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创新国防生培养模式

2016-01-08 04:46张媛媛高璠
政工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军政国防生

张媛媛 高璠

着眼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创新国防生培养模式

张媛媛高璠

多年来,签约高校向军队输送了一批批优秀人才,提升了我军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但由于主观和客观诸多原因,一些国防生距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要求我们进一步创新培养模式和方法,塑造当代国防生的好样子。

一、固本培元,切实筑牢思想政治根基

习主席始终强调,培养“四有”军人,要坚持思想先行,从教育入手。普通高校与军队院校相比,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薄弱、缺乏“军味”,而且易受负面信息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大对国防生的正面灌输力度,在普通高校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基础上突出三大特色教育,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基础上把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教育突出出来;二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基础上把党史军史和我军优良传统教育突出出来;三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我军根本职能教育突出出来。搞好这些有针对性的教育,不仅可以使国防生打牢从军报国的理论基础,掌握强军兴军的科学指南,传承我党我军的红色基因,增强抵御歪理邪说的免疫力,而且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好为谁扛枪、为谁打仗,当兵干什么、练兵为什么等根本性问题。因此,对国防生军政训练课程设置方案中的“人民军队导论”课,应以上述三项教育为重点进行改进,课时应该增加,教学内容应作较大调整,课程名称也要相应改变。目前这门课尚无统编教材,各校自编的教材五花八门,多数内容陈旧,加之任课教师水平各异,质量难保。此课作为有军队特色的重要基础课,不仅教材要统编好,课更要讲好。如果普通高校的教师因专业所限难以胜任,应从军队院校聘请胜任的专业教员授课。

二、学知强能,砥砺从军报国的本事

作为后备军官,能打胜仗是国防生的天职和核心素质。为此,在大学期间,国防生必须一手抓文化学习,一手抓军政训练,两手都要硬。其一,夯实科学文化基础,突出信息素质培养。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军队人才的目的,是要充分利用签约高校的师资、科研、学术等优势,提升生长军官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个大前提什么时候都不能偏移,要把高质量完成学业作为一个硬杠杠,绝不能放松要求。要优化国防生课程设置,加大信息化理论知识学习的比重;把国防生爱网用网的热情与信息素养的强化结合起来,着力提高信息网络化能力素养。其二,夯实军政训练基础,突出任职能力培养。依托培养存在的“短板”主要是国防生军政素质相比军校学员较弱,需要通过“三化”来补齐,即军政训练规划科学化、部队实践锻炼基地化、军政理论课教学院校化,充分借助军队院校师资力量,建立签约高校和军队院校联合教学的育人机制。其三,强化政策激励导向,激发勤学苦练氛围。一些国防生被录取后,自认为进了“保险箱”,学好学坏一个样,“铁饭碗”思想造成进取动力不足,这是必须下大气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固然要采取教育引导、督导促学等措施,但根本办法是完善机制和政策。一要健全竞争机制。积极开展“比专业学习、比基础体能、比军事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考,以考促训,表彰先进,鞭策后进。科学制定国防生在校考核实施办法,对国防生实行全程考评。将考评成绩与评选表彰、毕业分配挂钩,实行“优生优分”和“末位分流”制度。同时将竞赛和联考成绩与驻校选培办绩效考评挂钩,激励选培办干好工作的积极性。二要强化淘汰机制。对完不成学业、达不到军政训练要求的国防生,要坚决及时淘汰,并要统一规定对淘汰生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处置办法。三要改革国防生奖学金政策。目前我们的国防奖学金类型单一,不分档次、专业和年级,基本是“大锅饭”。今后,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国防生队伍,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一方面应逐步增加奖学金金额,另一方面要扩展奖学金种类和档次,对不同成绩、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奖学金,激励他们比学赶超、奋发向上。

三、练胆激气,锻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国防生在和平安逸的环境中长大,又受到“韩流”“日流”等影响,再加上普通高校的宽松氛围和国防生的双重身份等因素,其“血性”面临“任性”的挑战,“猛味”面临“萌味”的挑战,“硬汉”面临“暖男”的挑战。因此,培育未来军官的英雄血性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如何培养国防生的血性?当然离不开思想的浇灌、文化的熏陶、法纪的激励、集体的凝聚和平时的养成,但最重要的是,血性须在军事训练中锤炼。其一,在严酷环境中磨练。把走队列、练战术、集训阅兵等作为培育国防生“精气神”的基础,有意识地在烈日、大雨等恶劣条件下组织军训,采取对抗评比、典型示范等办法,催生拼搏进取的激情;扎实开展“国防生寒暑假军政训练月”活动,积极开展冬季集训和未达标人员寒假补训,在严寒酷暑中强健体魄,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其二,在承担重大任务中锻炼。成立“国防生国旗护卫队”,担负升降国旗任务;探索成立“国防生校园特勤分队”,必要时担负护校巡逻、警卫执勤、维稳反恐等任务;积极参与高校校庆、体育运动会等大项活动;由国防生当教官,组织大学新生军训,提高带兵能力。其三,在野外驻训中锤炼。通过练就野战条件下走、打、吃、住、训的本领,增强“野味”“兵味”,强化战斗精神。

四、修德立人,树起新一代大学生的标杆形象

国防生身处思想活跃开放的校园环境,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受到各种价值观念的反复冲击,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正确抉择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十分迫切和重要。而这项工作因其潜移默化、成效难显的特点,常常被人忽视,必须改进和加强。其一,坚持从教育抓起,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知为行之始,德为品之先。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是国防生德育工作的基础。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习主席近几年反复集中强调的问题。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必须占领好主阵地,确保国防生“革命军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然而,这门课目前也没有统编教材。应由军委有关部门牵头尽快统编出高质量教材,选培办可以聘请有协作关系的军队院校专家教授主讲此课,可以定期聘请军内外名家学者作立德成才的专题讲座,也可以邀请模范宣讲团或模范个人作演讲报告,引导国防生不断提升道德品质修养。其二,从文化熏陶用力,助推自觉的道德养成。一方面,注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因为她蕴含着很多可贵、崇高、隽永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可以借助签约高校优厚的教学资源,通过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武德的教学和宣传,强化国防生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在注重校园文化熏陶基础上,做好军营文化进校园、进国防生思想的工作。因为军营文化凝结着我军的优良传统,传承着红色文化基因,彰显着特有的德育优势。要在国防生日常教育训练管理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军营文化活动。还可以采用基层部队队列集会有歌声、周末假日有活动、重大节日有晚会、每月体育有比赛等做法,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军人气质和武德素养。其三,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把核心价值观外化为积极的道德实践。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按照习主席的要求,国防生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要精心组织国防生的道德实践,把高校丰富的社团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其道德实践的现实路径,把军事训练作为其武德人格的锻造平台,把日常生活学习管理作为其良好私德的养成条件,做到有长期安排、有活动载体、有跟踪考察、有学分计算。还可在国防生中设立“道德高尚奖”“见义勇为奖”“岗位成才奖”等奖项,鼓励国防生学习榜样、效仿楷模,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通过这些实践,使国防生群体成为大学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道德风景线,成为大学生羡慕和效仿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标杆,成为带动大学生思想作风、学风、校风建设的生力军。

【作者系解放军驻大连理工大学后备军官

选培办副主任、65044部队排长】

猜你喜欢
军政国防生
北疆名臣邹来学巡抚顺天、永平前事迹考
浅谈国防生军魂意识的培养
清初甘肃军政建制与西北边防
浅谈国防生培养问题
对推进部队主官军政素质复合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