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打造河南“十三五”发展的“混合动力”

2016-01-14 12:17
中州学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混合动力区域发展创新发展

李 庚 香



着力打造河南“十三五”发展的“混合动力”

李 庚 香

摘要:在新旧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传统增长动力虽然在减弱,但仍然是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主要支撑。由于以全面创新为内涵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还未最终形成,应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应该双管齐下。面对“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新常态,河南省要持续用好传统的投资、出口、消费三大发展动力,加快培育改革、开放、创新三大新兴发展动力,着力打造传统动力与新兴动力相结合的“混合动力”,从而实现河南经济逆势增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走出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混合动力;区域发展;新常态;创新发展;河南省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河南发展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李克强总理希望“河南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支撑”。为了不辜负中央的厚望和要求,为了推动河南“十三五”发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河南需要着力打造传统动力与新兴动力相结合的“混合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源。

一、河南“十三五”发展需要打造“混合动力”

长期以来,投资、消费、出口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以最终消费为例,2012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8%,2013年为50%,2014年为51.2%。但在新常态下,这“三驾马车”的主导地位受到削弱,投资增长乏力,短期内消费需求和国际市场需求也难有大的起色,稳增长难度加大。

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①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因此,“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面临的任务都将发生新的变化。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发展正从传统动力向新兴动力转变。当前,我国经济正在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传统要素供求关系,以及生态环境等外部约束趋紧。人口老龄化加快使劳动年龄人口开始下降,劳动力供求关系趋紧,导致企业用工成本明显上升。工业化、城镇化对耕地的占用与耕地保护红线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建设用地成本持续上升。随着国际竞争日益加剧,我国引进先进关键技术的难度与成本也在加大,与国内要素结合形成的发展驱动力有所减弱。在传统要素优势和比较优势弱化的条件下,必须通过加大创新力度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要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这是从我国发展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②,对“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旧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传统增长动力虽然在减弱,但仍然是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主要支撑。由于以全面创新为内涵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还未最终形成,应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应该双管齐下,一方面要推动包括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模式业态创新在内的全面创新,加快实现供给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还要挖掘传统发展动力潜力,不断拓展发展动力新空间,焕发传统发展动力新能量。因此,在原有发展动力减弱的情况下,如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实现新老动力的平稳转换,成为“十三五”时期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③

河南省同全国的情况一样,传统产业比例过大,发展的动力在减弱;新兴产业规模偏小,动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动力转化面临着“青黄不接”的现实难题。因此,“十三五”期间,河南省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人均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领域和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④,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持续用好传统动力,加快培育新兴动力,着力打造“混合动力”,实现河南经济逆势增长。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眼睛只盯着新兴动力,而忽视传统动力应有的基础推动作用,或者还一味倚重传统动力,而不注重培育新兴动力,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平衡。

二、深刻认识“混合动力”的基本关系

“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必须努力让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与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一是要充分认清“三驾马车”的内在潜力。“十三五”时期,要继续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中国经济更多依靠国内需求拉动,避免依靠出口造成外部风险。企业家马云有个形象的比喻: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其实是“两马一牛”,出口、投资是马车,而内需绝对是牛车,内需是中国经济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扩大国内投资和国内消费,提升内需动力,仍是我们的不二选择。消费在增长中具有基础作用,在稳定传统基本需求的同时,要重点关注新的消费增长点。在产品消费逐步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要将增长的重点转向服务消费。投资在增长的作用十分关键。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投资减速最为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不再重要。要使经济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中高速而非中低速以至低速增长,投资依然起着关键作用。出口对增长的支撑作用也不可低估。近几年我国出口增速减缓,有金融危机后全球增长乏力的影响,但主要是随着我国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成本上升和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竞争力相对下降所致。近年来,服务业增加值都以年均两位数增长,预计“十三五”服务业增加值仍会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这表明,服务业开始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河南省是农业大省,近1亿人口中占半数以上农村人口的消费潜力等待释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意味着有巨大新增投资需求。这将为稳增长提供持续强大的内需动力。

二是要充分认清“三大动力”的无限魅力。改革、开放、创新,是新常态下实现新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在这三大动力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兴起,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依然是创新的竞争。我们从此不应再津津乐道于后发优势,而是要更多地思考先发优势的引领作用。当前,在国际经贸规则重塑、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创新活动有其内在规律。要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⑤

与此同时,改革是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回首过去,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三步走”战略布局前两步的伟大胜利,关键在于矢志不渝地推进改革。今天,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坚持深化改革,仍然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无论是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还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无论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还是解决公平正义问题,都需要用改革来推动、靠改革来实现。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深化改革,不只是为了应对挑战,更是为了把握机遇;不只是为了短期目标,更是为了图之长远;不只是时代要求,更是历史责任。

通过开放发展有利于实现中国与世界对接,以对外开放倒逼国内的改革,因此,开放是重要动力。由于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与世界深度互动的阶段。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开放的力度、推进开放的深度、扩大开放的广度,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按照这样的部署奋战“十三五”,我们就能够以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在我国深度参与全球分工的态势下,要争取占领全球贸易投资规则制定的制高点,由以往的被动应对逐步转到主动引领。加快国内自贸区的创新和发展,将成功经验复制推广到其他地区。进一步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企业将高水平研发中心和其他优质资源布局到中国。对外投资应将重点放在吸收和利用国内短缺的技术、管理、品牌、供应链、营销渠道等要素上,取长补短,努力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提升。

三是要充分认清“三驾马车”与“三大动力”的辩证关系。未来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但无论是人力资本还是技术进步,它们动力作用的发挥必须负载于“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为“马车”提供不同于以往的“轮毂”。比如,一项新技术、新产品,如果不能转化为新的投资热点,不能带动新的消费需求,不能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就谈不上什么“创新驱动”。同时,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破除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建议》提出要“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要素配置质量,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建议》还提出要“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关键就是要破除抑制新需求的制度障碍,以满足需求变动趋势为核心推动供给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所以说,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与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决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三大动力”有助于“三驾马车”的稳定性、均衡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推动经济发展平稳换挡、转型升级。

三、精准把握“混合动力”的着力点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要打赢这场决胜战,必须准确把握打造“混合动力”的着力点。

一要着力提升传统动力。在经济结构的转型期、经济发展的机遇期,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如何转换动力、形成合力,是国民经济顺利换挡、提质增效的关键。“三驾马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要把握消费由模仿型、排浪式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的趋势,更好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以新消费需求引领新供给创造,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生产和消费同步向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要把握投资由传统产业和房地产投资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转变的趋势,更好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把握出口由传统要素成本比较优势向新的综合比较优势转变的趋势,通过创新升级继续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强对外投资与扩大出口结合度,创新技术、产品管理、营销模式,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面对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三期叠加”的复杂时期,必须发挥河南自身优势,改造提升“三驾马车”在经济发展中的动力驱动作用。充分释放河南的市场优势、交通优势、人力资源优势,要求河南继续发挥“三驾马车”的重要驱动作用。以交通优势为例,近年来,河南启动了米字形快速铁路网战略规划。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对这一战略规划给予了充分肯定,称“河南米字形快速铁路网画得好”。如果我们能够乘势而为,拼上所有力量,力争在“十三五”期间使米字形高铁全部建成,那么将会为河南经济健康增长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要着力用好新型城镇化动力。城镇化水平低是河南省发展的突出短板,也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症结所在。新型城镇化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既反映发展水平,更体现民生质量;既是发展结果,也是发展动力。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是我国过去的不足,却是新常态下的机遇。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度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必经过程,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和优势⑥。破解新型城镇化难题,是李克强总理在河南考察时对我们提出的希望之一。要突出在农民工融入城镇、新中小城市培育、新型城市建设“一融双新”上做文章,使城镇化步入速度与质量同步提升的新阶段。2014年河南城镇化率为45.2%,而全国城镇化率为54.77%。到2020年,河南要实现56%的目标,还有很多难题需要破解。要坚持以产兴城、依产促城、产城互动,落实好“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等做法,在继续打造好郑东新区、航空港区、产业集聚区等基础上,着力建设中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难题破解了,经济发展的动力无形中就会增加。

三要重视外生动力。根据商务部预测,2015年我国对外投资将达到1500亿美元。由于经济增长动力既有内生动力也有外生动力,河南经济要实现增速,仅仅依靠现有的增长动力、增长方式、增长思维与增长政策,是绝不可能自发实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因此,“十三五”时期河南要实现高速增长,不仅要深度挖掘内生动力,还要着力探索外生动力。“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为河南发展开放型经济打开了无穷空间。要积极争取自贸区概念在河南省落实,探索河南省作为内陆地区如何适应国际贸易规则的办法和模式。产业转移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其实质是产业位移和创新,能提高区域技术消化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目前,国际产业转移高端化、链条化、集群化、组团化趋势日趋明显。国际上,高端服务、电子信息、客户服务等智力密集型产业,从美国、欧洲向印度等迁移。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迁移后,开始向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迁移。要根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新趋势,充分发挥河南省产业转移的自然比较优势和创造的比较优势,产业引进要从传统制造业引进向中高端产业引进转变,从单个企业或产业引进向产业链整体引进、配套企业和产业同时引进转变。要充分发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来的开放机遇,发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优势,发挥根亲文化的优势,面向欧洲、中亚和东南亚,探索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的新路子。要鼓励企业走出去,去国际市场竞争发展,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从中汲取发展的动力。要为河南省的劳动力输出、资本输出和技术输出寻找突破口,努力促进河南省产业的国际化。

四要着力用好“双创”动力。在培育新动力方面,“创业”和“创新”是一对孪生兄弟,“双创”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等是推进创业创新浪潮的重要抓手。李克强总理在河南考察时,对这个问题也作了重点强调,希望河南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走在前列。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产业融合。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大数据变革的时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地位也将越来越突出,国际竞争的焦点将从对资本、土地、资源的争夺转向对大数据的争夺。因此,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要特别重视大数据的作用。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全面渗透和深度应用催生的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要正确认识新经济业态带来的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新业态指伴随信息等技术升级应用,从现在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活动。业态创新是指在业态发展进程中,以新的经营方式、新的经营技术、新的经营手段取代传统的经营方式和技术手段,以及由此创新出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商品组合的产业形态去面向不同的顾客或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河南以传统产业为主,业态创新比较落后,必须加大力度支持新业态的形成和发展。要及时并不断抓住这些新动能,打造“混合动力”,才能使河南更好地决胜“十三五”。

注释

①张占仓:《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可持续发展新趋势》,《河南科学》2015年第1期。②河南省社科联课题组:《以改革创新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河南日报》2015年10月30日。③张占仓:《我国“十三五”规划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与战略预期》,《中州学刊》2015年第11期。④杨兰乔、刘晓萍:《用新的发展理念谋划河南“十三五”发展》,《中州学刊》2015年第11期。⑤刘良军:《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常态》,《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⑥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责任编辑:蓝海

作者简介:李庚香,男,河南省政协常委,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研究员(郑州450002)。

收稿日期:2015-11-30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5)12-0011-04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猜你喜欢
混合动力区域发展创新发展
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对能耗影响的试验研究
沁源县区域发展方向研究
对新时期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研究
跳绳运动区域性发展策略研究
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问题研究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