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妮
【摘 要】建立一整套符合企业实际的全方位财务风险干预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做到既重视“风险控制”,又关注“风险转化”,既加强“风险防范”,又做好“风险引导”,进而为企业管理人员、财务工作者提供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财务风险业务操作指南,有效采取财务风险“双向干预”措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成为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双向干预;提升水平
一、对风险进行分类
根据电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把企业常见的财务风险划分为四大类、十四小类的四十八项因素。四大类风险为环境风险、体制风险、人文风险、业务流程风险。
二、对风险进行评估
按照财务风险程度和财务风险转化程度,分别对以上风险因素进行评分,其中,财务风险程度的评分范围为0-150,分数值越大表示风险越大;财务风险转化程度的评分为0-150,分数值越大表示越容易转化。
进行财务风险和转化的“双向分级”。财务风险发生可能性是指对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和频率的判断,将各类风险业务按照其属性和特点分别查明其“风险源”,按照风险发生可能性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划分为5个等级:
第一等级:很罕见,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才能发生;
第二等级:不太可能,在某些时候可能会发生,但在一年内基本不会发生;
第三等级:有可能,在某些时候应该会发生,如在一年内发生;
第四等级:很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很可能发生,如在一年内很可能发生;
第五等级:基本确定,预期大多数情况下会发生。
财务风险转化的可能性是指对风险事件转化为机会和机遇的可能性概率和频率的判断,对风险转化的可能性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划分为容易、较易、中度、很难和非常难5个等级:
第一等级:容易,基本确定可以转化;
第二等级:较易,在某些时候可能转化,如在一年内会出现转化机会;
第三等级:中度,在某些时候可能转化,但超过一年才可能出现转化机会;
第四等级:很难,需要人为创造转化机会,且转化机会超过一年并需要实时监控;
第五等级:非常难,基本没有转化可能,必须采取其它手段进行干预,如防范、抑制。
三、建立风险双向构架图
建立财务风险和风险转化的“双向构架图”。在对财务风险“正负双向性”全面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筛选“风险源”以及剖析隐含在风险表象后的“风险转化点”,建立“双向架构图”(包括风险控制措施的“控制工具库”和干预转化措施的“机遇转化库”)。
实施财务风险的“双向评估”。财务风险评估采用德尔菲法,按照可行性、层次性、系统性、及时性和阶段性的原则,将财务风险划分为9个等级,等级越高表示风险程度越高。
财务风险转化的评估采用头脑风暴法,通过客观、连续的分析,排除折中方案,将财务风险转化划分为9个等级,等级越高表示风险转化程度越高。
基于以上,通过引入加权线性法,建立风险发生与风险转化的指标体系,依据指标体系和具体业务的风险评估分值,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风险发生综合得分和风险转化综合得分:
风险值=量化值×一级权重×二级权重×三级权重
转化值=量化值×一级权重×二级权重×三级权重
四、评价财务风险结果
评价财务风险结果。依据“风险程度”和“转化程度”的最终风险分值,将所有风险项目进行综合排序,将风险程度和风险转化程度分别按照风险的大小、风险转化的难易程度各自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使用不同的分值区间。
等级A,风险程度:0-1,低风险,风险转化程度>1.5,容易转化;
等级B,风险程度:1>1.5,较低风险,风险转化程度1>1.5,较易转化;
等级C,风险程度:1.5-2,中等风险,风险转化程度0.5-1,可以转化;
等级D,风险程度:〉2,高风险,风险转化程度0-0.5,很难转化。
五、对风险实施个性化干预
对风险评价结果实施“个性化”干预措施。首先定义风险坐落的四个区域,依据风险值与风险转化值的定义区间和评估结果,建立以风险值为纵轴、风险转化值为横轴的坐标系,形成的四个象限分别为:高风险/难转化;低风险/易转化;高风险/易转化;低风险/难转化。
1.风险抑制区(高风险/难转化)干预措施:尽可能地消灭或减少高风险、难转化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程度地减少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将风险发生概率遏制到最低。
2.风险激活区(低风险/易转化)干预措施:有效处理管理中的不确定因素,最大程度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因地制宜制定各种灵活的激活手段和引导措施,实现由风险到机遇的有效转化。
3.风险转化区(高风险/易转化)干预措施:制定攻防兼备的风险应对机制,既重视短期应对措施,更注重长期发展战略,灵活快速的理顺业务流程,研究前沿信息和进行管理创新,促进企业内部运营管理转型。
4.风险防范区(低风险/难转化)干预措施:认真查找“风险源”,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防范措施,全面检查考核防范效果,完善并形成规范的操作流程,形成严格闭环的风险防范机制。
通过实施“双向干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实施财务风险正负双向的综合评估,并从评估推导结论出发,针对风险坐落的区间相应采取“抑制”、“激活”、“转化”、“防范”等个性化干预措施,抑制财务“风险源”,消除“隐性风险点”,激活财务风险“转化点”,在有效降低或化解风险的同时,将风险转变为机遇和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冯惠伟.如何防范企业财务管理风险[J].河北企业,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