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强军战略下推进实战化训练的思考

2016-01-08 04:46李名军刘闻
政工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驻训指挥员战斗力

李名军 刘闻

改革强军战略下推进实战化训练的思考

李名军刘闻

改革强军战略下实战化训练需要观念“刷新”、行动“突围”。它启示我们:要速将“搬家式驻训”真正转变为“野战化实训”;理想状态下“打靶打得准”不等于复杂环境中“打仗能打赢”;“安全子标准”的枝叶必须绝对服从“战斗力母标准”的主干;平时惧“丢丑”的闹剧必然导致战时会“丢命”的悲剧;“管理型”领导的错位应回归到“打仗型”指挥员的本位。

改革强军;实战化训练;观念

习主席强调指出,要树立向改革要战斗力的思想,把改革的主攻方向放在军事斗争准备重点难点问题上,着力提高我军实战化水平。大力加强实战化训练,是强军目标在部队建设中的重要体现,是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随着改革强军战略纵深推进,聚焦打仗被确立为改革基本原则,全军部队树立“思战谋战、务战研战、备战能战”意识,广泛掀起实战化训练热潮。按实战要求训练、按训练要求实战,成为军种战区“两个界面”的结合部、建设作战“两个端口”的连接带,更成为赢得未来战争的最广泛共识和最大现实。但是,当前实战化训练也需思想“破冰”、观念“刷新”、行动“突围”,使训练“供给侧”与战斗力建设“需求侧”相统一。

一、加速将“搬家式驻训”真正转变为“野战化实训”

改革既“利器”又“改制”,体系性重塑让训练更加实打实。驻训只是手段,实训才是目的。以往驻训中,部分单位习惯把帐篷设成院、车辆摆成线,红旗招展、地表点缀,搭大帐篷、堆大沙盘、挂大屏幕、搞大场面,领导到位、时间熬够、程序走到、科目拉完就算大功告成,可以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满意而归。这样形式化、浅表化的走过场仍有市场、仍未绝迹,直接导致了条件设置与实战环境、训练内容与实战标准、训练方法与实战要求、训练效果与实战需求全部“脱靶”,驻训俨然异化为体验式训练、观光式训练、排演式训练。而实战化训练按照“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的要求,出动即实战、驻地即阵地、岗位即战位、亮相即亮剑,高度仿真未来战场高强度、高难度、高烈度、高风险,甚至被逼入绝境,难到极限的极端残酷态势。在进场回撤、机动宿营、兵力部署、实兵演习全程贯穿“实”的本质,全面渗透“变”的常态,全部带有“战”的背景,整体训练模式由按建制单位组训向按作战编成实训转变,由按想定训练向按作战实案训练转变,由重视单一军兵种训练向突出诸军兵种联合训练转变,最大限度地与实战接轨、与实战融合、与实战一体。

二、理想状态下“打靶打得准”不等于复杂环境中“打仗能打赢”

改革是依据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对作战体系的整体性优化,打靶环节的成功不能完全代表打仗全局的胜利。少数单位片面认为弹响靶落、处处开花、皆大欢喜,就是战斗力水平跃升的标志、训练取得重大成果的象征,却忽视射击前后走、打、吃、住、藏、侦、通、抗、防等必要的战术训练,忽略射击中卫星侦察、不良天候、电磁干扰、战机导弹突防、无人机察打,以及地面生疏环境、敌特火力袭扰、心理波动、体能极限等相关因素。众所周知,作战是在复杂陌生多变的环境下,由作战准备、作战筹划、作战实施三个阶段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完整体系,实弹射击是作战实施中重要的一环,但不是唯一制胜的一环,其余任何一项的缺失或弱化都会导致实弹射击效果衰减甚至最终吃败仗。脱离战术背景、抛开限制条件,人为理想条件下的单纯射击只有技术验证意义,没有实战价值。

三、“安全子标准”的枝叶必须绝对服从“战斗力母标准”的主干

改革将推动部队建设与战斗力标准严丝合缝地并轨。战斗队永远是军队的第一属性,战斗力标准永远是军队的唯一根本标准,军种主建、战区主战“主”的都是战斗力建设。以往外训,部分单位潜藏“安全去安全回,不出事不亡人,弹药安全打出去,就是功德圆满”的错误认识,把安全时刻铭刻在心、绷在弦上,却把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摔打部队要求抛到九霄云外,牺牲战斗力消极保安全,进而保住所谓“乌纱帽”。军队是为国家和人民提供安全保障这一最大公共产品的武装集团,实现这一目标的支撑是练就强悍的战斗力。因此,部队实战水平低、战斗力差才是第一位的隐患、最大的不安全。各级指挥员一定要拎着“乌纱帽”干事,不要捂着“乌纱帽”观望,真正把战斗力唯一根本标准立起来落下去,树起“真打实备、真难严实、真考实评”的导向,做到统为战、建为战、训为战、管为战,切实用实打实、硬碰硬的训练把“训练出了事,一切等于零”的悖论转变为“战斗力不提升,一切小于零”的定论,让战斗力标准始终成为强军兴军的领跑者、指挥棒。

四、平时惧“丢丑”的闹剧必然导致战时会“丢命”的悲剧

训练开虚花,打仗尝苦果。近年,几次跨区基地化训练、联训联演中,上级导演部破除“红必胜蓝必败”的思维定势,坚持全程对抗、全程检验、全程考评、全程量化,把参演部队逼到极限、难到极端、推到绝境。在这一几十年未见之挑战面前,一些部队吃了败仗,颜面扫地、自信心被打击、荣誉光环消退,背上了“怕打输、怕演砸、怕丢分、怕出洋相、怕掉链子、怕毁荣誉、怕交不了差、怕丢乌纱帽”等思想包袱,想方设法避重就轻、掩盖回避,这样弄虚作假、自欺欺人的举动贻害无穷。失败乃成功之母,善战者不忌讳败仗。我们要认识到问题暴露在今天比暴露在明天好,解决在平时比解决在战时好,勇于刀口向内、刀尖对己,宁要真刀真枪的不合格,也不要“假把式”下的优秀。上级复盘检讨讲评也应客观理性,不能求全责备、一棍子打死,借机全盘否定、一票否决;要正视现状、直面阵痛,以总结经验教训为主,帮助部队减负降压、重拾信心、攻坚克难、整装再出发,打出“翻身仗”。只有把训练场上的失败当财富,从栽跟头中捡明白,把失分的短板补起来,把丢丑的压力转化为加速提升战斗力的动力,战时才能收获胜利的果实。

五、“管理型”领导的错位应回归到“打仗型”指挥员的本位

随着改革推进和军官职业化启动,“官本位”因素越来越淡化,“战斗员”“指挥员”属性越来越明显。“管理型”领导把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异化为“维持秩序、相安无事”的部队“虚稳定”,管理训练“枪弹分离”,部队建设“海市蜃楼”;“打仗型”指挥员紧扣战斗力标准,以“能打胜仗”为唯一最高追求,训练管理融为一体、相辅相成,部队建设“固若金汤”,二者绝不能简单等效。受长期和平环境影响,一些领导和平积习滋生,把“指挥员”第一身份束之高阁,把“当兵打仗”这一本职压进箱底,把“能打胜仗”这一使命抛之脑后,事务性工作投入多、忙于协调应酬多、抓单纯管理招数多,真抓实训少、真研打仗少、真抓实练少、真打实备少。习惯用管理思维组织作战,分析判断主观臆断多、墨守成规多、定性分析多,利用地图少、结合敌情少、定量分析少,遇到临机突发情况就心中慌乱、束手无策、贻误战机。随着新军事变革横空出世,改革强军呼之欲出,部队将面临体系结构重塑、人员构成重组,发展新转型、装备新换代、使命新拓展成为新常态,对军官作战指挥素养要求陡升。类似地方领导的纯“管理型”干部“两个差距,两个不够”凸显,所擅长的老一套已不能胜任作战指挥岗位,濒临淘汰灭绝是历史必然。必须有“兵临城下、刀锋逼喉”的危机感,拿出“换了装备换脑筋,不换脑筋就换人”的决心,顺应形势、转变观念、自我革新,切实把“能打胜仗”目标中心居中、主业主攻,加速用“打仗型”指挥员替换“管理型”领导,把一切心思校正到“打仗和准备打仗”二维状态,把一切工作“准星”聚焦打仗“靶心”。同时,坚持选人用人以军事素质设门槛、绩效考评以作战能力论高低、资源配置以作战效益判优劣,促使“打仗型”指挥员方阵强势崛起。

【作者系77618部队政治部主任、干事】

E221

A

猜你喜欢
驻训指挥员战斗力
密闭驻训环境下新兵应激反应变化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高原人员肠屏障损伤评估及其与维生素D、IGF-1和IL-6的相关性
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战斗力的建议
战斗力爆表的棘龙
舰炮射击指挥员指挥决策过程混沌建模与分析*
车来车往
官兵在驻训期间烦躁情绪的调控对策
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
基于改进雷达图的战斗力生成要素分析技术
指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