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鲜鲜
[摘要]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纵深发展,廉政建设的地位日益提升,民生问题也愈发被重视。廉政的具体目标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低收入群体是处在中国社会最底层的家庭人均收入未达到社会中等水平的一类群体,这类群体的收入水平与干部是否清正,政府是否清廉,政治是否清明存在着内隐性的联系,具体表现在当贪污腐败现象成为常态,低收入群体的消极政治心态会渐增,转而崇拜官职、膜拜权利、追逐权利,荒废原本的正当谋生之道;相反,廉洁清明的政治生态环境可促使这类群体各归其位,安于本业,精心探索脱贫致富的正当途径。
[关键词]廉政;低收入群体;致富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主要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将反腐廉政建设提上社会主义建设议事日程,与全面深化改革相辅相成,成为改革的重要环节,对增进人民福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中国的低收入群体而言,无疑是一重大利好。将这二因素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融合,探讨廉政与低收入群体致富二者之间是如何发生作用。此举既可鼓励我国继续加大廉政建设强度,又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前进浪潮下稳定社会发展秩序,增强广大民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四信”理念,即“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进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1]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命题由概念构成,明确“廉政”与“低收入”概念是探讨这一命题的首要任务。
(一)廉政
至今,对于“廉政”概念的界定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多数学者都基本认同三要素说,例如侯志山就认为,“廉洁政治是在政府共同体中为公共利益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活动。”[2]并指出廉洁政治的内涵包括三个维度,“第一,廉洁政治作为一种活动、行为,是指廉洁从政,即干部清正;第二,廉洁政治作为一种制度、体制,是指好的政府,即政府清廉;第三,廉洁政治作为一种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思想,是指善政,即政治清明”。因此廉政为包含多要素的统一体系,并非单一所指,以公职人员、政府、社会环境为对象,要求做到公职人员不贪财,不贪权,不贪名,达到干部清正的标准,做到政府为民服务、廉洁高效,达到政府清廉的目标,做到整个社会公平、法制、廉洁、责任、有效,达到政治清明的目标,这三个目标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廉政的基本内容。
(二)低收入群体的界定
关于低收入群体的界定依据有多种,大致可以归为三类,第一,以收入或财产或以收入和财产的混合作为界定中等收入者的依据;第二,以劳动分工和职业特征作为界定中等收入者的依据;第三,以职业、收入、教育、生活方式、价值观的多元综合作为界定中等收入者的依据。基于不同的界定标准,学者的理解也各有千秋。多数学者以多元综合因素为标准解释低收入群体,陈先宝就指出:“改革中的低收入群体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转型而分化和显现出来的一个特殊群体,它不但包括因自身生理、自然、灾难、家庭等原因形成的社会弱势群体,也包括由于失去发展机遇和客观条件,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的劳动者。具体来说,该群体主要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素质人员,非公有制企业中部分妇女、中老年人,城市待业青年、打工者和农村贫困农民等”。[3]
在量的规定性上,低收入群体指家庭的人均收入未达到社会中等水平的社会群体或者社会阶层;在质的规定性上,低收入群体指一个主要通过拥有和投入体力资源,从事技术含量较少、复杂程度较低的工作来获得收入,受教育程度较低,社会地位地下,对社会现实与当政者怀有略微不满的社会群体或者社会阶层。
政府是人民将自身的天赋权利自愿让渡的产物,是公共活动的主体,本着公平、正义原则行使公共权利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然而如果政府一旦将人民让渡的公共权利公开地“窃换”为“私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成性,使权利丧失了公共性,这类政府就是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政府,极易引起广大民众尤其是收入水平低、物质、精神需求极度缺乏的低收入群体的厌恶,消极的政治心态由此衍生。
二、低收入群体政治心态分析
低收入群体政治心态,是指低收入群体对某一特定时期关乎政治稳定的现状的主观反映,其中对官员贪污腐败行为的看法是其主要内容。分析其政治心态将折射出他们对自身当前生活状况的满意度,对各种政治现象的心理取向,特别是因政府和民众关系错位而诱发的消极政治心态,是社会现实概况的一面明镜。这种心理取向恰恰是行为的向导,在不同的政治生态环境中会生发不同的行为。
尤其消极的政治心态更是社会整体发展状况的晴雨表。有学者在2004年关于低收入群体的消极政治心态研究数据中指出,“该类型‘对党的领导地位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信心不足或有‘迷茫,其中企业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农民的比例分别为12.3%、14%和2.2%,且人均收入越低、年龄越大者,比例就越高。”[4]2012年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研究(继2004年之后的研究)进一步佐证了低收入群体内隐的不安全的社会心理。学者指出:“在本课题组调研(‘低收入群体稳定度的指标体系课题研究)的六个方面中,有两个方面消极、过激变化较明显。一是‘对现行政策措施的态度,四种心态(积极、较积极、消极、过激)类型分别由42.8%、35.6%、15.3%、6.3%变为41.2%、37.0%、17.7%、4.1%,消极的增加2.4%。另一是‘对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期,四种心态类型分别由36.5%、31.1%、22.3%、10.1%变为47.5%、19.8%、25.3%、7.4%,消极的增加3.0%。”[5]
这种消极的社会心理与贪污腐败不良习气的蔓延同时存在,滋生出对权力、名誉、地位盲目追求的不良因子,导致低收入群体在欲望的驱动下奔走于官宦之间而置主业不顾。
现实的特定物品的缺乏引起低收入群体对社会现状存在不满情绪,强烈的需求欲望滋生,从而对物质财富充满渴望,于贪污腐败的社会气候中,与廉政环境的构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廉政视域下低收入群体致富的内在逻辑分析
亚里士多德在论及保全政体的措施时就指出:“穷人因为公职无利可图,便宁愿执管自己的行业而无意从公”[6]自私自利为自然人之天性,因此用这条经典的论断来解释中国的廉政建设和低收入群体致富之间所蕴含的内在逻辑。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作为生物人最基本的需要就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在基本需要的实现基础上就是高级需要,依次为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克思也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7]这些理论首先在低收入群体身上表现为温饱问题,而温饱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生命安全问题,这就引发出对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但这类人群的发展似乎陷入了一个无法破解的怪圈,由于收入水平低,大部分收入不得不用于家庭消费支出,导致教育投资和职业培训投入少,甚至完全缺失,进而教育的欠缺导致个人视野狭窄,生存技能单一,无法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和快速发展,也就意味着由于理念的陈腐、固化,能力的贫乏导致收入来源单一,最终只能靠体力劳动来维持生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着穷人的生活。在这样的生存困境中,他们大多数人的权益都得不到保障,现实的缺失更让他们充满了强烈的占有欲。此时,他们恰巧看到了一部分公职人员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公共权力揽集钱财、谋求私利,甚至不费吹灰之力。这样一种生活模板给原本受教育文化程度低的低收入群体似乎提供了一种可模仿的对象。而同时由于这种天上和地下的反差造成了这类群体不平等、不安全的社会心理,尤其对于自身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和怀疑性,随着这种消极的政治心态的生发和贪污腐败社会心理的感染,他们对于生理和安全的正常需求只能以不正常的方式表达。他们深信权利就是他们的保护伞,权利的拥有随之而来的就是物质财富。为获得基本的生理和生存需要,他们开始崇拜权力、渴求权力甚至实实在在地想方设法挤入公职人员的行列,近几年来将我国的公务员一职被捧为“金饭碗”,以及国家公务员考试拥挤现象就是典型的事例。
但是在廉洁政治的环境下,贪污无从滋生,无缝可钻,国家公职人员真真正正成为人民的公仆,不仅要做到不贪财、不滥用职权,更要以高标准、严纪律要求自己。既然做官未必能名利双收,反而要以一种无私奉献的博爱精神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这种社会氛围之下,各种信息资源不再为某些利益集团所垄断,整个社会是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人都有趋利心性,哪里有面包就涌向哪里,当官发财的美梦无法实现,只能转而关注自己的事务,安于本业,专治自己的事物,努力探寻在新社会、新时代中如何借助国家政策的春风把握机遇,将自己仅有的廉价劳动力最大限度增值,将有限的资金投资在升值空间大的地方。专注的力量往往会冲破一切固有藩篱,让这些群体脱贫致富。
廉洁清明的政治环境会引导本就缺乏高度独立意志的低收入群体摆正社会心态,回归原位,一心一意投入到研究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来。但要想真正探究廉政建设和低收入群体致富之间到底存不存在某种亲和性以及亲和性的程度高低如何仅仅从理论层面分析是远远不够的,理论建构需要大量真实可靠的调查数据作为支撑依据,本文仅仅提供了一种思考的路径和研究的思路,由于缺乏相应的数据作为观点的支撑,因此在此只是较为粗糙地阐述了这一命题。
[注释]
[1]团中央学校部:《关于开展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信”活动的通知》,2015-19.
[2]候志山.廉洁政治的内涵解读[J].廉政文化研究,2013(3):7.
[3]诚先宝.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分析[J].求实,2007(4):66.
[4]潘峰.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类型研究[J].求索,2006(6):57.
[5]潘峰.准确把握与能力提升低收入群体稳定度[J].理论探索,2012(6):6.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65:27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一卷)[M].第79页.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6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一卷)[M].
[3]潘峰.关于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J].理论探索,2003(2).
[4]诚先宝.低收入群体的政治心态分析[J].求实,2007(4).
[5]候志山.廉洁政治的内涵解读[J].廉政文化研究,2013(3).
[6]刘中,路高峰.廉洁政治的基本内涵及建设路径选择[J].领导科学,2013(8).
[7]继权,李敏杰.论廉洁政治[J].社会主义研究,2014(2).
[8]团中央学校部:《关于开展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信”活动的通知》,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