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生物大入侵

2016-01-11 02:52李冬子
科学家 2015年8期
关键词:猛犸象猎物化石

李冬子

不负万众期待,《侏罗纪公园》终于在今年6月如期而至。即便各情节均在意料之内,犯错的永远是人类,获胜的永远是人类,大Boss开的挂永远敌不过主角光环。但在意料之内的是,这部爆米花电影在这个夏天为人们带来了足够刺激的感官体验。

然而无论怎样,片中名为"lndominus Rex"的大Boss是头转基因恐龙这点,确实令不少观众有些许失望。的确,诚如片中一开场就让某角色说出的“二十年后人们光是看到恐龙已经不会激动了”那样,人们愿意在今天坐在大荧幕前看恐龙,更多的并非是像多年前那样抱有猎奇心态,而是受儿时的“恐龙情怀”所驱动。好在,影片最后,20年前那头明星霸王龙重振雄风,才令专门前来怀旧的观众得以尽兴而归。

事实上,史前生物的种类绝不单调到只有恐龙,它们或许没那么有名,却可能比恐龙更为巨大、更为“带感”、甚至更为诡异。

陆行鲸(Ambulocetus)

陆行鲸介于鲸的陆生祖先和现代海洋哺乳动物之间,大约生活在4900万到5000万年前。它是一种早期的鲸鱼,可以同时行走及游泳,是一种半水生哺乳动物,有点像水獭和鳄鱼的合体。

其摄食习性为肉食性,没有外耳,陆行鲸会将头贴近地面感受振动,藉以追踪猎物。科学家认为,陆行鲸是早期的鲸鱼,原因是它有类似的水中特性,包括鼻有潜入水中的适应性,且其围耳骨的结构像鲸鱼一样,可在水中听声。另外,它的牙齿亦与鲸鱼的牙齿相似,而且古生物学家认为它们的游动方法是像鲸一样上下摆尾巴,而非鱼那样左右摆。

陆行鲸科的化石于印度及巴基斯坦发现,这些地方是以往辛梅利亚大陆的海岸线。从发现地的沉积情况可知,陆行鲸科是生活在浅水近岸的沼泽环境。

魔鬼蛙(Beelzebufo)

1993年,来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古生物学者戴维·克劳斯等人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了一种巨蛙化石,这种巨蛙重约4.5公斤,长40.6厘米。科学家推断这种巨蛙生活在约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后期,和恐龙同时代。

该蛙分布于南非等地,克劳斯与来自伦敦大学的化石青蛙专家一同认定,这只“魔鬼青蛙”与其它非洲蛙并无亲属关系。与现代青蛙类似,“魔鬼青蛙”有一张阔嘴,此外它们有着强壮的下巴和牙齿。它的头骨异常厚实,身披防护用的凹凸状甲壳。它的名字由希腊文的“魔鬼”和拉丁文的“青蛙”组成。科学家认为,它甚至能吞食刚孵出来的小恐龙。

蛇颈龙(Plesiosaur)

海洋爬行类生物中的一种。海洋爬行类生物是由陆上生物演化而来,再次回到海洋中生活。蛇颈龙存在于三叠纪到白垩纪晚期。它们因长颈而得名,必须生活在干净的水域中。从三叠纪开始,蛇颈龙类便是海中霸主,体型硕大无比,与鱼龙类一起统治着中生代的海洋。

传统理论认为蛇颈龙在海洋中主要以鱼、鱿鱼和其他游水动物作为食物,其实不然,从化石中,科学家发现蛇颈龙肠胃中残留着蛤蜊、螃蟹和其他海底贝类动物,这证明蛇颈龙的食谱要更为广泛。不仅局限于猎食游水鱼类,它们还可利用长长的脖颈伸到海底寻觅各种贝壳类、软体类动物。

欧巴宾海蝎(Opabinia)

欧巴宾海蝎是寒武纪的远古动物。它有可能是虾类的远亲,也有可能和现代存活的任何生物都无关系。它身长约1.2米,生活在5.3亿年前的海洋中,位于加拿大所处的位置。它看起来很像是科幻电影中的怪异动物,用14对像橹一样的腮来游泳,有5只眼睛。

此种生物具有环节结构,并具未矿化的外骨骼,身体总长度为41毫米至70毫米,5颗以眼柄支撑并突出的眼睛令它们的视力范围可能达到360°,而在它们头部下方则有着如同长袜一般的嘴部,在长嘴的末端为具抓握性的刺状物,而这种结构则普遍认为用以捉拿猎物。

水龙兽(Lystrosaurus)

水龙兽生活于三叠纪初期,分布十分广泛,从南非、印度、南极,一直到中国新疆。它的头大、颈短、体型呈桶状,有点类似今日的河马。其特征是,面部显著向下折曲,头骨很高。它的鼻子位置靠上,位于眼孔之下,身体结构已具有若干哺乳动物的进步性状,但头部尚原始,生活于湖泊池沼边缘,以植物为生。

各大陆上所发现的水龙兽化石极其相似,均可归同属,有的甚至可归同种。因此,水龙兽通常被用作大陆漂移说的佐证,证明在2亿年前各大陆是互相联接着的,另外它也被许多的科学家认为是地球上所有哺乳动物的祖先——包括人类。

邓氏鱼(Dunkleosteus terrelli)

邓氏鱼又名“胴壳鱼”,是一种活于泥盆纪时期(约3.6亿至4.15亿年前)的大型古生物,身体长约8米,重量可达3.4吨,咬合力可达500千克,被视为泥盆纪时代最大的海洋猎食者。同时,它也是寒武纪到泥盆纪时期出现过的最大的食肉硬骨鱼类,其主要猎物是有硬壳保护的鱼类及无脊椎动物,是当时的顶级掠食动物,甚至可以一口将小型鲨鱼撕成两半。

强有力的体格加上包裹着甲板的头部令邓氏鱼看起来就像是凶暴的猛兽。这种泥盆纪海洋最凶猛的肉食动物,即使在4亿年后,仍然会令人们在看到它的化石时感到敬畏。

恐鹤(Phorusrhacos)

一种不会飞的、巨大的肉食性鸟类,于中新世时期在今天的南美洲大陆分布。在这片大陆上,恐鹤处在食物链的最顶端。这种不会飞的鸟类,站立时高2.5米,体重可达400公斤,头部和马一样大。其原始的翼就像一对有爪的手臂,可以捕捉猎物,并以巨大的乌喙来杀死猎物。虽然它们不会飞,但奔跑速度很快。追赶上猎物后,恐鹤会利用其强有力的爪子按住猎物,并用长嘴将其撕碎。

恐鹤的骨骸化石非常稀少,只在美国佛罗里达发现了一处地下灰岩坑,里头保存了北美种恐鹤的骨头。在这些化石中,有一只引入注目的爪子,似乎原是鸟翼的一部分。虽然鸟翼的其它部分已不在,鸟翼上的爪子却并非毫无先例,因此,我们可以猜想到它的原貌。

虾蟆螈(Mastodonsaurus)

虾蟆螈又名虾蟆龙或乳齿螈,是一种头部巨大的,被称为大头鲵类的离椎亚目两栖动物。它是2亿年前晚三叠世最大的动物之一。虾蟆螈看起来像是一只巨大的青蛙,但是头部不像青蛙一样是半圆形而是三角形。虾蟆螈的总长度达到了4米-5米。它巨大、椭圆形的眼窝长在颅骨中间,颌骨上长着锥形的牙齿。

虾蟆螈的身体比例很不协调,头大、尾巴很短。它是水生动物,它主要生活在沼泽池塘中,靠捕食鱼类生活。它可能也吃像小恐龙一样的陆地动物,因为在一些恐龙的化石上发现了一些较小的像虾蟆螈一样的动物留下的齿痕。

雕齿兽(Glyptodon)

雕齿兽是一种从化石中发现的犰狳状食草哺乳动物,生活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间的南美洲,包括从阿根廷的彭巴斯草原、乌拉圭到巴西一带。雕齿兽属于贫齿类动物,雕齿兽属,除下部外整个躯体包在由骨片形成的甲壳内。这个目下包括:食蚁兽、树懒、已灭绝的地懒及犰狳。它们约于一万年前灭绝。

虽然外表看上去很像乌龟,但雕齿兽其实是名副其实的哺乳动物。而且,它堪称为哺乳动物中的“铁甲武士”。成熟的雕齿兽身体全长约4米,背部最高达2.5米。它们身上的坚硬盔甲保护着它的身躯。雕齿兽还有一条管状尾巴,尾巴的末端有厚角质化的刺,就像一条带刺的巨型棍棒,是它的防御利器。

猛犸象(Mammuthus primigenius)

猛犸象又名长毛象,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一直生活在高寒地带的草原和丘陵上。这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草原猛犸象体重可达12吨。猛犸象身高体壮,有粗壮的腿,脚生四趾,头非常大,在其嘴部长出一对弯曲的大门牙。猛犸象的门齿长1.5米左右,它身上披着金、红棕、灰褐色的细密长毛,很厚的毛层下是极厚的脂肪层,脂肪层最厚可达9厘米。

它们广泛生活在欧亚大陆北部。距今约1万年前,猛犸象陆续灭绝,这被视作一个冰川时代结束的标志。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冻土和冰层里,人们不止一次发现它们冷冻的尸体。endprint

猜你喜欢
猛犸象猎物化石
火星上复活的猛犸象动物园首次开放
可怕的杀手角鼻龙
霸王龙的第一只大型猎物
你是创业圈的猎人还是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