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田美丽 张曦文 刘 涛 石宝明 单安山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鱼油中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n-3PUFA),尤其是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C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C22∶6n-3]),对促进幼龄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增强免疫功能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乳和常乳中的脂肪酸的组成易受到日粮中脂肪的种类和含量的影响[1-2],而通过母乳传递给仔猪可能是仔猪获取n-3PUFA的有效途径[3]。研究发现,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日粮中添加3.5%鱼油能够促进新生仔猪的生长,并提高仔猪的断奶平均重[4-5],通过向日粮中添加富含n-3PUFA的动植物油脂,可以改变猪肉的脂肪酸组成,提高猪肉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生产出有益于人类身体健康的猪肉制品[6]。
L-肉碱作为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营养添加剂,母猪饲粮中添加L-肉碱可以提高其繁殖性能[7],研究最早发现,肉碱在哺乳动物脂肪代谢中起主导作用[8]。本试验主要研究在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L-肉碱与不同类型脂肪对仔猪生长性能、脂质代谢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L-肉碱:购自广州南沙龙沙有限公司,其浓度为(50±2)%。
试验动物由哈尔滨谷实猪场提供。
选取健康状况、体重相近的经产妊娠母猪(3~5胎)48头,在妊娠的第107 d随机分为四个处理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一头母猪。分别是豆油组(3.5%豆油);豆油肉碱组(3.5%豆油+100 mg/kg L-肉碱);鱼油组(3.5%鱼油);鱼油肉碱组(3.5%鱼油+100 mg/kg L-肉碱),试验从母猪妊娠第107 d开始,到仔猪21 d断奶,试验期为28 d。妊娠后期和哺乳期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试验在哈尔滨谷实猪场进行,分娩床面积为4 m2,内设保温箱、电热板、保温灯加热。母猪及仔猪自由饮水,母猪产后3 d逐渐恢复食欲并自由采食,仔猪自由采乳,整个试验在同一栋猪舍内进行,按照猪场常规程序进行饲养管理,试验基础饲粮参照NRC(2012)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营养需要进行配制。
在母猪分娩当天采集乳样,分别从前、中、后乳头均匀采乳样10 ml左右,迅速于-20℃下保存待分析;仔猪断奶的第21 d,前腔静脉用肝素钠抗凝管采集仔猪血液,-4℃离心,采集血清-80℃保存待测。
1.4.1 生长性能
仔猪产后24 h内和断奶当天,称量每头仔猪的重量,记录出生重和断奶重,计算平均日增重。
1.4.2 脂肪酸测定
取0.5 ml乳样或者血清,加入到15 ml带有聚四氟乙烯冒的螺口管中,加水到1 ml。然后加入2.5 ml甲醇、1.25 ml氯仿,涡旋。室温放置1 h,每隔10 min涡旋一次。1 h后,加入1.25 ml氯仿、1.15 ml水、0.1 ml 3 mol/l的HCl,室温下1 200×g离心3 min(注:加入盐酸的作用是保证管中的酸性环境)。氯仿层(底层)含有脂肪,用2个巴斯德吸管移去,一个插在另一个中。甲醇-水层加入1.25 ml氯仿萃取,在无水Na2SO4上干燥,过滤,然后转移到4 ml的小瓶中。氮吹去小瓶中的氯仿,加入3滴苯,涡旋。小瓶中加入200 μl NaOH-CH3OH(0.2 mg NaOH溶解到甲醇中)使脂肪甲基化。小瓶室温静置25 min,加入1 ml甲醇化的硫酸(2.8 ml 96%的硫酸加入到100 ml甲醇中)。涡旋后,小瓶50℃加热15 min,-20℃保存3 min。加入1.0 ml水和1.0 ml己烷,涡旋,室温下1 200×g离心3 min。上层(己烷层)含有甲基脂肪酸酯转移到另一个小瓶用于气液色谱测定。
色谱条件:岛津GC-2010气相色谱仪;SP-2560色谱柱(100 m×0.25 mm×0.2 m);载气为高纯氮气(N2);燃气为混合空气(O2,20.8%)、高纯氢气 (H2);检测器为 FID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40℃,分留比为50∶1升温程序:初始温度 165℃,维持 30 min,以1.5℃/min速率升至200℃,再以5℃/min升至230℃,维持5 min压力:266.9 kPa柱流量:1.04 ml/min线速度:20 cm/s。
定性与定量分析:样品脂肪酸的定性分析采用与标准物质保留时间值定性对各脂肪酸组分的百分含量的定量分析采用面积归一化法,依据峰面积进行定量。
1.4.3 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当仔猪饲养至21 d时,每窝随机选择一头健康状况相近的仔猪,高压电极击晕后放血致死,迅速解剖,取同一侧肝脏5 g,置于-20℃冰箱保存,留作后期试验分析。测定肝脏抗氧化指标T-SOD、MDA、TAOC,具体测定方法均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试验数据先用Microsoft Excel进行整理和初步计算,然后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GLM)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并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以各组“平均值±标准误(SEM)”表示。统计模型包括:脂肪类型效应、L-肉碱效应及二者的互作效应,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L-肉碱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油脂对仔猪的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的提高有趋势但不显著(P>0.05),然而,L-肉碱可以显著提高仔猪的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本试验中L-肉碱与不同脂肪类型对仔猪的生长性能并没有互作效应(P>0.05)。
表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表2 L-肉碱与不同类型脂肪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母猪饲粮中添加L-肉碱与不同类型脂肪对母猪初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饲粮中添加鱼油可以显著降低C18∶2n-6和n-6∶n-3(P<0.05),显著增加C20∶5n-3、C22∶6n-3及n-3 PUFA含量(P<0.05),L-肉碱对脂肪酸的组成并没有显著影响,与油脂也没有互作效应(P>0.05)。
表3 L-肉碱与不同类型脂肪对母猪初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表4 L-肉碱与不同类型脂肪对仔猪血清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表4中可以看出,仔猪血清中脂肪酸组成受到初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并且与母猪初乳中脂肪酸组成基本相似,饲粮中添加豆油可以显著降低n-3 PUFA含量(P<0.05),然而,n-6 PUFA显著升高(P<0.05)。L-肉碱对仔猪血清中脂肪酸的组成并没有显著影响与油脂也没有互作效应(P>0.05)。
母猪饲粮中添加L-肉碱与不同类型脂肪对仔猪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见表5。
表5 L-肉碱与不同类型脂肪对仔猪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L-肉碱可以显著提高仔猪的T-SOD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05),然而,脂肪类型对肝脏的抗氧化功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
研究证明,在妊娠后期108 d添加鱼油对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没有显著影响[2],这与本试验结果相一致,母猪妊娠后期添加3.5%的油脂没有显著影响仔猪的生长性能,然而,研究报道,在母猪妊娠的第92 d饲喂鱼油,试验组的仔猪断奶重明显高于照组的[4]。这可能与添加油脂的时间长短有关,哺乳母猪饲喂L-肉碱可以提高仔猪的断奶重[9-10],这与本试验的结果相一致,但是本试验中并没有证实L-肉碱与不同脂肪类型对仔猪生长性能的互作效应。
试验表明,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油脂可以影响乳中脂肪酸的组成[11-12],在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鱼油显著提高了乳中DHA和EPA的含量[2],本试验中,初乳脂肪酸的组成明显受到日粮中添加鱼油或豆油的影响,特别是对初乳中长链脂肪酸的影响更为显著,鱼油组的20∶5n-3、C22∶6n-3及n-3 PUFA含量明显高于豆油组的含量,反之豆油组18∶2n-6及n-6 PUFA的含量显著高于鱼油组。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饲粮中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通过母乳影响胎儿的脂肪酸组成[13],也就是说母猪日粮的脂肪酸组成可以通过哺乳间接影响胎儿的脂肪酸组成,本试验中仔猪血清的脂肪酸组成反应了母猪饲粮中脂肪酸组成。很多研究表明,在母猪妊娠后期添加不同油脂影响仔猪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在母猪妊娠的第107 d到仔猪断奶期间日粮中添加鲱鱼油,试验得到的仔猪血清中脂肪酸组成与本试验的试验结果一致[14-15]。L-肉碱可以促进脂肪的氧化,但是在本试验中并没有证实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L-肉碱可以改善仔猪的脂肪酸组成。
多不饱和脂肪酸不稳定,易受自由基攻击发生脂质过氧化,豆油组的仔猪和鱼油组仔猪相比抗氧化功能差异不显著,但是豆油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活性有比鱼油组的高的趋势(P>0.1),推测是新生仔猪对EPA和DHA吸收量大,有造成仔猪的抗氧化压力大的趋势。
L-肉碱的添加可以显著降低仔猪血清中MDA浓度,并且可以显著提高T-SOD的浓度,研究表明,在L-肉碱在健康女性上添加可以显著降低MDA的浓度[16],L-肉碱的添加可以显著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17],增加人体的抗氧化功能。
①在母猪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3.5%鱼油或L-肉碱有利于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
②在母猪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3.5%鱼油提高了母猪乳中DHA、EPA和n-3PUFA的含量,降低了n-6 PUFA的含量。
③在母猪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L-肉碱有利于提高断奶仔猪的抗氧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