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518000深圳市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儿科
余春艳:女,本科,主管护师
医护一体化小组责任制模式在儿科病房的实施体会
余春艳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小组责任制在儿科病房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8月~2012年3月收治的患儿22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小组责任模式,观察组运用医护一体化小组责任制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小组责任制模式是一种优化组合的新型工作模式,增加了医护配合程度,提高了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促进了医疗改革。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小组责任制;满意度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2.038
收稿日期:(2014-10-15)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了真正实现“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目标[1],全国都已实行优质医疗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是检验优质服务的重要指标。我科2011年8月~2012年3月对110例患儿实行医护一体化小组责任制模式,全面履行医护职责,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为患儿提供优质服务。取得了很好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220例,男135例,女85例。年龄2个月~12岁,平均6.5岁。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运用小组责任制模式。普儿区安排2名责任护士,每名责任护士负责17例患儿;新生儿室安排2名责任护士,每名责任护士负责9例患儿;主班、治疗班及辅助班护士协助责任护士工作,共同负责患儿所有治疗及护理工作。医师分管患儿由科主任统筹安排分配床位。
1.2.2观察组运用医护一体化小组责任制模式。
1.2.2.1组建医护一体化责任小组科主任和护士长根据病种、医师和护士的特长,按分层级使用的原则,按照病区特点分成两大单元(普儿单元及新生儿单元)6个医护一体化责任小组。每小组由二线医师、一线医师、二级责任护士(护理组长)、一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组成。普儿单元分3组,每组分管11张床位;新生儿单元分3组,每组分管6张床位,分管的床位固定,使患儿住院期间都由同一组医护一体化责任小组成员负责。
1.2.2.2制定工作职责医护小组共同制定与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相适应的岗位职责。从患儿入院时,小组医师、护士就共同分管同一组患儿。全面对患儿及其家庭成员进行评估,制定疾病临床医疗护理路径及治疗、护理方案,建立医护一体化、以家庭为中心、多学科相融合的工作模式。实行小组医师、护士共同查房制,掌握患儿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家庭各成员心理状态,共同制定宣教内容,以保证宣教内容的全面和准确,方便患儿及其家庭成员更好地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和生活注意事项。对疑难、危重患儿,小组成员共同分析、讨论,找出现存或潜在的问题,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制订诊疗护理方案。患儿出院时,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做好家庭成员疾病预防及育儿知识指导,减少再次入院。
1.2.2.3建立临床资料数据库医护人员共同收集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内容包括:(1)基本资料。包括患儿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联系人等。(2)疾病相关资料。包括诊断、治疗、有无并发症、住院时间等。(3)护理资料。包括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知晓程度、对护理满意度等。入院时由护士完善患儿基本资料,住院期间由主治医师和护士完善疾病相关资料和护理资料,出院后再由专人录入计算机数据库。此数据库供医护人员共享。
1.2.2.4定期开展科研活动科研活动形式多样,如:定期举办科研讲座,培养科研兴趣、如何在临床工作中挖掘科研课题、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文献检索方法、科研课题的申报等。医护人员汇报讨论自己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科研思路,实现信息共享,对不成熟的想法给出建议,较成熟的项目就科研设计、方法等方面给予具体的指导,涉及医护共同参与的项目进行具体的分工布置。
1.2.2.5病历质控管理实施“医护一体化”三级责任管理制度:(1)一级管理。按管床情况将医护人员分为数个责任小组,组内有医疗组长1 名,护理组长1 名,管床医师及护士,各小组实施责任制病历管理,将病历管理落实到人。(2)二级管理。各病区护士长及病区副主任负责传达上级指示,督导各病区运行病历监管工作。(3)三级管理。科室主任及科护士长负责整个科室病历质控管理督导工作,定期组织运行病历专项管理小组会议,会议制定并及时更新相关管理制度,分析病历质量反馈情况,指导下一步工作。建立骨科病历管理责任人通讯表,检查小组每周将检查结果以电子邮件形式反馈至相关责任人,做到病历管理人人知晓、人人有责。
1.3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儿住院天数和满意度。满意度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3个层次。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R)表示,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儿住院天数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儿住院天数比较[d,M(Q R)]
2.2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士满意度比较(表2)
表3 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比较(例)
3讨论
医护一体化小组责任制模式是真正“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工作模式。随着医疗技术及社会的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已经取代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医疗模式。新的医疗模式的开展使得医护关系由最初的主导-从属模式逐渐向并列-互补模式转变,而医护一体化小组责任制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医患、护患两条平行线的格局,重建医、护、患三位一体的崭新工作局面[2],实现了医护关系向并列-互补模式转变,促进“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工作模式的开展。医护一体化责任制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制定诊疗护理计划,全面了解患儿及其家庭需求,及时予以解决,因此,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的根本是“以病人为中心”[3]。
医护一体化小组责任制模式促进医疗改革,实现了“三满意”。衡量一家医院的效率及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住院天数[4],住院天数长,不仅增加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而且降低床位周转率,影响医院的工作效率。我们实行医护一体化小组责任制模式,从患儿入院到出院,小组人员对患儿的整个就医过程完全掌握,通过临床医疗护理的路径化,重组了资源,优化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进而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床位的周转率,增加了患儿的收治量,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行了医护一体化小组责任制模式后,医师护士共同查房,对患儿的病情变化及其家庭合理需求能及时当面沟通,省去了中间传递环节,加强了患儿住院过程的环节管理[5],护士能更快速准确的执行医嘱,保证了患儿治疗的落实,提高了患儿满意度。因为儿科疾病有明显季节性,与家庭照顾有很大关系,因此,患儿出院时,小组成员会相互配合,以家庭为中心,做好家庭成员疾病预防及育儿知识指导,减少再次入院,从源头上做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真正实现“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10)13号.
[2]杨莘,邵文利,应波,等.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完成从理念到行动的转变[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33-34.
[3]刘燕,刘华英.运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提高护士临床科研能力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4):273-274.
[4]王志平.医护一体化模式下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研究[J].中外医疗,2012(33):158-159.
[5]徐玉莲,张惠平,袁爱琴,等.统一管理床位资源运转模式的实施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11(7):675-676.
(本文编辑崔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