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顺+李丽
【摘要】目的:为了深入探讨康复疗法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病患者88人,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4人,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药物治疗、推拿。牵引等综合康复疗法。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与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4%,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并且实验组中病患的疼痛程度减弱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颈椎病病患时,综合康复疗法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能有效减缓病患的痛感,对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具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康复疗法;颈椎病;治疗效果
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发作的原因主要和颈椎退行性改变、慢性劳损、急性外伤等因素引发的关节增生有关,增生引发椎间孔变小,使交感神经与颈部神经受到压迫。康复疗法是最常用的非手术疗法,其种类有很多,包括:针灸、药物治疗、理疗、推拿、牵引等,但是单独使用效果往往不理想。文章通过运用多种康复疗法综合治疗颈椎病,治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病患者88人,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4人。实验组中,男性24人,女性20人;年龄最小27岁,最大72岁,中位年龄为(54.2±2.9)岁;病程最短0.7年,最长26年,平均病程为(7.3±2.4)年。对照组中,男性26人,女性18人;年龄最小30岁,最大70岁,中位年龄为(4.8土2.3)岁;病程最短1.2年,最长24年,平均病程为(6.8±1.9)年。对比两组病患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基本资料,P<0.05,缺少统计学差异意义,可以对比。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包括简单的运动疗法与按摩。首先,让病患的头部做抬头、点头、转头等运动,接着做耸肩与扩胸运动,每天2次,每次30分钟;然后,按摩病患的肩部、颈部,并用手指按压穴位。
1.2.2实验组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药物治疗、推拿、牵引等综合康复疗法。①药物治疗。在200ml的葡萄糖(5%)中加入lOmg的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在250ml的葡萄糖(5%)中加入20ml红花,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如有需要,可以为病患适当提供止痛药。②推拿。取病患坐位,首先对颈部两侧肌肉进行推拿、揉按,然后找到肩井穴、风池穴、天宗穴、曲池穴、大椎穴等穴位,用拇指依次点按,直到病患有酸胀感为宜;然后让病患的头部保持向前伸状态,左手抵住病患后侧头部,右手抵住下颌部,最大限度地旋转头部,双手同时反向扳动,发出弹响为止。③牵引。取坐位,让病患头部向前倾,以病患感到舒适为佳,首次牵引重量为3kg,15分钟一次,根据病患的耐受程度,每日最多增加2.5kg。
1.3疗效判定
使用视觉模拟法(VAS)对疼痛进行评估,0分代表无痛,1到4分代表轻微疼痛,5到6分代表中度疼痛,7到9分代表重度疼痛,10分代表剧烈疼痛。优:0-2分;良:3-5分;差:>5分。
痊愈:患侧疼痛完全消失,手指末端没有麻木感;显效:患侧疼痛完全消失,手指末端偶尔麻木;有效:患侧疼痛有所好转;无效:没有达到以上标准。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对两组病患的资料进行分析,用均值土标准差代表其计量数据,用X2检验其计数数据,将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的检验标准。
2、结果
2.1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
详情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4%,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
2.2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后的疼痛情况
实验组中的病患经治疗,VAS评分为(3.4±1,2)分,对照组中的病患经治疗,VAS评分为(4.9土1.5)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
3、讨论
在中老年人群中,颈椎病属于一种常见病症,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占据较大比重,主要发病原因为颈椎间孔中存在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导致神经根受到突出物压迫,从而使病患的颈部与肩部疼痛,这会对病患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康复治疗是较为常见的治疗手段,它能在很大程度上舒缓病患椎间盘的压力,调整关节,保证颈椎稳定,但是单一疗法效果不明显,所以需要使用综合康复疗法。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实验组中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中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4%,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和邱瑜的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颈椎病病患时,综合康复疗法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能有效减缓病患的痛感,对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具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