》2015年11月29日。⑧张修玉、李远、石海佳、杨子仪:《试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中国环境管理》2015年第4期。

责任编辑:浩淼思齐

猜你喜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民生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