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发展研究

2016-01-06 14:41崔建瑛安瓦尔·买买提明
经济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协调性耕地新疆

崔建瑛 安瓦尔·买买提明

摘 要:以新疆整体为研究区,借助环境、经济、城市相关专家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分析城镇化综合水平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发展关系;文章采用综合评价指数、Spearman相关性分析、协调度模型建立以及VAR模型的动态计量等方法揭示新疆城镇化综合水平与耕地资源变动的相关性和协调性。结果表明:2002年-2013年新疆城镇化综合水平与耕地资源呈现正向发展关系,同时运用脉冲响应分析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公共生活、城乡一体化对耕地的影响作用,为新疆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综合水平 耕地 协调性 新疆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173-04

一、引言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生产方式、社会结构转变的一个过程,城镇化的主体是已经在城镇长期就业和居住的外来农民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必然会使得部分耕地非农化,耕地资源的变化可以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与此同时,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在世界排名126名以后,耕地总面积仅占世界9%,却要供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处理好这一问题一直是国民经济首要考虑的关键点。因此,研究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相关关系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新疆地处西北干旱区,具有“非灌不植”的地理特殊性,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领土的1/6,而绿洲面积只占4.7%,沿河流、呈斑块状分布,因此新疆的城市具有典型的绿洲特色,而绿洲又是受干旱区自然和人文因素双重影响的脆弱型生态系统,同时,它也是城镇化进展的物质基础,耕地是绿洲中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再生性,耕地资源的保护更关系到保障粮食安全。在以往研究中,研究新疆人口-耕地-粮食相关分析、动态变化分析、动力机制分析的研究较多,而新疆耕地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研究相对较少。同时,近年来新疆在国际大环境以及国家各项政策支持下,城镇化发展迅速,也是西部各省区发展较快、后备耕地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增粮发展空间,是中国最具潜力的粮食生产接替区,因此,对新疆耕地资源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二、新疆城镇化综合水平、耕地资源变化情况

(一)城镇化综合水平情况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新型城镇化不仅是人口的城镇化,而且体现在经济、产业结构、社会公共生活的优化上,新型城镇化新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均衡城镇化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是城镇化发展新的评价标准,它更能反映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水平。因此,原来以人口计算的城镇化水平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或者国家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故笔者采用综合指数评价的方法对新疆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综合指标主要包含四个指标层:C1人口城镇化;C2经济城镇化;C3社会公共生活;C4城乡一体化。通过这四个层面以及其包含的19个指标进行具体分析和评价。利用软件SPSS19.0分析,具体结果如下(表1):

从表2和图1可以看出,城镇化综合水平总体上是持续增长的,2009年到2010年出现大幅度发展,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C3在2009年至2010年有显著变动,主要是因为政府对于城市公共福利投入增大从而使其变化显著。在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公共生活、城乡一体化四个方面中,人口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变动幅度不大,而经济城镇化水平、社会公共生活水平呈现增长趋势,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新疆人口基数相对不大,因而人口城镇化水平C1增长的变动幅度不大;新疆总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东部省区滞后,同时在财力、人才、管理水平等有限,因而对于城乡一体化C4的推进相对缓慢;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于新疆发展进行大力支持,在西部大开发、对口援疆、引进投资等政策支撑下,新疆经济城镇化水平C2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也相对扩大社会公共福利力量投入,在就业、医疗、医保方面做了相应的改善,因而,社会公共生活水平C3不断增长。

(二)耕地资源变动情况

新疆自建国以来耕地面积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图2),从1949年至2013年65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了291.49万公顷,年均增加耕地面积4.48万公顷;而人均耕地面积由1949年的0.279公顷/人增长到1960年达到最大值0.45825公顷/人,从1960年开始持续下降,到2013年减少到0.182公顷/人。

三、新疆城镇化综合水平与耕地面积的计量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新疆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引起土地城镇化,而土地城镇化中最重要的影响之一便是耕地资源,而新型城镇化又包括人口、经济、社会公共生活和城乡一体化四个层面,将2001年—2013年城镇化综合水平C以及人口城镇化C1、经济城镇化C2、社会公共生活C3、城乡一体化C4分别与耕地面积Y做相关性分析,根据相关系数r的大小来确定城镇化综合水平以及相关四个层面对耕地资源变动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大小。

运用Eviews软件做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到城镇化综合水平C、人口城镇化C1、经济城镇化C2、社会公共生活C3、城乡一体化C4与耕地资源Y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16,0.146, 0.677,0.723,0.824。

从上可知,新疆的城镇化综合水平与耕地之间是高度相关,与此同时,与新型城镇化相关的人口、经济、社会公共生活、城乡一体化与耕地之间都是有一定的关联,城镇化综合水平的变化会对耕地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图1可知,2001—2013年新疆城镇化综合水平呈平稳增长趋势,城镇化发展必然会产生城市用地扩张,新城区、城郊、城乡结合部等区域会产生占用耕地的不可避免,城镇化发展刺激政府扩大开发土地,同时,通过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又通过土地复垦、扩大开发等手段填补占用耕地资源,从而使耕地资源增加,使城镇化综合水平与耕地资源呈现一定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发展趋势。

新疆城镇化发展有自身的特点,总体上人均密度不高,因而人口城镇化相比东部省区对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程度不高,而经济发展、社会公共福利加大、城乡一体化推进都会增加城市用地的扩张,从而占用部分耕地,同时,在国家政策的干预下,通过“占补”等相关方式又使得耕地资源呈现正向增长的趋势。

(二)协调性分析

1.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度分析。协调度是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协调状况好坏定量指标,是一个时间概念,表现为某一状态的值。

耕地资源与城镇化水平的协调度就是定量描述区域一定的城镇化水平阶段,耕地资源承载力与区域发展水平之间的耦合程度。

借鉴经济与环境协调度以及前人的研究,建立城市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模型为:

CXY=(X+Y)/√(X2+Y2)

式中:x代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速度;y代表耕地资源的变化速率;CXY为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1.414≤CXY≤1.414。协调度的类型和特征如下表3:

2.协调度计算结果和分析。根据计量分析,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新疆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从2001年不协调,到2005年协调,然后再从2006年的不协调一直发展到2013年的基本协调状态。

第一阶段:从2002年到2005年,从不协调状态一直发展为基本协调状态。分析原因:

2002年、2003年新疆总的耕地面积从3364.66千公顷减少到3319.99千公顷,达到这一时期最低值,说明城镇化发展呈粗放型,城镇扩展占用部分耕地资源,使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呈“不协调”状态。

第二阶段:从2006年不协调状态到2007年的基本协调状态,并且一直平稳持续到2010年。分析原因:城镇化综合水平从2005年40.8%下降至2006年的37.3%,城镇化综合水平的降低使得其协调度较低。

第三阶段:从2011年不协调,逐步发展2013年基本协调状态。分析原因:2011年、2012年新疆总的耕地面积虽然未发生变化,由于复垦耕地资源包含其中所以总的耕地面积未发生变化,但实际原来的耕地资源必然是下降的,同时,城镇化综合水平在减少,因而协调度较低,从2012年到2013年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基础公共设施投入,城镇化综合水平提高,协调度上升到基本协调状态。

(三)基于VAR模型的动态计量分析

1.研究方法。VAR模型由2011年诺贝尔奖得主Sims于1980年提出,促进了对经济系统动态分析的广泛应用,是当今世界主流模型之一,主要用于预测和分析随机扰动项对系统的动态冲击,冲击的大小、正负及持续的时间。

2.脉冲响应结果和分析。(1)对耕地资源Y与城镇化综合水平X、人口城镇化水平X1、经济城镇化水平X、社会公共生活X3、城乡一体化X4做平稳性检验,建立VARYX、VARYX1、VARYX2、VARYX3、VARYX4模型;(2)通过eviews操作,进行AR根检验,VARYX、VARYX1、VARYX3、VARYX4均平稳,单位根均在单位圆内,其次,对Y、X2分别取自然对数得lnY、lnX2,再对lnX2做差分,建立VAR模型,检验平稳;(3)通过检验,以上各模型均平稳,所以可以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为便于对研究内容的分析,笔者只选取了相应的Y对X、X1、X2、X3、X4的脉冲响函数,得到图3和图4,由图3可知,在短时期内,给城镇化综合水平X一个单位的标准误差项的冲击,耕地面积Y变化在第3期正向影响37个单位达到最大值,冲击作用持续,从第7期响应逐渐趋于0。呈现正向稳定效应收敛趋向。说明短时期内耕地面积变动受城镇化综合水平变动的影响,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正向响应关系。从图4可以看出,给X1一个单位的标准误差项冲击,Y的变化在第3期响应达到最大107个单位,方向是正向收敛的;给X2一个单位的标准误差项冲击,Y的变动情况是在第5期达到最大值0.019,正向响应;从左下角图可以判断,给X3一个单位的冲击,Y的增长变动方向是负向的,在第3期达到-12,然后逐渐趋向于零;给X4一个单位的标准误差项冲击,Y在第3期达到的最大响应94个单位,然后逐渐下降并且在第9期开始向负向发展。综上可以得出:当给人口城镇化增长率一个正向冲击,对耕地资源在短期内是正向影响,说明人口向城镇转移、经济水平的聚集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引起城市占用耕地,而“占补平衡”使得耕地资源同样也是增长的;而社会公共生活水平增长对耕地资源的增长是较小的负影响,城市公共生活水平推进对于城市用地的扩展影响较小,进而不存在“占补”的过程,耕地资源变动不会增加,同时在原有基础上由于新疆特殊的生态脆弱型因素反而呈减少趋势。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新疆处在城镇化发展阶段,城镇化综合水平提升的同时,虽总的耕地资源未减少,但人口数量是持续增长的,因而人均耕地面积呈显著减少趋势。

2.2002年-2013年新疆城镇化综合水平与耕地资源之间是呈现正向发展关系,城镇化综合水平持续增长,耕地资源缓慢增加并且从2008年开始保持不变。说明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城镇扩展,土地开发机会增多,导致耕地资源增长停滞。

3.新疆城镇化综合水平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从2002年至2013年,由“不协调-基本协调-不协调-基本协调”的变化,协调度不高,说明新疆城镇化发展相对较粗放,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合理规划、统筹发展。

4.脉冲响应是短期影响,通过分析,可知,在一定的周期内,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对新疆耕地资源是正向影响的关系,而城镇化综合质量又包含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公共生活、城乡一体化,其中耕地资源对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一个单位的标准误差项冲击的响应为正向的,社会公共生活影响不显著。

(二)建议

1.合理调控新疆耕地资源与城镇化的发展,确保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合理开发。新疆的耕地资源相对东部省区丰富,但是受管理水平、撂荒、水资源稀缺、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影响,耕地资源也会存在浪费和不合理利用情况,为使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相关部门应预先做好调控工作,避免资源的浪费。

2.健全耕地流转保护法律政策,确保耕地资源的安全有效的动态平衡管理。这样不仅能够缓解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占用耕地压力,而且可以减少违法占用,缓解各利益方矛盾。

3.合理推进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避免盲目发展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后续问题。新型城镇化重在提高城镇化的综合水平,而不是简单的人口增多、城区扩大,更应该合理考虑转移人口后的生存发展、公共福利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这样才能使城镇化带来的收获利益均等化,城乡差距缩小、各地区统筹协调发展。

4.创新土地管理模式,实现行政管理水平的高效和优化。通过对土地流转、复垦、承包等政策调整,例如可以对复垦耕地进行补贴、低等级土地和废弃土地再利用等创造良好的激励机制,从而促进耕地资源增加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通过数字化、智慧土地管理,可以高效地对耕地资源进行监控管理;相关土地信息公开化,以减少不合理利益倾向的耕地流转,进而促进土地流转市场公平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 李铁,乔润令等.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关系[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2] 柯新利,马才学.城镇化对耕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典型相关分析及其政策启示[J].中国土地科学,2013(11)

[3] 杨旺明,栾一博,杨陈,崔雪锋.中国饮食所需耕地面积长时间尺度变化研究[J].资源科学,2013(5)

[4] 单娜娜.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耕地保护目标选择[D].浙江大学,2010

[5] 龙爱华,徐中民,程国栋,樊胜岳.河西走廊绿洲城市化及可持续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5)

[6] 陈瑜,谷建才,汪涛.新疆人口-耕地-粮食复合系统动态分析预测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报,2008(12)

[7] 霍艳杰.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4)

[8] 王凯.皖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4

[9]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J].农村工作通讯,2014(6)

[10] 王瑞鹏,郭宁.新疆城镇化进程的实证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0)

[11] 范辉,陈超,余国忠.河南省耕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的协调性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0(4)

[12] 安瓦尔·买买提明,张小雷,杨德刚.新疆和田地区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定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6)

[13] 赵鹏,夏北成,秦建桥,赵华荣.流域景观格局与河流水质的多变量相关分析[J].生态学报,2012(8)

[14] 陈志刚,王青.城市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05(11)

[15] 吴文婕,石培基,胡巍.干旱区绿洲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协同性分析——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1(5)

[16]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与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7] 占纪文.生态文明视野下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4)

(作者单位:崔建瑛,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安瓦尔·买买提明,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0830054)

(作者简介:崔建瑛,新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规划;通讯作者:安瓦尔·买买提明,教授,博士,从事城市化与区域发展方向研究。)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协调性耕地新疆
建筑暖通设计的协调性研究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保护耕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博物馆扩建设计的环境协调性
一种基于非协调性跳频通信的高效密钥协商方法
新疆多怪
中西医联合治疗头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36例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