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武铁++吴美珍
【摘 要】在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养老院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养老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老年人受到伤害不仅会让养老机构难脱其咎,而且消耗大量的卫生资源,更会加重老人家庭子女的生活负担。本课题在书写过程中,探索老人受伤害的来源以及其影响,分析伤害原因和应对方式,从而提出对老年人伤害预防处理机制有用的建议。做好养老伤害的预防,不仅能减轻老人家庭经济负担,而且能节约养老医疗资源,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养老机构;伤害;预防机制
一、养老机构老年人伤害预防机制的概念
养老机构老年人伤害预防机制就是养老机构针对老年人容易受伤或者可能会受到伤害的方面进行预防的措施,从而达到避免受伤害的效果,减少卫生资源的消耗,降低养老成本,让老年人更好的生活,同时促进养老机构事业更好的发展。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伤害预防机制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如机构固定设备、护理人员、老年人自身等方面。
二、对养老机构老年人伤害预防机制研究的作用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杭州滨江区现有人口31.9万,其中老年人比例约占17.93%,老龄人口比例的增高,对卫生资源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医疗机构老年人口受到伤害更增加了医疗费用,消耗卫生资源,给一些本来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沉重的压力。对于老年人伤害预防处理机制的研究,有利于减轻社会的养老成本,降低卫生医疗机构的压力;有利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家庭更好的生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养老机构老年人伤害原因分析
(一)老年人自身方面
进入老年阶段之后,老年人在心理上也会产生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包括因退出就业领域可能产生的无用感,退出社会生活主要领域使人际关系淡化,进而产生孤独感,面对疾病和死亡而产生的无奈和恐惧感等,而且老年人可能还会面临因经济收入减少而产生的生活困难、由于罹患老年疾病的概率增加而使身心遭受折磨等一系列问题。另外,老年人在生理上会表现出新陈代谢变缓、抵抗力下降、生理机能下降等特征,在生活中发生意外事件、自杀自残等情况。
(二)养老机构方面
养老机构方面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可能造成老年人伤害,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我国养老护理队伍仍然处于低级阶段,相当多的从业人员学历低,文化水平和职业素质不高,在护理过程中的工作不规范、健康指导不正确等都可能造成老年人身体损伤。其次,由于养老机构的居住条件设计不合理造成老年人意外摔跌、锐器割刺、意外坠床等。第三,由于养老机构消防措施不到位引发意外爆炸、火灾等事故造成老年人身体伤害。这些都给养老护理工作带来了安全隐患。
(三)来自社会的外界原因
养老机构处于社会环境之中,社会中的各种动态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老年人的生命健康。这些原因主要以输入性为主,例如由于外部环境污染或传染病的传播导致老年人罹患疾病、凶手闯入养老机构造成老年人伤亡、老年人家属在养老机构内对老年人进行虐打等均属于此类。
四、养老机构老年人伤害的预防应对措施
(一)推行养老机构保险制度
养老机构的入住老年人作为“高危群体”,极易发生伤害事件。大部分杭州滨江区的养老机构规模较小,资本投入有限,抵御人身损害赔偿风险的能力相当弱,一旦养老机构发生老年人的人身伤害纠纷,不仅可能严重影响养老机构的正常秩序,更可能让养老机构因过高的赔偿额而影响其整体运营,其造成的最终损害仍然会波及入住老年人的正常生活。而建立养老机构保险制度,就有利于分担社会风险,减轻养老机构的经济负担,同时从另一角度来说也有利于对老年人损害赔偿的保障。
(二)落实养老机构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决定了养老机构安全风险的大小,因此,落实好安全措施非常重要。首先,养老机构应完善沟通程序,让老年人充分认识养老机构的工作性质和工作难度。由于老年人的生理体质特征,养老护理人员在提高服务质量和完善服务规范的同时,不能做到绝对避免发生任何意外,作为家属对这一点要予以理解,平时要多与老年人沟通、多探望,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养老机构沟通。养老机构也要将可能发生的意外与家属事先讲清楚,尽量避免日后因引发纠纷而与其对簿公堂。其次,养老机构应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加强入院评估制度、护理等级评估制度、员工岗位职责、服务标准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建设,落实员工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树立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第三,养老机构应严格根据《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等规定,从设施上保障老年人的安全,有条件的可以在老年人房间安装呼叫系统,在养老机构楼道、出入口等安装电视监控系统。第四,养老机构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坚持持证上岗,合理配置人员,提高服务水平和责任意识。最后,养老机构应重视养老服务合同的签订,特别是对入院的评估和入院协议签订工作一定要细化明确,将可能预见的风险向入住老人及其家属告知清楚,并要求家属不得隐瞒老年人的既往病史和健康状况。
(三)拓展征集护理人员渠道,稳定养老护理队伍
首先,需要解决养老护理员的福利待遇问题,近年来,对杭州滨江区养老机构的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需要政府部门能够把老年社会福利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促进养老护理人员收入的增长。其次,要采取多种途径,从编制、待遇多方面着手吸引人才,使养老队伍稳定、专业和规范。第三,要充分动员广大的医学生参与到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中去,如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组成健康教育小组和急救演练小组定期进行活动,一方面普及安全健康教育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与老年人交流,倾听老人讲述,也使老年人得到心理的安抚。
(四)加强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提倡人性化管理
本文对杭州滨江区的养老机构调查数据显示,66.5%老人还存在着不服老、不想依赖别人,或不容易接受别人意见,固执已见的心理特征,在自身的躯体功能状态不佳的情况下仍不寻求帮助,容易出现意外。88.6%的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日常生活有安全感,与周围老人的关系融洽。但也有45.4%的老年人存在孤独、抑郁情绪,渴望亲人的探望与联络。而且很多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表示希望可以外出散步,然而杭州滨江区的很多老年公寓比较偏僻,周围配套的商点、超市较远,而且机构严格管理老年人,不允许外出。老年人会感到与外界的隔绝、闭塞和孤独。
为此养老机构需要采取人性化管理,首先,实行人性化的安全管理,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实行分层次、人性化的外出管理制度。其次,开展心理卫生保健知识讲座,增强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教育老年人正确面对生老病死,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建立生命的价值观。第三,定期组织老年人参加文化体育活动、公益活动或社会交往活动,常动手动脑,在活动中进行人际沟通与交流,消除孤独寂寞与抑郁,以此来提高老年人的自信心。
五、结论
社会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机构所面临的老年人伤害风险也随之提高。造成养老机构老年人伤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责任认定也比较复杂,这就需要社会、政府部门、养老机构、老年人及其家属等都能予以重视。从养老机构而言,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从制度完善、职业标准、服务标准和保险保障等方面加强对老年人伤害风险的防范,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保障入住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凤领,邹华.养老机构意外事件的应对机制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14(13).
[2]邹华,马凤领.养老机构意外事件分类研究[J].老龄科学研究,2014(03).
[3]张岩松.养老机构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