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仁河
无所不能的孙大圣,除了赖以成名的七十二变和筋斗云之外,还有一项罕有人知的秘技——悬丝诊脉。
《西游记》第六十八、六十九回中,唐僧师徒路过朱紫国,正巧该国国王患病,张榜寻良医。孙悟空毛遂自荐,穿上“白大褂”,大摇大摆进宫瞧病。望、闻、问、切本是医者常理,那国王却娇气得要命,“那和尚叫他去罢,说我见不得生人面哩!”不得已,行者道:“若见不得生人面呵!我会悬丝诊脉。”
猴子伸手拔了三根毫毛,即变作三条金丝线,将三条金线交给宦官拿入里面,吩咐:“先系在圣躬左手腕下,按寸、关、尺三部上,却将线头从窗棂儿穿出与我。”行者接了线头,以右手托着自己左手三指,看了寸、关、尺三部之脉,调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气,又叫解下左手,系在右手腕下部位,行者以右手指一一看毕,其后高呼道:“陛下左手寸脉强而紧,关脉涩而缓,尺脉芤而沉……关迟而结者,宿食留饮也;尺数而牢者,烦满虚寒相持也。诊此贵恙,是一个惊恐忧思,号为‘双鸟失群’之症。”
说实话,悟空这长篇大论,笔者一样粗俗的人物听来如闻天书,很是不晓。但悟空的确有两把刷子也是事实,要不然不会得出“双鸟失群”的病因。探明了病因,接着就该开药了。猴子故弄玄虚,叫八戒上街见药就抓,开了八百多味药来,简直就可以开个中药铺。最后取了点大黄和巴豆,掺了点白龙马的马尿,调制成了著名的泻药“乌金丹”。这还不算,悟空又要求用“无根水”送服,又巴巴地请来龙王打两个喷嚏,吐些唾沫给国王吃。猴子医生的作为,整个一戏耍场面,让人看罢,好气又好笑。但他凭着“悬丝诊脉”看好了国王的顽疾,也是事实。
什么是“悬丝诊脉”,它真有那么神奇吗?诊脉,民间又叫号脉,君不见老中医切脉时的眼神正是“斜着眼偷看人”。医生是在给病人脉脉传情吗?不然,他是在收集信息。医生的耳朵、鼻子诊脉时都没闲着,他们的耳朵支棱着,鼻翼翕动,甚至还会听到他紧嗅两下“习习”的声音。当然,普通医生只诊脉,不悬丝。
在我国古代,太医为皇帝的妃子们看病,常常悬丝诊脉。传说有一位御医进宫看病,他在悬丝上诊一会“脉”后,说:“启禀万岁,是喜脉。”此时皇帝命太监带御医去看,悬丝的另一头只系在一只凳脚上,原来皇帝是想试御医的本领。御医看后大吃一惊,险些晕倒,但他很快镇定下来,搬起凳子细细查看一遍后说,劈开凳脚便知。皇帝命太监用利斧劈开凳脚,只见蛀洞内有小虫在蠕动。御医跪奏:“万岁请看,此乃木之孕也,所以见喜脉。”
不管是聪明的猴子,还是机智的御医,不可否认,他们都是“悬丝诊脉”的绝顶高手,医术或者说“法术”可谓高明。
不难发现,猴子和御医看病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看病的对象都是权力高层人物,不是皇帝本人,就是皇帝配偶。他们平素高高在上,不肯将自己的面目甚至病情公之于众,于是装模作样地遮起了帘幕。遮就遮吧,可是偏又得上了怪病。不治疗的话,有生命危险,迫不得已,请来了国手丹医。于是在病情与真相面前,递上了一束悬丝。
说来说去,“悬丝诊脉”都是“寡人有疾”惹的祸。换作一般平常百姓,你在那忸怩作态,早叫你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了。当然,皇帝得病,事关大局,我们一定要严重关切,尽一切可能救治。只要皇帝承认自己有病,且“病在腠理”,那么“医者父母心”,还是要尽一切可能治好当今圣上的怪病。
我们不妨从“寡人有疾”延伸开来想。高层人物得个病都要遮遮掩掩的,那他治理国政,是不是也多少存在这种“讳疾忌医”的臭毛病、坏习惯?想来应该是有的吧!要不然,怎么那么多的政治“败招”、权力“损招”频出。历史上著名的“烽火戏诸侯”“自毁长城”“防民之口”等等,都是明证,原因是当权者的昏庸,导致民怨迭起、道路以目,以致祸国殃民、国破家亡。
这些“亡国灭种”的事件中,当初,“病在腠理”的时候,有没有人帮忙“悬丝诊脉”过呢?那一定是有的啊。譬如,周厉王施政暴虐,老百姓怨声四起。召公就对周厉王说:老百姓已经受不了啦。结果周厉王就让秘密警察监听那些对朝廷有不同政见的人,听到了,就杀无赦。这样一来,举国上下不再敢对国事评头论足了,就是相互见面,也不乱搭腔,而是道路以目。周厉王高兴地对召公说:我能够统一思想,不再有人敢胡言乱语了。听到这话,召公就发表一通“悬丝诊脉”的高论:您这是强行封老百姓的嘴,哪里是老百姓真的没有自己的想法了啊。要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医生”召公诊断了病因,也开出了“药方”,可惜“病人”没有听从,其后不久国人暴动,包围了王宫,袭击厉王。厉王仓皇而逃,死于流放之地。
俱往矣,时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莫谓“悬丝诊脉”如今已不再,其实我们放眼一下当今网络世界、“信息时代”,人人都是鼠标侠。鼠标线丝络缠结、纵横千里,远胜于当初猴子医生手中的那三根毫毛变作的
丝线。
(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地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