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语文教育环节中最为重要的元素。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由必修读本一到五及选修读本两部分组成,与以往教材相较,加大了文学作品的比例,同时创新设立了资料链接,与单元选文参照呼应,为学生提供了加深阅读,个性思考的又一平台。
在语文教材改革方面,丁帆也有过这样的表达:“几十年来,语文教材编写始终没能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这是制约语文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问题……恰恰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我们太过于注重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忽略了教材的人文元素和母语的工具元素的附加值,才会使我们失去母语教育的鲜活的生命力。”现行教材与之前教材选文内容相比,依然延续了如家国情怀、人性尊严、民主科学等经典主流价值观,但仔细比较,不难看出现行版本中增添了许多新的主题,如母语精神、传统文化、地域文明等。可见,现行教材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力图创造更多的人文元素,突出更多的母语价值,然而选文数量的增多,单元结构的重整导致这些创新淹没其中、不够突出,从而显得改革力度不够,但无论从选文编排,还是从作品选择上来看,现行教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努力都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进步。
一、继承与发展
随着社会变迁、体制改革、主流思想的变更,教材也会顺应变化进行改革。而当前语文教材的主要问题是,语文兼具工具性、人文性的特质被进一步明确后,语文选文能否跟得上?现代文学作品经典的“当代性”在哪里?钱理群在《语文教育门外谈》中用学者的求真精神和审慎态度谈论语文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希望语文教学重新回到“立人”上,而“人”不是带着知识的奴隶,更不是职业的工具。近几年参加了中学语文教材编选工作的温儒敏教授,在《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中提出了“语文是人文教育而非文人教育”的观点。于是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也不难看出力图培养学生个体本位、独立思考的意图愈发明显。
首先表现在传统意识理念的创新延续。现行教材与以往版本相比较,依然延续了传统的主流教育理念,笔者总结为以下四点:青春成长、故乡情思、热爱生命及人性尊严,相关选文如顾城《生命幻想曲》、苏雪林《家》、食指《热爱生命》、史铁生《我与地坛》、冯文炳《桃园》等。同时,尽管经历了几次课改,有一部分名家名作依然保留在语文课本中,这些名家有在中学教育中备受争议的鲁迅、巴金,也有在学生中十分受欢迎的沈从文、曹禺、老舍等;更有一部分作品值得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例如《边城》、《雷雨》、《我与地坛》等。同时也存在着保留作家更换作品但主题精神不变的情况,如改食指《相信未来》为《热爱生命》、老舍《想北平》为《断魂枪》、艾青《北方》为《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汪曾祺《金岳霖先生》删除,增添了三篇先生的代表佳作《故乡的食物》、《胡同文化》以及《受戒》。语文教育一直注重意识形态对学生的影响,旨在为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做出积极的引导。现行教材在关乎传统价值理念的选文内容上做出的调整并不突出,但作为语文教材中的主体部分,现行教材还是在选文的编排与结构上做出了一些积极地的调整,相同主题的有序归并与不同文体的相互交错摒弃了以往教材中中规中矩的单元化模式,在传统精神的再传达上更具规律与格调。
其次表现在新鲜理念的大胆传达。在现行教材中,出现了许多以往版本中不曾出现的选文及作家,也增添了一部分新鲜的选题。在这些选文中,有“旧家新作”,如老舍、艾青、汪曾祺等以往未曾选编的佳作登陆教材,也有“新家新作”,如当代作家王小波、毕飞宇、张炜、莫言等人的作品出现在课堂之上。这其中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收录在必修一“寻找精神家园”课题之下,毕飞宇《地球上的王家庄》、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收录在必修三“年轮的故事”之下,莫言《小说的气味》收录在必修四“写作的智慧”课题之下,张炜《精神的魅力》则收录在必修五“精神的魅力”课题之中。相比而言,中学生对当代作家作品的熟知程度远不及对“鲁郭茅巴老曹”的认知程度,在现代文学步入经典的今天,当代作家作品也迫切需要一个被熟知与解读的平台。当代作家作品的出现对中学生而言也无疑是一股新鲜的浪潮,而作品中所表达出的新思想、新精神则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
最后则是鲁迅作品的匠心归类。在吴福辉《当今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学语文教育的调查报告》中表明,鲁迅既是中学生最热爱的、对他们学习语文最有助的现代作家,同时又是遭到部分同学冷淡、批评的作家。但应对学术界和社会上对鲁迅经典化的复杂反应,要改进教材中的选文问题,不能用不选或者简单地少选鲁迅作品这种方式来草草了事,也不能稳坐钓鱼台无所作为。笔者统计,鲁迅作品在通行较多的人教版与苏教版语文教材中选文情况如下:人教版鲁迅作品选文为《纪念刘和珍君》、《祝福》以及《拿来主义》;苏教版(2004年初审通过版)鲁迅作品选文与之相同;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中鲁迅选文在必修书目中相对“缩水”,篇幅也出现了大变化,选文为《药》以及《<阿Q正传>的成因》,更多的篇幅则出现在选修课本《鲁迅作品选读》中。在这本选修课本中,阅读鲁迅被分为十个专题:“父亲与儿子”、“儿时故乡的蛊惑”、“人与动物”、“人·鬼·神”、“生命元素的想像”、“睁了眼看”、“另一种‘看”、“奴才与革命战士”、“生命的路”、“自己做主,说自己的话”。总体来看,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对鲁迅作品的引入是“看似减少,实则增多”,必修课本中增入以往教材中从未涉及的专题“走进阿Q的世界”,选入鲁迅《<阿Q正传>的成因》、张天翼《论<阿Q正传>》、贺仲明《阿Q为什么是农民》,更直接地将学生视野对准国民劣根性,且效果比直接收入《阿Q正传》更为明显。另一篇选文《药》收录在必修二课本“奇崛隽秀总相宜”中,同入专题的还有老舍《断魂枪》和孙犁《荷花淀》,与以往教材中将鲁迅作品归为一类进行统一学习不同,现行教材中似乎更注重传播的是对鲁迅写作手法及写作初衷的教育,而解决以往中学生对鲁迅作品难理解而产生对鲁迅作品排斥的问题。再看选修课本《鲁迅作品选读》中的44篇选文,涉及主题也更加广泛,作品题材也有了较为均衡的分布,杂文篇幅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以往教材中从未出现的佳作映入眼帘,如《无声的中国》、《铸剑》、《论睁了眼看》、《略论中国人的脸》等,并在最后提供了“研究与言说鲁迅”专题,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选题,参考书目以及活动建议。这样的编排不得不说是有新意的,甚至教学效果会比以往生硬的“填塞式”灌输好得多,毕竟引导中学生自主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兴趣,从而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新课改的最终目标。
二、选文的特点
阅读名著就是和作者进行一次精神的对话,那么语文教材编选就是把这种对话以教学方式延续下去。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也是现代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的主体。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中选文与以往教材中的选文相比,内容上更加注重迎合学生的多种需求,将精神世界的培养体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上,同时,在语文教学日趋人文化、工具化的今天,现行教材中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体现。
(一)关注思想道德的教育
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关注始终是中学教育不变的主题,而在语文教材中选入相关文章则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高中学生群体处在较为叛逆的青春时期,通过自身的阅读体验获取道德教育的感化,相对而言是一种更好的途径。在现行教材中,相关选文如林文月《生日礼物》、傅雷《<傅雷家书>三则》、食指《热爱生命》、冯文炳《桃园》、汪曾祺《受戒》等等,在主题上贴近情感、生命与自然,无论是积极向上的家国情思,还是细腻婉转的自然恋歌,“爱”与“美”的主题蕴含其中,比口号式的道德教育更具深远效果。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直达人心,对于中学生而言,阅读不仅是自我能力提高的过程,更是内心思想转变的疗程。
如果说“美”是正面向上的,那么在现行教材中也出现了一些扭曲的负面。这与以往教材中忽视人性另一面的做法不同,在现行的选文则出现了如“贪婪的欲望”、“扭曲的心”这样的专题,在这些专题之下,有以下选文:吴组缃《箓竹山房》、张爱玲《曹七巧》、流沙河《锯齿啮痕录(节选)》、张中行《汪大娘》等。直面人性的另一面是现行教材中值得肯定的亮点,青年时期培养一定的受挫能力,敢于直视生活中的不平,拥有为不幸而自鸣的勇气,知晓底层的苦痛,明白人性的丑恶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重视精神世界的陶冶
现行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体精神,体现着鲁迅先生所说“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想”的基本观点,有着涵养性灵、陶冶品德、升华情感的审美效应。首先,关注精神家园的选题在必修书目中不止一次出现,相关的选文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林海音《窃读记》、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陈四益《站着读与跪着读》、曾卓《悬崖边的树》、王志杰《蚯蚓》以及张炜《精神的魅力》。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独立生存的个体,在学校教育中,几十年以一贯之的“好学生”标准就是“听话”,但如今这样的方式是绝对行不通的,独立性与创造性成为个人在当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所以,现行教材在强调个体精神培养的这一点上是有所突破的,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反应,关注人的自身,重视人的精神,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条件之一。
另外,在现行教材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编排——友情与爱情的出现。将沈从文《边城》列入“远去的风景与爱情”专题之下,必修五的课本中又有了“爱情的绝唱”以及“永不褪色的友情”专题,并在“爱情的绝唱”中纳入了学生较为喜爱的诗歌题材,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经典传唱的西方抒情诗,如白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聂鲁达、普希金、叶芝的经典爱情诗,而在“永不褪色的友情”中则纳入了以王维、李白、杜甫、柳宗元为代表创作的古体诗。这样看来,在以往教材只注重亲情的赞扬上,现行教材似乎又多了一些“人情味”,把友情与爱情这样一个青少年关注的主题放入教材,无疑是一个十分讨巧的行为。
(三)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
在现行教材中,总体篇幅数目增加,选文类型也大大增多,新题材、新作品的选入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群体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兴趣。于是,应用类文章出现在教材中,莫言《小说的气味》、老舍《谈论述与描写》等应用类文章列入“写作的智慧”专题,原本作为课外练习的写作指导出现在教材当中,并选取名家名作,具有较为强烈的指导意味,也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另辟蹊径。而在必修三的课本中又出现了这样几篇选文:熊秉明《看蒙娜丽莎看》、林语堂《中国书法》、陈从周《说园》以及雷克斯·英格拉姆《导演电影》。这类选文首次出现在语文必修课本中,也可见选文内容之丰富,涉猎之广泛。
值得注意的是,现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增设了论辩专题,通过记录论辩现场的文本形式发散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见解。观点的碰撞、言辞的争锋相对以及逻辑的分明,对学生而言是一场小型的头脑风暴,通过种种对立的例证、归纳的方法,从个别的具体事例,寻求一般概念或永恒本质,用一种灵活生动的方式让学生的头脑真正的动起来。
三、评价与思考
语文教学改革以来,许多学者也发表了相关言说,也有人认为百年来一直沿用的“文选型”教材是存在弊端的,文章一旦整合到一起,则不能各显其长,反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几乎被打磨平整,丧失了审美的积极性,从而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厌恶心理。也正因此,语文教材的选文编选进行了一代又一代的改革和调整,就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而言,与之前的教材相比,还是有一些值得肯定的改变。尽管篇目和结构的增多乍一看显得杂乱无序,增添了学生压力,但从内容上讲,目前所选作品的类型仍然是非常丰富并且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在编排上也摒弃了以往合并式的结构,而是通过不同的主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学生表示,“文章不用选太多,有代表性的就行,讲课不用太格式化,能懂就行。”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中选文在进行内容和结构的调整之后相信会更符合中学生的“味口”,尽管从改革力度和创新性上来说,它的改变并不是明显成功的,但也许就是这种中庸的改革之法,最终会收获细水长流的回报。毕竟任何选本在选文上都是会有遗憾的,再多的选择都不可能将天下美文尽收囊中。更多的是,教材的改革与变动最终都是为了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趣味、标准与风格,学会像鲁迅先生所讲的那样“放出眼光,自己去拿”。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是真正摒弃了以往的教条死板,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与探索,并且在积累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经典。所以,现行教材选文创新的一小步,相信最终会到达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将语文融汇于生活、贯通于人生的千里之地。
叶圣陶先生一再强调“课文不过是做例子”,例子选的好,教材改革自然也就成功了一半。在选文过程中,少一些历史性的偏见,多一些艺术审美的眼光,以学生的阅读喜好作为参照,也不失为一种办法。新时期以来,现代文学界先后提出了“20世纪文学”、“重写文学史”等重大概念,现代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前后升降沉浮也较大,而现代文学教材与学术界新的理论是否应该一致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教材的选择方面应多元化,但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也并不是改教材、换文章就可以解决的。在目前关于语文教材的争论上,现行教材的选文不能断言是绝对成功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较之以往作出了一些可喜的改变。尽管在鲁迅经典化的今天,在选文中减少了作品篇幅,并以其他作品代替以往的经典教学篇目,但对学生而言,这对心中已然“格式化”的鲁迅来说,也许又增添了一些新的视野与新的理解。再者,学生较为喜爱的诗歌体裁篇幅明显增多,对于处于青春期热爱浪漫、追求自由的学生而言,也无疑给他们带来如同报春燕一般的新鲜浪潮。
参考文献:
[1]丁帆.语文教育的“死穴”在哪里?[J].语文学习,2015,(09).
[2]吴福辉.当今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学语文教育的调查报告[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11).
[3]何更生.中学现代文学作品教学研究设计[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吴艳 江苏 南通大学文学院 22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