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染与日本型染工艺差异研究

2016-01-14 06:07张岚讲师
上海视觉 2016年1期
关键词:纸版蓝染纹样

张岚 讲师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上海 201620

型染工艺是传统手工印染工艺的一种类型。中国蓝染,即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与日本型纸型染工艺,同为型染工艺中的代表手法。但二者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及发展脉络,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一. 中国蓝染与日本型染的发展历史

1.中国蓝染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蓝印花布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手工印染工艺作品,其制作手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纸板印花型染工艺(图1);另一类是采用木型凸纹版的夹缬工艺(图2)。前者由于制板方便、制作成本低,被广泛应用。也是本文比较的主要对象。

蓝印花布,又称药班布、浆水缬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产地集中于南通、湖南一带。其中,南通多见纸版糊印手法,而湖南喜用木版夹缬。

我国早在北汉时期就已经熟练掌握这门技术。直至明代中期被广泛使用。当时的蓝印花布非常受重视,一度“家户习为恒业”。南通、松江等地区早在那时纺织业空前发达,其产品除了满足当地人的生活需求,还远销至欧洲、日本等地。解放后,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兴起,传统手工艺制作纺织品的生存空间曾一度受到挤压。近来,随着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崇尚回归自然、回归质朴的生活方式,变成一种新的追求。蓝印花布一类的手工艺,再度被重视起来。

图1:蓝印工艺的纸版印

2.日本型染工艺的发展历史

日本的飞鸟·奈良时代加强与中国唐文化的交流,染织工艺中的镂空版印花的方式在隋唐时传入日本。日本平安时代,与中国的宋代相对应。此时的日本印染工艺,由对中国的模仿逐渐发展到原创。印染作品的风格也出现由“汉风”向“和风”的转变。而宋代中国的镂空版印花工艺也取得发展。例如,由以前的木板改用桐油竹纸代替,使印花纹样更加精细。使用染料也加入胶粉调成浆状,有效控制了染色过程中染液的渗化问题。中国镂空版印花工艺的进步,真接导致日本型染水平的提高。

从14至15世纪的琉球王国时代起,日本传统型染工艺在王府保护下被皇家和贵族用作礼服面料发展起来。型染工艺在日本的特殊使用背景,导致其在工艺上追求色调柔和、纹样精致。

日本室町时代,对应中国元代。战乱导致当时的染织工艺大不如前。也使染织工艺以小袖服装的形态进入平民阶层。为日后江户小袖和“友禅染”的形成奠定基础。

日本桃山·江户时代,对应中国明代。是日本染织的划时代转折点。当时,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初建天下,急需大量的装饰品。在他们号召下,工艺美术大力发展,染织工艺也空前发达。而整个民族的审美情趣也开始倾向富丽华贵。且受众较前代不再有限制,各个阶层、各个年龄的人都可以使用。而中国明代的染织工艺,特别是染色工艺空前发达,对日本印染工艺更是提供了直接的帮助。

在当代,型染工艺在制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材料均为绿色环保的材料,符合日本重视环保的理念。型染工艺所制印染作品体现出的质相手工感,符合日本民族对职人神的欣赏习惯。综合因素,使日本对型染工艺有着较好的继承和发展。不仅有健全的理论体系,也拥有大量型染作品。

图2:蓝染工艺的木型凸纹版

二. 中国蓝染与日本型染的工艺特征比较

中国蓝染与日本型染同属型染范畴,二者在工艺上有类似之处。但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使用目的,二者又呈现出差异。

1.中国蓝染的工艺特征

中国蓝印花是一种极具民间特色的工艺,以淳朴、素净为其审美特征。其制作工艺环保、低碳,并有特定的完整步骤。

(1)裱纸

蓝染工艺中采用不同的纸,裱纸要求不同。贵阳皮纸、桑皮纸需裱2-3层,高丽纸1-2层即可。纸裱好后,需附一张普通白纸与之粘合,再刷一层桐油,使纸板可防水。干后熨平即可。而日本型染工艺则直接用现成的涩柿纸进行创作。更为方便快捷。但涩柿纸的成本比较高。

(2)图案创作

创作图案时,一般先将图案画在纸上,再用“断刀”手法表现。需要注意,不可出现过长、过细的线条,而要多使用点或连接线来分割长线条,以确保纸板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断裂、破损。由于这种工艺手法的局限,使蓝印花布的图案形象常会出现圆点、短线一类,反而形成其特征。这一特点在日本型染工艺作品中也存在。

中国蓝染与日本型染在图案创作中的不同之处,中国蓝染工艺的图案元素通常是彼此分离的,有间隔。不同元素以平铺的形式呈现在画面上。通过元素的大小、疏密来体现图案的节奏感。因此,中国的蓝印花布给人以清爽、单纯但不呆板的映象。而日本型染工艺的图案元素多见互相穿插,互相纠结,图案元素之间借位、重合,分不清彼此。因此,在图案风格上体现出丰繁、富贵的特点。

(3)刻版

刻版是蓝染工艺中,考验操作者经验和设计能力的重要步骤。为了使纸版稳定牢固,方便刻制,建议从纸版中间部分刻起。并且在纸版周围留出约5cm距离。刻制刀法可概括为平刀和斜刀两类,前者类似于书法运笔中的中峰,即刀尖与纸面呈现近90度直角,是刻版过程中最常用的刀法,且对于初学者易于掌握。平刀的刻制过程相对费力。斜刀刻法,类似于书法中的侧锋,即刀尖与纸面呈较小角度,对于熟练的操作者,可以用斜刀刻法雕刻出轻盈、畅快的线条。观者可以从中欣赏到刀法特有的魅力,也被认为是蓝染工艺中独有的艺术魅力之一。斜刀法需操作者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为了方便刻制及保证纸版的稳固、耐用,断刀的长度一般不超过3cm,宽度不小于0.2cm。如需刻划较长的线条,则是几段短线段组合而成。但组合线段之间需注意要保持连贯、流畅。而以短线组成长线的特点,也成为蓝染工艺作品的艺术特色之一。

(4)上油

刻制完成的纸版,需用光滑的鹅卵石把背面打磨平整,过程中要及时修补破损处。之后上反复刷熟桐油3—4次,油量适量,反复涂刷,直至纸版被浸透,且不得在纸版表面有多余油脂。

(5)刮浆

刮浆是蓝染工艺中上阻染剂的过程。蓝染工艺采用的阻染浆是用黄豆粉与石灰粉调配而成。通常比例为1:1,天气较热时,可以适当降低石灰粉的比例。刮浆时,刮板与纸版表面要保持45底斜角。注意用力均匀,速度适当,保证阻染浆以均匀、饱满、适量的厚度留在纸版镂空处。刮浆过程中,可以反复几次刮制,达到使阻染浆厚度均匀适量的目的,但不宜刮制次数太多,以免损坏纸版或阻染剂渗出。

刮浆完成后,需要将纸版从布表面掀起。掀版时,动作要干脆,一气呵成,谨防多余阻染剂在掀版过程中残留到布面。掀起的纸版需洗净、晾干,以备再次使用。刮制完阻染剂的布料同样要晾干,才可以进入到下一工艺步骤中。

(6)染色

蓝染工艺的染色采用浸染的方式。这是蓝染工艺与日本型染工艺的主要区别之一。布料刮浆后被晾干,再浸染之前需在水中浸泡。浸泡后的布放到竹蓝中,竹蓝挂到染缸口,布浸入到染液中。浸泡约20分钟,挑起布料,置于空气中,另其氧化。约需30分钟。氧化的过程,可以使染料的颜色更为鲜亮。浸染、氧化的过程可以重复多次,直至达到理想的颜色效果。

(7)晾晒

浸染好的布料去水晾干。晾干后放于3%-5%的醋酸中浸泡。一方面去掉布料上残留的石灰粉,另一方面达到固色的目的。浸泡过醋酸后,再次将其置于通风处晾干。

(8) 刮灰

布料晾干后,用棍子敲打,使布料上的石灰变松。再将布料两头固定,用刮灰刀逐步将布表面的阻染浆刮掉。

(9)收尾

去掉表面阻染剂的面料,要清洗2—3次,再次晾干。蓝染工艺完成。

图3:日本型染

图4:日本型染

2. 日本型染与中国蓝染工艺特征的比较

日本型染工艺与中国蓝染工艺在原理上大致相同,但不同的文化背景及特别的使用目的,使日本型染工艺在细节上与中国蓝染工艺有区别。最终作品的风貌也因为工艺的差别而有所差异。

(1)材料

日本型染在选择面料方面相对于中国型染更加多样。中国蓝染的面料以纯棉布为主,而日本型染则可选择棉、麻、丝、芭蕉布等多种材料。而用于真丝面料的型染工艺最为精湛,代表了日本型染工艺的水平。以型染工艺制作的真丝面料常被用于制作和服。日本型染采用的纸版材料为日本特有的涩柿纸。涩柿纸的制作工艺复杂,因需提取柿漆刷染纸版表面而得名。成品涩柿纸平整、硬脆,刻版时手感很好。有助于操作者更好的发挥。刻版完成之后刷漆的步骤又可使其变得更坚固、有韧性。染料选择方面,日本型染大多采用天然染料,有时也用化学染料。高级定制的和服等一般采用天然染料。色彩选择非常丰富,红色、褐色、黄色、蓝色等均会被选择采用。

(2)刻版

中国蓝染与型染在刻版方面存在共性,前文已说明。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处理无法与花版主体固定连接的部分方面。中国蓝染通常采用制作两张花版的方式来解决。而型染仍用一张花版。只是在刻制开始时,不完全刻断。然后,以砂糖和面粉加水调制浆糊,把花版粘到裱背纸上,再把之前没有刻断的小连接点刻掉。其次,用粘合剂,把真丝薄纱与花版粘在一起。再次,打湿裱褙纸,轻轻去掉残留的连接点。这样花版就完成了。

(3)防染剂

日本型染用的防染剂是糯米粉与小纹糠按照4:6的比例,再加入约15%的盐,再蒸制约半小时,最后捣碎完成。

(4)刷豆汁

刷豆汁法是日本型染与中国蓝染的重要区别之一。中国蓝染在刮浆后,直接染色。而日本型染则是先刷豆汁,再染色。豆汁浸入面料后,一方面可以使染色更为均匀,另一方面可以使色彩更鲜艳。豆汁的制作方法为:将黄豆泡12小时以上,再加入水。一般比例为一粒大豆3ml水。再加入少量海苔水和海藻酸钠液,研磨而成。实际操作中应该按照面料的性质调制豆汁的浓度。例如丝绸一般需要较稀的豆汁,而棉布需要较稠的豆汁。豆汁的稀稠程度的掌握,直接影响到染色的效果。

(5)染色

中国蓝染以浸染的方式染色,而日本型染采用绘染的方式染色。绘染的方式可以实现更多的染色可能,染色过程更灵活自由。因此,日本型染作品的效果更自然、更生动。尤其是其柔和的晕染效果,独具魅力。

(6)蒸化

日本型染的染色完成后需要蒸化。染好的面料,尺寸较大的,以悬挂的方式推入蒸箱,尺寸较小的,以报纸包裹,圈好之后,放入蒸笼。一般需蒸制30分钟以上。蒸化的过程,颜色可以固定,不脱色。同时,颜色也会更鲜艳。

三. 中国型染与日本蓝染的图案特色比较

1.中国蓝染的图案特点

(1)图案寓意

中国传统图案向来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习惯。因此,蓝印花布中亦无例外的出现大量吉祥图案。例如,象征人丁兴旺的“麒麟送子”,象征仕途顺利的“鲤鱼跃龙门”,象征美好爱情的“蝶恋花”等。构图风格上,也多见对称、饱满的方式,给人以丰富、热闹的映象。

(2)图案主题

中国蓝染的主题图案以植物花卉、动物、几何形为主。

花卉图案是世界各国染织纹样中最为常见的图案超标,中国蓝染纹样也不例外。其中,牡丹、梅花等形象都很受欢迎。牡丹象征吉祥富贵,梅花代表坚忍不拔。

植物图案中的唐草由连续的花、草纹样组成,是蓝染图案中的常见主题。唐草图案在蓝染图案中,常处于陪衬位置,与主体图案形成装饰上的层次感。

人物、器皿图案在中国蓝染纹样中,同样具备吉祥含义。例如,和合二仙图案用于新婚纺织品,象征百年好合。花瓶因与“平”同音,被加以平安含义。而瓶内饰花,则象征平安的同时,也有美好、幸福的意思。

几何纹样也是各国染织纹样中的经典素材。中国蓝染中的几何纹样,往往来自生活中元素的变形,如鱼鳞、水波、日月星辰等。这类几何纹样可单独作为陪衬使用,也可用于装饰主体纹样。

(3)图案造型

中国蓝染的图案须用刻刀在纸版上刻制表现。特殊的工艺决定蓝印花布图案呈现出独特风貌。刀刻纸版不宜出现长线条,因此蓝印花布的图案往往由大大小小的断点组成。无论图案为何题材,最终都以点的手法来体现。

图案构成上,往往以适合纹样为主体,构图追求对称稳定的布局,多见轴对称、中心对称等形式。

中国蓝染图案因为工艺要求,画面中充满了断点,但是点与点、点与线要形成组群。使细碎的元素变得整体。共同的方向感、秩序感都可以帮助点与点之间产生联系。

根据使用目的不同,中国蓝染图案在布局上也会有习惯上的差别。通常,服饰上多用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纹样;而被单、包袱等,则多见框式结构的中心适合纹样。

2.日本型染的图案特点

(1)图案寓意

与中国蓝染图案相似之处是日本型染图案也往往采用象征手法,以一定的图案符号代表不同的含义。差别在于,日本型染图案元素在表达情感方面更为含蓄和多元。在日本型染图案中,既可以看到八宝图、万宝图这类具有吉祥含义的纹样,又可以看到以片片樱花来寄托对于短暂生命的哀愁之情。除此之外,日本型染图案中,还常会出现牛车、柴门之类从古典作品中提炼出来的场景纹样,传递出静谧、安详的氛围。

(2)图案造型

与中国蓝染喜用短线、点等完成图案的习惯不同,日本型染多用长线。长线柔美、飘逸,形成了不同与中国蓝染的画面特色。构图方面,日本蓝染不同于中国型染多用对称构图的方式,而是刻意形成灵动、多变的构图方式。整个图案布局上,重视疏密的分布,体现图案的节奏感,不同于中国蓝染图案喜好规整、稳定的图案布局。

(3)图案题材

日本图案题材方面,很大程度受到中国图案的影响。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几何纹样等都可见到与中国纹样相似或相同的内容。比较有特色的日本型染图案,是来自各个家族的族徽类纹样。例如,丰臣秀吉家族的梧桐纹样、德川家康家族的葵纹样、织田信长家族的木瓜叶纹样等。

四. 结语

中国蓝染与日本型染同属两国极具民间特色的工艺种类。两者在工艺、图案、文化特色等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别。同时,两种传统工艺在当代生活中,均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欢迎,并且以各自的方式生存发展。比较二者的异同与所处环境,可使我们在了解二者不同背景与生存现状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在当代社会背景下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发展。

猜你喜欢
纸版蓝染纹样
撤稿声明
智能版与纸版CAM⁃ICU 谵妄评估的一致性研究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传承那些古老而又美好的手艺之蓝染
丰蔚蓝染系列作品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蓝染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蓝染indigo items
袁飞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