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技术引爆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2016-01-08 08:30张飞龙
中国名牌 2015年23期
关键词:科幻电影工业化

张飞龙

VR虚拟拍摄、实体特效、动作捕捉、子弹时间……2015年10月27日至30日期间,在中国3D技术与创意博览会上所展出的3D电影技术,对于身临其境的游览者而言,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魔幻世界。

坐在绿色的摄影棚中,电子屏幕上却显示其在美国西雅图的一处动态街景中,毫无违和感;被一方硕大的方形镜头拍摄之后,立刻呈现出3D视觉效果;装备了复杂摄影装备的无人机,可以对场景模拟出立体空间的感觉。“太奇妙、太好玩了!”一位观阅者笑着说,“《阿凡达》的体验效果也不过如此了。”

得益于中国3D虚拟技术的掌握和突破,一大波媲美于《阿凡达》国产3D电影雨后春笋般涌现,《捉妖记》《大圣归来》《智取威虎山》等作品频频获得国人点赞。北京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市贸促会副主任于海波表示,3D技术的涌现让多元化的创意有了实现的可能,中国电影产业将带来更多优秀的3D影片,也为中国电影业带来全新的感受。

全面来袭

2009年卡梅隆大胆使用动画技术和立体技术虚拟出潘多拉星球,完美融合3D和虚拟现实技术创造出《阿凡达》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一经上映,轻松拿下10亿美元票房,带来了全球3D市场的蓬勃发展。

对此,朝阳规划艺术馆馆长杨军表示,中国观众对3D电影情有独钟。这种情愫催生中国3D市场一枝独秀。数据统计,目前中国银幕总数已经达到2.36万块,其中3D银幕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中国已然成为全球第一的大3D银幕市场和3D硬件制造大国,国人对3D影视作品的消费热情也一直居高不下。2011年至2015年也成为中国消费者对3D热情最为高涨的几年。

3D市场的火爆催生3D技术在电影产业中的集中应用。杨军认为,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际,文化创意产业接下了经济增长的接力棒。这是一个3D电影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3D已经成为大片巨制的标志之一,即使在溢价超30%的情况下,消费者依旧选择体验立体视觉效果。

2015年,智能手机终端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宽带网络迅猛发展也带来了观影成本的降低。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均年观影次数不足一次的国度,3D观影门槛的降低或预示着市场的井喷时代到来。

中国电影家协会党组书记康健民表示,2015年一批重磅的3D电影横空出世,空前成功,让国人看到了技术进入市场的可能性,也让世人看到一个国产电影创作崭新时代的来临。随着一系列充满创意的作品用新鲜的视听符号赢得了市场与观众。3D技术与创意将成为电影产业的双轮驱动,勇往直前。

打造电影工业

3D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多媒体文化载体,已悄然走近了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随着全球消费电子厂商推出一系列的3D产品,一场由平面显示向立体化显示的技术革命正在进行。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科幻电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沙锦飞说:“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电影消费市场,国内票房达到了美国票房的1/3。从趋势上看,国内消费市场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这要求中国的电影人能够更好把握电影市场动态和消费需求,进而形成有效的电影工业形态,以此促进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大提升和大发展。”

沙锦飞以科幻电影为例,在这样一个特殊类型电影中,电影工业化的成熟度与电影技术成熟度将对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起到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就中国科幻电影的现状而言,电影的发展水平与市场的需求严重脱节,中国几乎没有科幻电影的窘状甚至已经引起了国家高层领导和科幻界、电影界的高度重视。

在被业界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2015年,以《三体》为代表的中国原创科幻电影正在强势进入公众视野,引发诸多强烈期待。而中国科幻电影要赶上好莱坞,则需要完整的中国工业电影体系的支撑。

沙锦飞说:“制作理念、受众、政策、创作程度与方向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技术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将起到重要作用。”令人欣慰的是,在2015中国3D技术与创意博览会上所展示的虚拟拍摄,虚拟特效,实体特效,表情捕捉,特种拍摄等等最新的电影技术,其中很大一部分在国内首次展出,也代表了当今中国最高的电影科技水平,部分科技已经达到了国际同类水平,这无疑为电影工业的打造夯实了基础。

国龙文化投资集团董事长陆兴东认为,电影工业化程度源于四个方面,即:内容创造、科技手段、金融制度以及市场机制。而缺乏预售机制的中国电影更像是一场无法预知结果的博弈,直接导致电影内容创造无法有相对准确的市场预知。

陆兴东说:“好莱坞的机制是在整个工会体系下建立预售机制,并拥有完整的担保、银行体系。在投资基金进入以前,如果一部影片没有纳入预售环节,是没有导演和演员问津的,因此担保公司也不会进入。所以盲目投资在好莱坞很少,而国内正好相反。”因此建立合理的预售制度能够促进电影工业化形成。

在陆兴东看来,电影工业核心部分之一是特效,然而中国电影基础工业的不足,不容易吸引电影高科技生产环节的公司存留。因此电影基础工业化体系的建设,也成为实现电影工业化的重要商业环节。

融合之路

当技术与创意碰撞一起会带来什么?

北京电影学院党组书记侯光明给出这样的回答:“近年来,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连续数十年以30%速度增长,其中一个重要的发动机,就是技术的不断进步,它使得国产电影可以弯道超车,迅速赶上甚至超越竞争对手,使中国走上电影强国的发展之路。”

然而电影作为一种艺术,需要展现出综合艺术的魅力和特征。随着技术的进步,多元化的创意有了实现的基础,电影作为一种产业,正日益和其他的产业相互融合。

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刘明亮说:“3D技术本身就在不断地进行创新。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能够极大促进其他领域和行业的相互融合发展,从而促进文化产业和电影产业的提升和飞跃。”

据了解,由北京市贸促会、文博会组委会、中国电子学会主办,朝阳规划艺术馆等单位承办的“中国3D技术与创意博览会”作为北京文博会的主要创意活动之一已成功举办六届,在今年的“2015中国3D技术与创意博览会”中,以“探索3D行业新契机,跨界注入新鲜血液”为出发点,助力中国电影工业化、接轨国际电影新视野,推出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技术交流会”及特种拍摄、特效制作等设备、技术展览,为中国电影行业领军企业、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电影技术、设备及作品搭建相互交流融合的平台。

猜你喜欢
科幻电影工业化
科幻电影里的液化机器人要来啦?
科幻电影:人类对未来的幻想与忧思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科幻电影五问
不就一部科幻电影吗,为何要等十九年?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全球“再工业化”竞争
多个世界与自我——论西方科幻电影的两个叙述之维
加快拜城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