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张江高科实验小学:百草园里草木深

2016-01-10 06:41
新校长 2016年11期
关键词:板蓝根草药百草园

近百年前,鲁迅写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作者笔下,“百草园”俨然是一个充满颜色和声音的生命世界,这里无拘无束,没有忧愁,没有烦恼。

如今,在上海的一所小学内,真的有了一座兼具科技和浪漫气息的“百草园”,成为孩子们探究生命奥秘的乐园。

让我们探一探这座位于上海市张江高科实验小学内的“百草园”吧。

探访百草园

走进学校教学楼二楼,有个一百平方米大的特殊实验室:中草药科普实践馆,这里就是孩子们的“百草园”。谈及开馆的初衷,校长娄华英表示:“生活就是孩子们最好的学校,一座‘百草园’,可以教会孩子很多有关生命和生活的知识。”

“百草园”内充满了科技范儿,这里配置有人工气候箱、二维码扫描仪、高倍显微镜、草药加工制作工具等。

这里的课程也让人眼花缭乱,有“风油精的价值”“如何种植薄荷”“制作药茶”“山药的知识”等60多个教学主题。在“百草园”里,孩子们学会了许多本领:养护多肉植物、为水生植物换水、用药筛药匾做干桂花、用戥秤抓药制药茶等等。

想象一下,秋高气爽,桂花盛开的时节,学生在校园中采集桂花,利用场馆内的药筛、药匾筛去杂质,拣出枯枝残花,在阳台进行晾晒,制作桂花香包;冬春交替时,学生在馆中捣艾叶、制艾绒、搓艾柱、燃艾灸,场馆里弥漫着艾草的香气;春夏之交,学生又开始学传统戥秤称量法,称量药材,配制药茶……这样的课堂是不是有些“诗与远方”的意味?

曾经到访的美国佛蒙特教育代表团专家们品尝了学生们种植的“玫瑰花茶”,接受学生们制作的中药小香囊和用植物种子制作的精美画作。参访结束,这些外国朋友对这个“奇妙的植物王国”可谓赞不绝口。

就在上学期,英国杜伦学校的老师来学校观摩中草药课程,对这些神奇的中草药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于是学校负责老师干脆把一堂“制作香囊”的展示课带到了英国,让英国的师生也能够亲自接触中草药,感受中草药。在老师的鼓励下,英国的孩子们纷纷尝试着打开香囊,探究是什么闻起来这样香。

“百草园”长啥样

学校的实践馆主要分成五大主题区域,包括了:历史文化区、互动认知区、加工制作区、草药培植区、实用养生区,这正与学校中草药植物探究课程的五大板块相吻合。

历史文化区:布置有中草药历史发展图、道地药材分布地图,以及触摸式视频设备。在这里,我们的学生既能看到中草药过去的历史,也可以看到它现在的情况,甚至还可以展望中草药的未来。

互动认知区:布置有草药卡片墙、草药识别仪、草药拼图游戏、草药标本区等,给予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更科学、更专业的草药认知。

加工制作区:布置有主题海报区、方法学习区、实践体验区,整个区域从场景再现,到制药体验,让孩子们能够在实践体验中了解中药的制作过程。

草药培植区:布置有水生植物缸和陆生植物区,更有专业化的高科技设备——人工气候箱,利用LED植物培植灯、控温压缩机、送风设备等,可以自由调控植物生长环境,开展各种植物实验。这个区域为孩子提供了更丰富的实践机会和更专业的场地。

实用养生区:布置有养生知识展板,孩子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草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自己回家就可以实践起来。为日常生活中的草药运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自场馆建成以来,这里已经成为学校学生专题实践活动的新基地。每天中午,馆内都有一位负责老师和多名学生值班,负责为大家提供讲解服务,只要师生有需求,随时可以进入场馆参观、学习或咨询。

不仅如此,场馆会定期举办各类中草药动手实践活动。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为药宝宝们找到家”“玩拼图,识草药”“养生药茶我来配”等活动。

探秘校本课程

“百草园”最初起步于一个叫“中草药探究”的校本课程。

“这种草我认识,叫麦冬,爸爸跟我说,麦冬的根还可以吃呢。”“噢!你真厉害,那这个是什么呀?”“我也不知道哇……”学校的花坛边,有一群孩子“逮着”老师就问:“老师,这是什么花?那是什么草?”可是,路过的老师们看了又看,也不能说出所以然来。这一幕恰巧被巡视校园的娄华英看到了。

学校地处有“张江药谷”之誉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不少学生家长在附近的医药公司或上海中医药大学上班,耳濡目染之下,学生对植物也很关注。中草药是我国国粹,学校周围资源又丰富,孩子们又喜欢,为什么不为他们开设一门课程?于是,一门以中草药为学习对象的“中草药探究”校本课程诞生了。

这门课程包括文化熏陶、种植采集、观察分析、动手探究、药企探秘五大学习领域的内容,涵盖学校五大课程领域(语言与文学、社会、数学、自然与生活科技、艺术)和三类课程(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

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关键词来认识一下这门课程:

1:跨学科

不要以为“中草药探究”就只涉及医药方面的知识,这门课程的设计正是为了跨越学科间的界限,将科学、技术、数学、艺术、人文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就以对“板蓝根”的研究为例,来看看五大学习领域的内容都涉及哪些学科知识:

文化熏陶:首先,通过参观活动,了解板蓝根的药用价值是如何被发现的,古人用板蓝根治病的方式方法、与板蓝根相关的经典汉方等。

涉及领域:自然与生活科技、语言与文学、社会、艺术。

种植采集:然后开展板蓝根种植活动,通过长周期的种植、养护探究,认识板蓝根,了解简单的种植养护方法,学会采集药用部位的方法。

涉及领域:自然与生活科技。

观察分析:对板蓝根植株进行整体的、局部的、微观的细胞层面的观察,较为全面地认识板蓝根这种中草药植物。再借助戥秤、天平等工具,认识板蓝根的量化概念。

涉及领域:自然与生活科技、数学。

动手探究:在专家指导下,进行板蓝根的传统方法加工和制药活动,并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它的抗病毒本领。

涉及领域:自然与生活科技。

药企探秘:通过参观板蓝根现代化制药流程,了解研发过程,感受传统中药在现代化科技背景下的发展历程。

涉及领域:自然与生活科技、语言与文学、社会。

关键词2:创新素养

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在培育学生创新素养方面,达到的效果远不是某一门学科、某一个单元教学设计所能够实现的,它也需要教师运用综合的跨学科思维和规划来实施课程方案。

比如针对课程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学校会开展小课题探究,引导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论证——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发现新问题”的探究历程。

而在动手实践体验环节,教师会让学生尽可能完整地参与和体验种植采集、观察、制药、提取等实践活动,引导从多角度、多侧面观察、判断,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合作能力,培育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为此,该课程还形成了一套学生创新素养评估体系,设置具体的评估项目,并设计评估内容量表。

关键词3:分层多元

据介绍,该课程首先是普及型课程,在一至五年级全面开展,时间为隔周周五下午两节连上。每个年级学生都可以经历五大板块中的全部学习内容。

此外,为了满足部分学生进一步探究中草药的需求,学校还开设了专门社团,学生可通过网上选课,进入社团深入学习。

对于一些有想法、有能力自主进行课题研究的学生,学校还组织“导师制”的创新提高型课程,采用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师生一对一共同开展长周期课题研究。探究学生感兴趣的课题,进一步提高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小明星”。

另外,学校利用早晨、午间、放学后等学生在校课外休息时间段,开放学校探究活动区(中草药科普实践馆、科学探究屋、创意草药园等),以呵护学生自主研究的欲望,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

这个当初基于植物学范畴的自然科学课程,已经慢慢衍生出了“古诗词中的中草药”“艾灸的使用方法和疗效”等更多有趣的课程,让“百草园”里枝繁叶茂。

如今,在“百草园”中形成的研究成果也将惠及其他校本课程,如“小小机器人”“高科小创客”等。校方设想,将这一创新教育模式应用于基础学科中,还可以推动基础型课程的深层变革。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课程不仅惠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惠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比如,学校为负责此项课程的夏伟婕老师专门建立了课程创新发展工作室,用特殊的政策激励年轻教师去引领课程创新开发与实践。

猜你喜欢
板蓝根草药百草园
百草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小草药里的大梦想
草药王
多元训练 实现读写转化——以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
您真的了解板蓝根吗
复方板蓝根颗粒及板蓝根的质量研究概况
旱地板蓝根高产种植技术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