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现状与改革分析

2016-01-12 06:52毛遇婷张军莉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议论文高中现状

毛遇婷 张军莉

内容摘要:高中教学中,议论文是重点教学目标之一。本文就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简单叙述,并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论述,从而与同行为此话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 议论文 现状 措施

议论文不仅在高中学习中占的比重较大,而且它的广泛性和实用价值也是其他作文体裁所不能相比的。议论文的文体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论点、论据、论证。让高中生学习议论文的目的,不只是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让高中生有一个严谨、清晰的思维。当前,尽管高考作文对体裁不加限制,但是议论文在写作中还是较难的一种体裁,故高中生对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要多加练习,提高他们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一、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现状

(一)文体不明

许多学生写的议论文感觉四不像,体裁不明确。简单来说,这是因为文章的议论性不强,没有体裁意识,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发挥,其中论据方面的叙事抒情占据了很大篇幅,语言也没有议论文那样的严谨性。

(二)素材陈旧,论证无力

许多学生在平时对素材不进行积累,导致在写作时,总是千篇一律的列举居里夫人、牛顿等人尽皆知的陈旧事例,完全没有新颖的事例和材料,比如,微博热点、新时代典故等,这些新颖的材料,平日里可以多积攒,这样才不会到用时方恨少了。除此之外,学生即使有了论据,也在写作中不能灵活运用,只是机械式的论点、事例、得出结论这样死板的三点式议论文,丝毫没有顾及到论点和材料之间的联接作用。

(三)整篇掌控不到位

一些学生,一拿到作文题目,还没有弄懂题意,就开始洋洋洒洒写起来,殊不知已经在跑题的道路上越跑越远。结构上,依旧是老旧,没有创新意识。在写作中,没有考虑整篇的布局,文题总是零散的,聚不起神气来,让人感觉像是有好多个点,而这些点都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论证。

二、高中议论文写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对于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经研究发现,这与教师的教学有着极大的关系,具体说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不重视,没有恰当的指导。高中关系着高考,学生的学习都比较紧张,教师在作文指导上也不是那么重视,就算是写作课上讲解,也是对理论简单的讲一下,在练习上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二是不重视学生素材的积累。由于学生面临高考,也就没有时间对素材进行积累,所以在写作时往往无从下笔。三是教学方法不科学。虽然教学改革在全国已经推行了,素质教育理念也早被人们所接收,但是教师还在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也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提不上去。

三、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改革措施

(一)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有选择性地为学生准备一些写作素材,或者让学生背诵一些经典的文章片段,比如: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千挑万选的,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阅读,如精读、泛读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一些随笔、读后感,在增加学生词语的同时,还能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比如: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网上的热点新闻,这些都是最为直接的写作素材。

(二)独立思考

教师在学生动笔写作之前,都会先阅读范文,或者给学生讲解一些写作的步骤,这种方法其实对学生是无益的,它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的思维只能在教师指定的范围之内进行。学生的想象力不能发挥,导致了全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写的作文都类似。其实,教师讲解了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后,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技巧。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时常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进行发挥写作。

(三)教学方法革新

在议论文写作中,教师要对自身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要改变以讲述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学生之间资源共享,锻炼学生的语言、思维、创造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采取自己批改和同学之间相互批改的方法,让学生在批改过程中,对自己和同学的文章有一个比较。在批改中,学生也可以对自己喜欢的字词句进行摘录,这样不仅能认识到自身写作中的不足之处,还能使学生的语言、鉴赏水平提高。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进行议论文教学中,一切要以学生为主,对学生的独立意识、逻辑思维进行培养。同时,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革新,让学生在练习写作中增加议论文的写作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课堂写作理论知识融入到社会生活实践中,这样议论文写作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有色一中)

猜你喜欢
议论文高中现状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