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颖
商场艺术只能说是画廊艺术的衍生,但是远远不能达到美术馆对于宣传文化的层次。鉴于空间的限制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很难将商场的一片区域变化或策展称为一个有内容和体系的精神之旅。但是作为一种装点城市商业区的作用,会是一个很成功的模式。
越来越多的新鲜面孔进入中国艺术市场,开画廊、搞投资、办艺博会,一切都在万马齐驱地进行。身处纽约,国内的一种新的现象引发我的兴趣,就是在商场中开辟空间来展示艺术作品。这是在欧美从未见过的一种方式,创新度可以给一百分。作为一种新的展览趋势,这到底是可持续的“中国特色”,还是昙花一现,尚难定论,但对照美国这个艺术相对成熟的国家的市场现状,对于看待中国的商业艺术发展也是尤为重要的。
“商业”二字在美国的艺术市场是一个很简单的划分概念:是不是以赚钱为目的。这与地点、人物、时间等都无关。非商业艺术,或公共艺术,就是我们熟知的公共博物馆、公共艺术展览(比如隋建国在中央公园的雕塑展览)、现在兴起的私人收藏非盈利美术馆等。这些机构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宣传艺术,增强大众文化知识品味,是真正把艺术提高到精神层次上在做的一些人。
而对于商业艺术来讲,基本就是我最常接触到的画廊和艺博会:
画廊
商业画廊以买卖艺术作品为基本盈利方式。在此大方向下,画廊会签约与画廊风格相似的艺术家,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挑选艺术家、与艺术家建立长期的亲密合作关系,属于互利关系。通常情况下,艺术家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直接销售出作品,画廊作为纯商业机构既帮助了艺术家,也谋取了利益。像高古轩这样的大画廊,已发展为了艺术界的产业链,他们签约的艺术家通常都是已经名声在外,在画廊自己的包装下,这些艺术家又很容易地进入到顶尖艺术家的名单中,这样既让好的艺术家希望被签约,又让高古轩可以因为自己和艺术家的名声而提高作品的价格。
艺博会
艺博会现在成为一个发展的大趋势,不论国内国外,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博览会层出不穷。艺博会可以发展起来,主要原因就是为观赏者和买家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欣赏艺术的方式。把很多画廊在同一段时间集合在同一个地点,提供了的不仅是观赏价值,更多的是购买和选择价值。但是艺博会也是一个商业以盈利为目的组织。另一个兴起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参展的画廊一半都要缴纳高额的申请费和参展费,这才让博览会得以生存,并为观赏者提供更好的环境。画廊和展会的互利关系和画廊和艺术家的关系非常相似,博览会做得好可以吸引更多的买家,让画廊谋取更多的利益,而画廊支付的费用也同样可以让博览会更好地宣传自己。在这个大分支下,又带起了很多艺术品运输公司的发展。
集团艺术机构
在美国,还有一个艺术的分支总是游走在商业和非商业的边缘处,那就是集团艺术机构。集团艺术机构存在于大企业中,比如高盛、花旗、汇丰等。这些公司有自己专门的艺术部门,收购艺术品、支持艺术家、赞助艺博会。有些人把它归为非商业,是因为这个部门并不以赚钱为目的而存在,更多地是宣传企业文化、担当社会文化责任等。离我住所很近的花旗银行总部,每次经过都可以看到一层大堂里时时更新的艺术作品,可以说是展览,也可以说是公司装饰。而又有一些专家认为这不能被归为“非商业”,多半是因为这些学者和专家都是有着博物馆这样的传统背景,对于这些“只想着赚钱”的大企业搞出来的艺术收藏都抱着嗤之以鼻的态度,感觉是充满着浓厚的铜臭味。
一级艺术市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染缸,因为它的不透明度。比起二级市场,比如拍卖行,没有人可以知道画廊卖给不同买家的成交价,买家无法作出任何对比。这种趋势也在慢慢地被规范和改造着。现如今,如果你去画廊看展,都是可以要到一份价格表,这可以让买家对于艺术家作品的价格有一个大概的理解,但是对于真正做交易的办公室,还是一个像谜一样的地方,折扣、增值这些概念也是弥漫在空气中,最后的成交价格还是处于黑暗中。如此神秘也正是艺术市场诱人之处。但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充斥着世界的每个角落,艺术市场碰到同样的难题,就是无数新兴网上艺术品交易平台的出现,价格的黑匣子在慢慢被打开。
说回商场中的艺术展览,尽管在国内如火如荼,在商场举办艺术特展,但在欧美国家并不存在。国外的博物馆系统非常发达,数量多,不差钱。我非常理解国内这种现象的出现。商场是一个非常平民化的地点,艺术品的出现可以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和了解到,甚至从商业的角度上来讲是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客户,是个非常聪明的想法。
美国这种现象的稀少可以说是因为现有制度的完善。美术馆、博物馆数量众多,可以提供给想做公共艺术的机构或个人一个良好的平台,公共场所,比如说中央公园,在政府的鼓励下也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会寻找和邀请艺术家来做公益事业。单从纽约来说,画廊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从销售几亿元作品的高古轩画廊,到几百块作品的下城区画廊,艺术家都可以很轻松地找到适合自己定位的展览空间。再从艺术家个人来讲,因为有着一种艺术的骄傲感,也不屑去把作品在没有艺术氛围的空间去展出。观众呢,因为这套体系的完善和悠久的时间,会习惯于“想看艺术品,去美术馆;想买艺术品,去画廊”的这套模式。
商场艺术只能说是画廊艺术的衍生,但是远远不能达到美术馆对于宣传文化的层次。鉴于空间的限制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很难将商场的一片区域变化或策展称为一个有内容和体系的精神之旅。但是作为一种装点城市商业区的作用,会是一个很成功的模式。
艺术市场就像一棵茂盛的大树,分支和参与者众多,节节相扣,层次冗杂。当我们看到今天中国艺术市场发展蓬勃、龙美术馆10亿人民币拍下莫迪利亚尼的大作时,不禁会考虑,这是不是发展得太快?将来何去何从,现在要如何整治?上世纪80、90年代的日本艺术购买潮告诉我们,过热的繁荣总会画上一个句号,留给我们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管理这样一个庞大又相对没有规矩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