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用解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情况评价

2016-01-07 20:42刘结明陈汉明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合理应用小儿

刘结明+陈汉明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常用解热镇痛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儿童院区2014年9月一2015年3月收治的发热患儿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均50例。观察组采用布洛芬口服,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洛芬治疗发热患儿的药物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安全有效,是治疗小儿发热、抗炎、镇痛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小儿;解热;合理应用

本文旨在探究不同解热镇痛药物对患儿的临床应用效果,为疾病治疗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现将相关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儿童院区2014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发热患儿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均5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8:22,年龄最小的10个月,最大的8岁,治疗前的平均体温为(39.0土0.3)℃;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9:21,年龄最小的9个月,最大的7岁,治疗前的平均体温为(39.1土0.4)℃。所有病例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感染性脑炎初期、急性肠胃炎、支气管肺炎等,入院治疗前的0-12h均未使用任何解热药物,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之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布洛芬(天大药业(珠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250)口服,每次服用量按照5-lOmg/kg作为判定标准,T>38.5℃时服,每隔8小时一次,每日用量不得多于4次。

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007)口服,规格为15ml,用滴管量取,T>38.5℃时服,每隔8小时一次,每日用量不得多于4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退热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差异。

1.4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8.0软件中,以95%作为可信区,录入过程中确保真实客观,两组患儿的退热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效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8.0%,说明观察组患儿药物的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2例患儿出现轻微头晕,休息1h后病情明显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

对照组:6例患儿出现轻微头晕、恶心,休息1h后病情明显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

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布洛芬治疗小儿发热的药物疗效更佳,安全可靠。

3、讨论

发热是机体用来防御疾病的一种代偿性反应,但是当发热持续时间过久时可能出现惊厥。临床研究显示,小儿惊厥中发生高热惊厥的比率占30%,且该类疾病患儿发生癫痫和智力低下的概率分别为正常儿童的7倍与5倍,特别是3岁以下的幼儿发生惊厥的概率更高。患儿高热时体内的消化酶活性下降,胃肠道蠕动缓慢,导致患儿容易出现腹胀、食欲不振、便秘等现象,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所以说,应在疾病发生时快速退热,并选择疗效确切的退热镇痛药物缓解患儿病情。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均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物,可以有效帮助患儿解热镇痛,其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阻止前列腺素类物质进行生物合成,可以起到良好的退热、抗炎的作用。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对患儿的胃肠道吸收较为迅速且完全,患儿口服后1h左右便能达到高效的血药浓度,其血浆半衰期为2h。但是该类药物同样具有诸多副作用,例如:可以使得新生儿变形血红蛋白水平增加,若服用药物剂量过多时会对患儿的肝肾产生一定的毒性,同时引起溶血性贫血等,若患儿对药物不耐受或使用过量时可能会危及患儿生命,应谨慎使用。而布洛芬的解热镇痛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脱敏、抗炎等效用,药物副作用低。

本次研究表明,采用布洛芬治疗发热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到94%,不良反应低(占4%),仅有2例患儿出现轻微的头晕。说明应将布洛芬作为小儿解热、抗炎、镇痛的首选药物。

猜你喜欢
合理应用小儿
小儿难养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高专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话说小儿常的肛直肠疾病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
警惕小儿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