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才
摘要:小学社团活动是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和延伸,是小学生特长发展和个性形成的有效形式。小学社团活动为学生特长的发展、个性的形成提供了平台,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社团活动缺少理论和实践的指导,社团管理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社团的健康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小学社团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小学社团 管理机制 问题 对策
“小学社团”指学校内的小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特点等因素,通过社团招募或自主选择而建立的组织。经有专业特长的教师辅导,以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技能、全面发展的目的。但由于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以借鉴,辅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小学社团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学生社团的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一)社团活动开发管理不够,没有形成精品社团,没有形成学校特色
大部分小学社团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并没有重视社团活动的开发管理,对社团活动内容和形式要求不高,缺少审查和管理。对社团活动是否可行、是否有实效缺少研究,开展社团活动具有盲目性。这也就导致了社团活动没有吸引力,活动效率较低,往往虎头蛇尾,难以持续开展并形成学校特色。
(二)只重视数量和规模,活动质量较差
由于小学社团在短期内的快速发展,很多学校为了达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只重视社团的数量和参加社团活动学生的规模,缺少正确的引导和活动前对社团的组织和宣传。导致一些学生并没有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因为不感兴趣,参与热情不高,阻碍了社团的长远发展。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盲目性,学生对社团活动没有兴趣或兴趣不浓厚,降低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社团活动的质量不高。
(三)管理制度缺失,部分社团活动逐渐衰退
一些社团一哄而起,但由于管理制度的缺失,一段时间后就会因为没有监管而逐渐衰退。
(四)指导教师大包大揽,学生自主性和特长难以发挥
有些小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对社团活动大包大揽,给予过多的指导和管理,学生没有自主组织活动的机会和平台,致使小学生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
(五)社团活动资金缺乏保障,设备和资源严重匮乏
由于社团活动资金缺乏保障,导致社团活动必需的设备和资源不能及时购置,社团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严重阻碍了学生社团的发展。
(六)社团活动时间没有保障,活动不能按时开展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家长对教学成绩高度重视,社团活动的时间经常被语数教学占用,活动时间没有保障,也影响了社团的发展。
(七)社团评价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大部分学校不能对小学生社团活动进行及时的检查、评价和激励,使一些优秀社团和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奖励,导致社团活动指导教师和参加的学生缺乏动力,活动积极性不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觉得要促进小学生社团持续、健康发展,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社团开发管理,使社团活动形成学校特色
在开展社团活动之前,对各社团活动的学生参与兴趣、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切实可行的、符合学校实际的社团活动。出品牌、出精品,使社团活动真正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学校特色。
(二)学校要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社团活动
学校要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社团活动,最好是由负责体艺工作的校长负责,保障社团活动有序发展。对学生社团的规模和数量,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组织和开展活动的自主性、指导教师的胜任能力等方面进行专门的管理。可以通过在校内选聘、社会招聘社团指导教师等多种形式,丰富辅导员的队伍,聘用确实能够胜任这一工作的辅导员。对于新社团成立的申请审批要严格把关,设定标准,避免社团多而不精,同时要尽可能使一些优秀社团得以发展。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开展活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加强社团管理制度建设,促进社团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和完善社团管理制度,保障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对社团的组建、管理、评价和指导教师的选聘要严格把关,明确社团成员和指导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定期组织各项活动与比赛。社团活动要做到学期初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活动过程有详实的记录、学期末有反思、有总结。并且要经常汇总社团活动情况,用制度规范社团活动。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小学生社团活动应该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搭建平台,展示社团风采,如文艺汇演、家长会等活动,鼓励社团以各种形式,展示社团活动的成果。这样,不仅使小学生能力得到了锻炼,兴趣得到了发展,也让家长了解了社团活动,从而获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五)保证社团活动经费
学校要及时添置社团活动必需的设备、器械,以满足学生社团发展的需要。如有必要,可根据学校情况,给予社团一定的活动经费,用于社团开展活动和对表现突出学生的奖励,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六)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保证社团活动正常开展
时间有了保证,社团活动才能得以发展。所以,学校要保证社团有充足的活动时间。
(七)完善评价机制,提高活动积极性
学校应建立和完善社团活动评价机制,对一些优秀社团指导教师和表现突出的社团成员及时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对社团活动组织不力的指导教师和表现不好的学生要予以批评指导,以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促进社团有序发展。
三、结语
小学生社团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现在社团管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学校要加强社团开发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证社团活动经费、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小学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使学生社团在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在花.儿童社会智力[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于开莲,王银玲译.观察儿童:儿童行为观察记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梁鹏莉.以社团建设促进小学生生命成长的价值研究:以JM小学社团建设行动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2008.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